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语出《论语·为政》第11章,原文如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广为大家所接受的译文为:孔子说:“如果在温习旧知识的时候,从而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写到这儿,在我的脑中就浮现出海平老师吟诵的——“穿越历史长河,经典历久弥新”的这句话,而且讲到,她读《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这本书已经8年了,每次还会有新的理解与领悟,那她真的是做到了——“温故而知新”,所以自然我们都叫她海平老师。

不过假如如此理解“温故而知新”,就有“浅尝辄止”之嫌。

阳明先生认为,读书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记得”,第二重境界是“晓得”,第三境界重是“明心”。

“记得”只是记住了书中的话;“晓得”则是理解了话的意思;“明心”是需要在心上用功,存本心,读好书,近贤人。

按阳明先生的说法,我们只达到了第二重境界。如何更上一层楼呢?古人、今人都给出好的成长途径:《诗经》云:“如切如琢,如琢如磨。”;《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书上也明确指出:“持久地深入地明白和体征”。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里有三个关键词——“温故”、“知新”、“为师”。

“温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圣贤智慧意味深长。“温故”一词,从字面理解为——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引申意思为重温历史,“过去”就是我们的老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这也说明“温故”的重要性。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出自《论语·述而》】 意思是:孔子说我不是天才,之所以你们认为我博学多才,我只不过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探求它罢了。个人理解孔子要求弟子与他一样:“温故”——“好古、敏学。”

“知新”:孔子不要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要学会举一反三。要求学生“博之以文“后,要学以致用、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所以 “知 新”至少有以下四层意思:

一是“举一反三”:《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鉴古知今,温故知新;二是“创新”:“大疫当前,百业艰难。但危中有机,唯创新者胜。”不断创新,才是发展的原动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三是与时俱进:爱国是我们的需要,与时俱进,与祖国同频共振是最大的商道;四是知行合一:学习不是说教,更不是卖弄口才,而是要学以致用,学以成人。

“为师”: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就是成为他人的榜样。这里我感觉应该在此章后面加上一句话——子贡曰: “夫子自道也”。孔子说:“一个人不仅要广泛地学习典章知识,而且明白和领会句中义,还要去体征和践行义中义。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学以成人,这样的人就为他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子贡就接着说:“老师,你说的这个人就是你自己。”孔子做到了敏于行而讷于言,以身作则,所以才会得到如子贡、颜回、子路、子张等优秀弟子们的追随,是老师的老师,是万世师表。

9曰28日,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71周年,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

10月1日,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中秋节。

悠悠5000年中华文明史,孔子正好处在时代的中点【2571-71=2500】,他集中华文化之大成,其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据《论语·子罕》记载: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温故知新开卷有益(温故知新历久弥新)(1)

意思是孔子周游列国,有一次被匡地的人所围困,因孔子的相貌与一个坏人阳虎很像,所以匡地的宋人要杀他,这就是孔子生涯中“子畏于匡”的重要事件。孔子在“陈蔡绝粮7日”,仅用一个“困”字,这里用“畏”字表示是一件很严重、很可怕、很危险的事件。他的学生们感到问题很严重,有的学生被这突如其来的事件吓得要死。

而孔子却非常镇定,劝慰弟子们说,没有事,你们放心好了。他说:“自周文王死后,五百年来,中华文化衰落到现在,难道中华文化的命脉真的要断吗?不要流传了吗?如果上天有意一定要把中华文化的根基断绝,那么就应该让我一辈子都不会接触到中华文化,而事实上是要我担负起承上启下的责任。我的使命还没有完成,我还要发扬光大中华文化。上天都要我活,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由来,如果“子死于匡”,那“中华文化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断流地传承到今天的文化”这句话,是否要重新修改呢?

建国71年来,我们的先辈和一代又一代继承者,“温故而知新”,用勤劳和智慧,自强不息、努力拼搏,创造了人间奇迹,才有了今天的国泰民安,阖家团圆。

天地万物为一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文化,润泽心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中华文化助力世界人民共同迈向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