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一湖一世界美景(济南人设十三章)(1)

济南一湖一世界美景(济南人设十三章)(2)

扩建后的大明湖一角

今年春天,很多济南人发现,大明湖畔出现了新的变化——矗立在大明湖东南角位置20多年的一栋高楼,正在被拆除。随着这一“碍眼”高楼的拆除,今后徜徉在大明湖北岸,眺望城区南部的群山,视野将会更加通透。

说起大明湖,自然离不开济南的泉。济南以泉水闻名,城区泉水众多,历史上名泉72处。由于济南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山区下渗的雨水,流向市区,遇不透水岩层阻隔,形成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等众多名泉。珍珠泉等泉水涌出后,沿地势继续北流,汇入大明湖。可以说,泉水是大明湖的源头。

历史上,大明湖同趵突泉、千佛山并称济南的三大名胜,被誉为“泉城明珠”。湖山交映,形成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景致。

大明湖最近一次大规模扩建改造是在2007年,扩建后大明湖的总面积从86公顷增至103.4公顷。大明湖由之前的“园中湖”,变为开敞通透的“城中湖”。通过开辟西护城河通航线路,大明湖公园与南护城河、趵突泉公园、五龙潭公园连接形成天下第一泉景区,2013年升级成为5A级国家级风景区。2017年起,除执行政府定价的展馆(室)和经营性项目外,大明湖景区已全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济南一湖一世界美景(济南人设十三章)(3)

2008年,在大明湖畔复建的超然楼,成为大明湖的新景观

最近一二十年,因影视剧中的“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大明湖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其实,在历史上,大明湖一直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诗圣杜甫曾在大明湖湖心岛的历下亭饮酒赋诗,其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句广为传诵。此外,李白、曾巩、苏轼、元好问、蒲松龄等都曾徜徉于此,并留下著名诗篇。如今在大明湖畔分布着历下亭、铁公祠、小沧浪、北极阁、汇波楼、南丰祠、遐园、稼轩祠等众多人文景点,为大明湖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历史上,大明湖一带曾经盛产蒲菜、莲藕等水生蔬菜,由此形成了鲁菜经典名菜——奶汤蒲菜,这道菜也被称为济南第一汤菜。

“泉,池,河,湖俱备,这才显出济南的特色和可贵。”20世纪30年代,文学大师老舍曾在济南生活4年,对于济南的水,他这样评价。

老舍不仅写过关于大明湖的散文,还专门写过一本名为《大明湖》的小说。遗憾的是该小说底稿在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中与商务印书馆一同被火烧掉。 老舍笔下济南的河,除了护城河,应该还有一条,那就是小清河。因为济南城区的泉水和大明湖的水,最终汇入小清河,然后在寿光市汇入渤海。如趵突泉、金线泉、五龙潭等泉水,沿西护城河一路向北,在五柳岛汇入小清河;黑虎泉群的泉水经过东护城河到东泺河,汇入小清河。珍珠泉的泉水汇入大明湖,再经过大明湖北岸的汇波门,最终也汇入小清河。正是古泉之水日夜奔流不息,供养了小清河。

小清河是山东省内唯一一条具有水陆联运、河海联运、农田灌溉、水产养殖等多种功能的河道,全长237公里,流域面积达10336平方公里。小清河济南段流经槐荫、天桥、历城和章丘4区,长70多公里,流域面积接近2800平方公里。2020年,济南小清河48公里全新生态景观带惊艳亮相,串联起济西湿地、大明湖、云锦湖、华山湖等多处城市景观,成为泉城新地标。

既然有小清河,是否有大清河?答案是肯定的。大清河古道基本上就是如今的黄河。1855年,黄河在河南省兰考县铜瓦厢决口,从此改道山东大清河入渤海。如今摊开济南地图,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在济南城区北部,黄河和小清河,大致呈平行走势,一浊一清,相伴共赴大海。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李伟 王星 周桐 薛程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