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必背唐诗宋词(一份关于唐诗宋词的正确使用指南)(1)

中学生必背唐诗宋词(一份关于唐诗宋词的正确使用指南)(2)

中学生必背唐诗宋词(一份关于唐诗宋词的正确使用指南)(3)

中学生必背唐诗宋词(一份关于唐诗宋词的正确使用指南)(4)

唐诗宋词的正确打开方式

中学生必背唐诗宋词(一份关于唐诗宋词的正确使用指南)(5)

中学生必背唐诗宋词(一份关于唐诗宋词的正确使用指南)(6)

诗词可爱不可怕,与其痛苦地背诵,不如快乐地感受

中学生必背唐诗宋词(一份关于唐诗宋词的正确使用指南)(7)

中学生必背唐诗宋词(一份关于唐诗宋词的正确使用指南)(8)

中学生必背唐诗宋词(一份关于唐诗宋词的正确使用指南)(9)

这样的教材会有孩子想要主动去阅读背诵的欲望吗?

在这方面,明朝人比现代人做得更好。

在美感认知上,现代市面上可见的诗词书籍都很难做到一诗一画的程度,即使偶有配图也不敢说与诗词情境和诗人、词人情感完全贴合,那些卡通画工艺的粗糙制作,还有一堆水墨的生拉硬拽,很难激发阅读者的美感享受和意境想象,不免鸡肋。

在艺术传统的表达和呈现上,也缺乏对诗词书写形式的重视,印刷字体难以完全呈现诗词书写的情境,而古代名士的书法作品又很难嫁接到诗词作品上。在意义解读和知识介绍上,有的书籍陷入“掉书袋”的繁琐,给学者之外的普通读者增加了阅读障碍,而有的书籍又过于精简,很多必要的知识背景和赏析节点被刻意忽略。

中学生必背唐诗宋词(一份关于唐诗宋词的正确使用指南)(10)

中学生必背唐诗宋词(一份关于唐诗宋词的正确使用指南)(11)

这是明朝人刻的《唐诗画谱》《宋词画谱》

比起干巴巴的教材,这样的诗词,你想不想继续读下去?

没有美感的呈现和合适的意义解读,只是抽出入门诗词干巴巴地强行记忆,别说孩子,即使是拥有一般教育基础的成年人也会感到乏味和烦闷。

然而明朝人的《唐诗画谱》《宋词画谱》却在这几点上做得尤其出色。万历年间所刻的《唐诗画谱》《宋词画谱》,集合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书、画、刻四绝,四美并具,一经刊刻行世,即广受欢迎,多次翻刻,还远销日本,受到日本老百姓的一致点赞。当时明朝的刻书业相当发达,一大批优秀的文人、画家和刻工参与到插画的制作中,不仅当时的杂剧、传奇及小说大多配有插图,就连农书、医书及其他类书籍也大都附有插图。对于那时候的人们来说,《唐诗画谱》《宋词画谱》与其说是背诵教材,不如说是一本拉风的图画书,人在画中游的时候,顺带着就多背了几首诗词。

中学生必背唐诗宋词(一份关于唐诗宋词的正确使用指南)(12)

中学生必背唐诗宋词(一份关于唐诗宋词的正确使用指南)(13)

《唐诗画谱》与《宋词画谱》的编者,重金邀请了一批画者为书作画,其中因画过《丹桂记》《玉簪记》的插图和《图绘宗彝》而闻名业界的文人画家蔡元勋也亲自作画,既注重士大夫们的雅,也照顾到了普通民众的俗,尽可能让每一个读者都能够从画中感受到诗境诗情。

中学生必背唐诗宋词(一份关于唐诗宋词的正确使用指南)(14)

中学生必背唐诗宋词(一份关于唐诗宋词的正确使用指南)(15)

陈继儒、董其昌的精品书法,配上明朝文人画家的妙笔,你还要不要继续看?

除了有画可赏,《唐诗画谱》与《宋词画谱》还融入了书法艺术。它的书写者多为苏州、杭州、松江、歙县地区的书法家,其中不乏名家,如董其昌手书《郡中即事》《浣溪沙》,陈继儒手书《春夜》《如梦令》,俞文龙手书《暮春归故山草堂》,朱杰手书张旭《桃花矶》等。试想一下,背诗词的孩子正在理解诗词意义的时候,他们感受的不是工业文明的印刷字体,而是用最具美感的篆、隶、楷、行、草字体书写下来的文字,孩子们不仅可以从画中想象诗人、词人面对的风景,甚至可以从字体中感受诗人、词人一笔一划赋诗写作的整体过程。

中学生必背唐诗宋词(一份关于唐诗宋词的正确使用指南)(16)

中学生必背唐诗宋词(一份关于唐诗宋词的正确使用指南)(17)

然而,比起书写和绘画,《唐诗画谱》《宋词画谱》更出彩的地方是刻工。比如主要刻工刘次泉是当时的名工,曾刻过《汤海若先生批评西厢记》,得到汤显祖的嘉许。不得不说,明朝人的这两部画谱,不仅可做教材,更是一部全面展示诗(词)、书、画、刻的艺术鉴赏辞典。即使无心背诵的闲人,也可以从中把玩绘画、书法和版刻的艺术魅力,从丰富多彩的形式中碰到诗词内容的核心气质。

中学生必背唐诗宋词(一份关于唐诗宋词的正确使用指南)(18)

中学生必背唐诗宋词(一份关于唐诗宋词的正确使用指南)(19)

对《唐诗画谱》《宋词画谱》的精心修复与上色

如今,北京大学出版社在明本《唐诗画谱》《宋词画谱》的基础上,将原本中的知识性错误进行了修正,并且对原画进行了修复与染色。也许,时光倒流,还是孩子的你枯坐小屋的时候,不用忍着眼里的泪水,不用再听谁家的谁谁早已背下来李杜,也不用再在心里无数遍地咒骂吐槽,你要做的可能是指着这些神奇的文字和绘画,抓住每一个机会向爸爸妈妈提出你的疑问,即使你最终没用它来背会一首诗词,但是你一定会把那些配合诗境的图画,那些或飘逸或方正的神奇文字留在心里,而诗词不再是枯燥的印刷体,而是一种可感的美。

真心劝中国的新一代父母们,不要再逼自己的孩子背诗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充满魅力,不需要威逼利诱,它们本身的美就足以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好奇和求知欲,只是你一定要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

好书推荐

《彩绘唐诗画谱》

作者:(明)黄凤池 编

中学生必背唐诗宋词(一份关于唐诗宋词的正确使用指南)(20)

《彩绘宋词画谱》

作者:(明)汪氏 编

中学生必背唐诗宋词(一份关于唐诗宋词的正确使用指南)(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