#声生不息##张信哲#​

大家好,我生在广西,我的家乡就是广西的北海市——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来分享一下我与台湾音乐的故事吧。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电台听到台湾歌手张信哲的介绍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他的歌了。

张信哲的音乐,温柔而深情,如那山那水,清凉又忧伤,如那风那月,更镌刻着宝岛台湾给我们印象——不舍与牵挂。

《牡丹忧》,原名《母担忧》,是张信哲2008年4月发行的《逃生》专辑里的一首歌。

整张专辑的歌曲,包括《逃生》,《残念》,《可爱美眉》等,唱尽都市的繁华与诱惑,以及在这诱惑中产生的困惑,压力与痛苦,其中也少不了《小木马》,《牡丹忧》等这样回归自然,感情纯粹的曲目,是一张很耐听的专辑。

张信哲歌曲家乡的春天(乐评张信哲牡丹忧)(1)

浓浓中国风,深厚母子情

《游子》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的诗句,塑造了慈母和游子最经典的形象。也是他一生经历的真实写照,简单、深刻、动人。

张信哲歌曲家乡的春天(乐评张信哲牡丹忧)(2)

我的哲迷朋友荷叶说:开始对这首歌不太理解,贫家母亲含辛茹苦养育孩子的故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个我懂。阿哲的歌重感情,这个我也懂。但这两者结合起来,我就不懂了。可能阿哲给我的感觉一直是很“洋气”,唱这种寒门的落魄和心酸我就是难以进入情景。近一年才看到《母担忧》的MV。看完之后感觉好了一些。有寒门母亲,有不得志的儿郎,是个温暖的故事。阿哲在里面,也确实不是落魄的那个。他衣装挺括发型时髦,细皮嫩肉一看就没吃过生活的苦,完美符合我对他“洋气”的印象,不过我对这个MV是一晃而过,对里面的细节没有留心琢磨。(我喜欢她评说阿哲细皮嫩肉)

后来她看了我跟据MV改编的小说,方才明白这是讲述一对失散多年的母子在都市里寻觅,错过,最后重逢的故事。阿哲穿插在他们中间,既是见证者,也是引领者。

荷叶评说:"晚上,小费把母亲带到了剧场,而哲已经等在了那里。虽然母亲和哲是唯二的两名观众,但母亲脸上洋溢着幸福和骄傲,哲的脸上带着温暖和祝福,而他们目光所注视的台上的小费,想必是身心都充满了无限的希望。"

"今天复习了这首歌,理顺了其中的关节,现在很喜欢了。MV我觉得特别好的是哲没有去强扮寒门子弟演绎辛酸,而是保持了本色(就是这么*洋气*)做一个旁观的祝福的人,这样很好。"

"有一颗善良的心,对不曾经历过的事情亦能感同身受。人从生下的那一刻,境遇就可能天差地别。惟愿身有余者善亦有余,兼济天下;身有缺者志气不缺,努力前行。不负萱草望,不负此生行。"

荷叶真是一位中外兼修的达人,可惜她因生活锁事缠绕,不再为阿哲写乐评,很是可惜。

张信哲歌曲家乡的春天(乐评张信哲牡丹忧)(3)

加戏曲唱段,引领时尚风

MV的主角小费(费振翔)是一个梨园子弟,京剧老生的扮演者。他在城市里学习,演出,生活,有空就给乡下的母亲写信,这是他辛苦一天之后最温馨的时光。

可惜他寄出的信都因"查无此人"被退回。原来乡下的母亲也常给儿子写信,但寄错了信箱而得不到回应,所以她收拾了行李,到大城里来寻找儿子。

阿哲是和小费同住一幢楼的人,看样子象位学者或老师,见到小费经常在楼顶练声,很赞赏这位年轻声。有一天他打开信箱,收到一堆小费母亲寄错到他这里的信。看了信,他被母亲思念儿子的深情感动,决定帮助他们。

娘生儿连心肉,儿行千里母担忧。

儿想娘亲难叩首,娘想儿来泪双流。

开始这段戏剧唱腔,是京剧名曲《三家店》的节选。《三家店》讲的是隋朝末年,秦琼(秦叔宝)助程咬金等大反山东,被靠山王杨林知晓,将他擒获并押到登州问罪。一路辛苦,这晚与官差夜宿旅馆三家店,他思念家乡的好友,母亲,心生嗟叹。

这段唱曲朗朗上口,词意感人,特别是那四句表现母子情深的句子,现被引用在《牡丹忧》里,更增厚重与韵味。

张信哲歌曲家乡的春天(乐评张信哲牡丹忧)(4)

歌词:

雪,冰封了二月的枝头

团圆声此起彼落

她窝在萧瑟的胡同

靠一件旧棉袄来过冬

她覆满了皱纹的双手,

将我肩上积雪拂走

当仰望着模糊的轮廓

是我童年里取暖的火……

阿哲开口一个"雪"字,清冷的意味就出来了,慢慢展开一幅冬天雪景,乡村年关的画卷,家家户户庆团圆,而年迈的老母亲,却在萧瑟的旧房子里思念远方的儿子。

这种情景,古今相同,儿子也同样思念母亲,想象见面时母亲将他肩上积雪拂走,想象她在缝补那件穿了多年,舍不得扔的旧棉祆,泪水已模糊了眼睛。

阿哲唱的这首歌,故事性很强,几句歌词,就把人带入画面中去了,适合在春节时听,适合各行各业坚守岗位,无法回家与亲人团圆的劳动者听。

忧郁吟蓝调,婉转现歌喉

以前我一直搞不清R&B与RAP两种音乐的区别,别人说《牡丹忧》是R&B歌曲,我就查了一下资料。

原来R&B又称作节奏布鲁斯(蓝调),对音乐术语不感兴趣,(但想阿哲一定非常熟悉,专业嘛)只知道它的曲风是忧郁抒情的,这倒是很附合阿哲的气质。

学习之后,再来听阿哲唱《牡丹忧》,果然大有不同,特别是那个转音,是我童年里取暖的火,那个火字,丝滑流畅,深情自然,真的转到听众的心里去了,

教程里还说R&B歌曲的重拍是2和4,普通歌曲的重拍是1和3,完全相反,这样唱出来的歌曲舒服慵懒,温暖亲切——再去听一遍吧,可以跟着他走到奇妙的音乐世界去。

张信哲歌曲家乡的春天(乐评张信哲牡丹忧)(5)

赏识有才人,共创新辉煌

《牡丹忧》的词作者是何启宏,这位金牌词人很多都知道,但你没注意到的是作曲者是现在爆火的李荣浩。

“情歌王子”张信哲一直都很愿意给新人机会。

2008年,李荣浩还是幕后时,创作了这首《牡丹忧》。

当时张信哲一听到这首歌,就立刻拍了板,他感觉这就是他想要在音乐中表达的感情,他们的想法如出一辙。

其中唱京剧选段的年轻人费振翔是阿哲的徒弟,曾有多次合作。

现在,费振翔已经是一名出色的导演,《鬼吹灯》影视系列,收到一致好评,让人惊叹。

结语

越了解,越深爱。

每一首歌曲,看简单也简单,听过就忘了,如浮萍过水。但深入研究,去发掘它背后的故事,增加新的知识,也是一种乐趣。

(文字原创:海燕信哲学)

张信哲歌曲家乡的春天(乐评张信哲牡丹忧)(6)

张信哲与费振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