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存在哪些乱象(共享单车乱象花样百出)(1)

漫画:共享单车乱象频出 倒逼完善“顶层设计”。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网新闻5月2日报道(记者 郭泽涵)资本堆积起来的新经营模式悄然升起,“共享”这个新词语不足一年间火遍城市的大街小巷。

摩拜、ofo、bluegogo……黄色、橙色、蓝色……与普通自行车不同的颜色,外观独特、设计时尚、新潮……受到出行“最后一公里”人们的青睐。

但伴随着资本在背后的推波助澜,频频被媒体曝光的共享单车“乱象”,屡次纠纷升级。如当年打车软件一样,又是新生事物,又是暂时缺乏监管。

不可否认,“共享”这个新生事物,正考验着国人的道德神经。

共享单车存在哪些乱象(共享单车乱象花样百出)(2)

2017年5月1日,深圳,五一假期,西湾红树林公园,海岸边出现了一些遭遇破坏的共享单车,热心游客见状,合力把单车搬起,放到路边。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共享单车乱象“花样百出”

便宜的租赁价格,低至每小时0.5元至1元;随用随停,几乎不受限制,即使机动车道被堵的水泄不通;出行路线由出行者自行选择最近路线,几乎可以实现“点对点”的出行方式……共享单车的好处显而易见。

正如某共享单车负责人所说,在城市之中,10公里以内的交通出行,共享单车是当之无愧的最佳之选。

据中国网了解,对共享单车“十万个点赞”的市民占大多数。数据显示,一些共享单车的用户已达百万级别,一些大型的共享单车公司已经做到400万用户。

然而,在道路资源有限前提下,共享单车已经投放的大中城市,单车占用机动车道的现象比比皆是,“斑马线上骑行”、“逆行”和“占用机动车道”是共享单车交通违法“三宗罪”。

同时,共享单车乱停放也是花样百出、层出不穷。《南方都市报》报道,有一位硕士生将共享单车重新油漆,装上儿童座椅,明目张胆地在大街上骑行,而后被车行老板与群众举报,行政拘留14天……

中国网调查发现,最典型的是将共享单车停在自家小区楼道,占为己有;也有破坏共享单车搞恶作剧或者泄愤的;还有磨掉共享单车现用的二维码,贴上新的二维码,获得转账付款诈骗钱财……

有摩拜公司工作人员对中国网记者介绍,还有共享单车被推入大江大河被“玩失踪”的现象。GPS定位系统曾显示还有几辆共享单车被推入珠江河道中,“这种现象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共享”考验国人道德神经

麦肯锡研究院和汉能研究的报告显示,目前共享单车市场规模约20亿元,预计到2018年将达到200亿元,出行市场依旧是“前景广阔”。另一方面,共享单车已经成为国民的“照妖镜”,在考验人性品德。

一系列的乱象表明,有些人并未能经受住这一考验。事实上,这也不是中国第一次在“共享”领域出现问题。

社会学家郑也夫接受媒体采访时举例称,多年前使用的公用电话机,“那时的公共电话机就是不断在建,但也不断地遭人破坏,那时公共电话亭永远是破破烂烂的,十部电话可能有五部都打不了。”

与此同时,新事物的出现,往往冲击原有的经济格局。共享单车的出现,对于在市内,尤其是对一些在站口从事短途生意的司机产生冲击;同时,对城市中以收取自行车停车费为生的群体也冲击严重……

共享单车的流行,城市地铁口、天桥下摩的等明显减少。北京高碑店地铁附近一位摩的师傅们对记者表示,共享单车的出现,让以摩的、私家车拉客为生的他们,每天至少流失了一半的客源。

这些“身经百战”的师傅们表示,城管等严格的执法、罚款没逼走他们,机动车、公交车等都没把他们打败,“但这一次确实被打败了。”他们语气坚决地纷纷保证,并未破坏过一辆共享单车。但直言,对共享单车恨得直咬牙。

中国式“共享”仍在路上

中国网记者调查发现,大多数网友对“共享单车”短期内的乱象表示怀疑,评论不一而足,但无疑都反映了一个问题:治理乱象的根本,还得靠国民素质的提高。

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主任岳运生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说,这些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主要暴露了市民的素质有待提高,同时,监管措施不足。“监管不够、惩罚不严,也是使这种现象泛滥的原因之一。”

《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对盗窃、故意损毁、强行占用公司财物等行为做了行政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的规定,《刑法》对盗窃罪也有规定。

岳运生建议,企业可以建立用户个人信用管理制度,引导用户形成良好的用车习惯。“要标本兼治。最重要的单车使用者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文明骑行、规范停放,这才是治本之策。”

郑也夫还说,“如果我们能像手机取代公用电话那样,发明出一种轻便、可折叠的家用自行车,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摩拜单车公关部总监曹国星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减少这种乱象不是一蹴而就的,摩拜公司正尝试与政府合作,共同寻找合适的共享单车停车区域,自行车道改进等机车设施建设。

好消息是,从对“共享”前期的茫然,到今天情况已很大改观。正如北京花园桥附近一位从事保洁工作的大爷说,随意停放已得到改善,“近来好多了,感觉市民素质普遍提高了。”

但资本逐利的本性,是否一直如当前一样的支持力度?缺少政府资本投入和管理的中国式“共享”到底能够坚持多久?其实,对于共享单车的考验才开始,中国“共享”之路仍旧漫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