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新米上市的季节,吃起来特别香~但如今,白米饭却备受争议——不够营养,升糖指数高,又容易长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甚至死得快……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不敢多吃甚至不吃白米饭,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为什么每天吃了米饭血糖还高?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每天吃了米饭血糖还高(多吃米饭容易长胖)

为什么每天吃了米饭血糖还高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新米上市的季节,吃起来特别香~但如今,白米饭却备受争议——不够营养,升糖指数高,又容易长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甚至死得快……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不敢多吃甚至不吃白米饭。

要知道,白米饭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主要主食之一,真的这么一无是处吗?

一、米饭,没你想得那么差劲

1、白米饭的“营养档案”

米饭中的碳水化合物占比70%以上,消化快,又容易被人体吸收,起到补充身体能量的作用。

米饭中的氨基酸的组成比较完全,又含有钾、钙、镁、铜、锌等矿物质,以及少量尼克酸、核黄素、硫胺素等物质,营养价值并不低。

大米中的谷维素,有抑制黑色素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肌肤,使皮肤嫩白光泽,防止干燥。

中医认为:大米性平、味甘淡,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消烦渴、止泻等好处。

因此,白米饭其实并不差,否则怎么能够撑起主食半边天?

2、白米饭会吃出糖尿病?

许多人觉得白米饭的淀粉和糖分含量高,长期吃会吃出来糖尿病?其实不然

大米经过加工后,消化得更快,餐后血糖也就升高得比较快,但对于正常人而言,由于自身的调节能力较强,这种升糖指数并不会影响健康

更何况,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疾病,是人体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素抵抗引发的,受到遗传、饮食、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所以即便不吃白米饭,也可能得糖尿病

总的来说,米饭正常适当食用有利无害,但长期过多进食可造成肥胖,进而增加高血糖出现的可能性。

3、多吃主食心血管风险高,死得快?

之前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了一个关于饮食研究称:摄入更多碳水化合物的人总死亡率约高28%,但他们基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并不会更高。

对此,很多人就理解为“吃主食死得快”,这其实是错误的

首先,主食≠碳水化合物,碳水只是主食的主要部分,又有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其次,研究并未说明具体是什么种类的碳水化合物,不同种类碳水化合物会有完全不同的结局。所以不能盲目说多吃主食死得快。

二、过多摄入精细化主食

增加代谢性疾病风险

现在很多米饭最大的缺点可能就是太精细了

很多研究发现:多吃精细化谷物的人,患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要高一些。

究其原因,就在于精细谷物在加工过程中,不仅会损失人体需要的大量营养素,还会破坏能抑制血糖、血脂吸收的物质,比如维生素B、膳食纤维等。因此吃完主食后,餐后血糖升高的速度和幅度就比较猛。

三、吃米饭时,加点“它”

让美味加分,健康加倍

1、加点“粗”

相比精细的粮食,全谷物没有经过加工造成营养流失,保留了富含B族维生素的胚芽,富含膳食纤维的谷皮等,营养更丰富,同时饱腹感也更强。但不同粗粮的营养各有差异:

◎小米的维生素B1含量在所有的粮食、蔬菜中都名列前茅,又含有色氨酸,能帮助睡眠;

◎黑米富含花青素,有抗氧化性和天然水溶性,能帮助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

◎燕麦,含有β-葡聚糖,能促进人体代谢坏胆固醇,从而调节血脂、血糖。

因此,主食也要讲究多样化,花插着吃,营养更为丰富。康叔就曾在节目推荐一道“七彩饭”,以大米为核心食材,再添加其它食材

【七彩饭】

① 选择大米、黑米、小米、红曲米、玉米、紫米、燕麦各一份;

② 用清水洗干净,再加适量水放入电饭煲中,按照日常煮饭方式煮20分钟左右即可。

2、加点“豆 ”

“米饭加豆等于吃肉”,这也是营养学上的一个经典搭配。

大米、白面等谷类有一个特点——蛋氨酸含量高,赖氨酸含量少,这也使得它们的蛋白质吸收利用率低。而豆类正好相反,它们所含的蛋白质中蛋氨酸少、赖氨酸多

如果两样搭配起来吃,则能达成互补,形成了营养价值极高的蛋白质组合,和肉类蛋白质也有得一拼。

而不同豆类功效侧重点各异,像黄豆能双向调节雌激素;黑豆能补肾,增力壮骨;红豆祛湿消水肿;鹰嘴豆利血管健康……可以按需选择。

3、加点“菇”

菌菇被列入“人类最佳饮食结构”,除了做菜,还能和米饭一起煮。

一方面,菌类中脂肪少、蛋白质含量高,且氨基酸比例齐全,可以弥补米饭中赖氨酸的缺乏;

另一方面,菌菇中含有很多不容错过的营养——如真菌多糖,能通过多条途径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力;麦角硫因,其抗氧化效果是维生素E的6000倍,能帮助保持大脑活力……

【菇菇饭】

食材:米饭、猴头菇、红菇、彩椒、五花肉末、鸡蛋、香葱、黑芝麻。

做法

①将鸡蛋的蛋清和蛋黄分开,蛋黄与米饭一同装入保鲜袋中,加入少量清水揉捏均匀;

②锅中少油,烧至三成热时倒入蛋清,凝固后盛出备用;

③锅中少油,将五花肉末煸香,下入猴头菇、红菇,旺火煸到干香状态;

④锅中少油,倒入米饭大火翻炒,炒干时加入蛋白、蘑菇肉丁翻炒,放入盐、胡椒调味,起锅前加入彩椒、葱姜;

⑤碗底放入黑芝麻,将炒饭盛入碗中,再扣在盘子上即可。

四、4个烹调方法

让米饭吃得更健康

1、把握好食用量

任何食物,过犹不及,但米饭吃多少为好?

一般来说,成年男性,推荐每天摄入主食五两半(生重)成年女性,每天主食摄入量为四两(生重)。一般50g的生米做成米饭后是130g米饭。

得强调的是:只吃细粮或只吃粗粮都不利于健康,一般粗粮与细粮对半分即可,粗粮至少要占到1/3。但本身消化功能较弱者,可以适当减少粗粮食用量。

2、淘米别过度

大米的营养成分65%在外层,因此,反复淘洗、揉搓或是热水洗等,都会增加表层营养素的流失。

建议用冷水简单冲洗1-2次,就可以直接下锅煮了;若是粗粮,可以提前浸泡半小时左右

3、不要煮得太烂、太软

有些人喜欢吃软烂点的米饭,习惯提前浸泡大米,再用小火慢煮或者用压力锅。

这样煮出来的米饭确实在口感上会好很多,但米饭消化较快,容易导致餐后血糖上升过快。因此,米饭最好煮得颗颗分明,并稍微晾凉一点吃。

4、试试用茶水煮饭

《本草拾遗》中记载,用茶水煮饭“久食令人瘦”。茶水煮饭,在我国古代医学典籍和民俗传统中,一直有迹可寻。

茶水可以辅助控糖,加上它带有的天然香气,用来煮米饭能在控糖减脂的同时,增添独特的香味。

具体做法是:①取茶叶1~3克,用500~1000ml开水浸泡5~10分钟;将茶水过滤去渣后待用,注意不宜用隔夜茶水;②将米洗净放入锅中,按平时的用水量倒入适量茶水,等待煮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