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的历史沿革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海陵县复立,属广陵郡。太康二年(公元281年),靖江属毗陵郡暨阳县(今江阴市)。从南北朝至明初,马驮沙一地两附,南部牧马小沙隶江阴,北部牧马大沙先隶海陵,后隶泰兴。
东晋,海陵县属徐州广陵郡。刘宋,海陵县属广陵郡。南齐,海陵县属广陵郡。梁,海陵县改属海陵郡。
“永嘉之乱”时期(公元311年),五胡乱华,晋室南渡,北方人大批南下。此时,大量山东人口涌入广陵、海陵境,其后逐渐开辟旷土。
晋明帝太宁三年(公元325年),侨置兖州于广陵(今扬州市区)。晋成帝时,兖州改称南兖州,治所于京口(今镇江市区)。
海陵郡设置于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下辖建陵(今东台市溱东镇青蒲庄)、临江(今如皋市石庄镇)、如皋(今如皋市始名)、宁海(今海安市境内,《方舆纪要》记载宁海县在如皋县北)、蒲涛(今如皋市白蒲镇)5个县,郡治所在地不详,一说郡治今泰州海陵区东北。
南北朝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公元431年),改南兖为实州,分江而治,南兖州割江淮为境,治广陵(今扬州市区)。南兖州领广陵、海陵(今泰州市)、山阳(今仪征内)、盱眙(治所今盱眙县东北)、秦(治所今六合县北)、南沛(治所今安徽省天长市石梁镇)、新平(一说治所今海安县内)、北淮阳(治所今宿迁市东南)、北济阴(治所当在今扬州境内)、北下邳(治所当在今江苏省境内)、东莞(治所当在今江苏省境内)11郡。
南朝,宋明帝泰始七年(公元471年)分宁海县西境置海安县,(因海水常浸淹农田,遂取名海安,为“永不扬波”之意,泰如方言海安说海岸,有海之岸之意),后并入宁海县。同年,置新平郡,治江阳,又领海安县。(据《宋书》1058页,南朝宋明帝泰始七年置新平郡,辖江阴、海安二县。江阴似为江阳之误,查遍今江阴志无此说。江阴此时称暨阳县。)据《元和郡县图志》载“江阳县茱萸湾,在县东北九里。隋仁寿四年开,以通漕运。”茱萸湾位于今扬州市广陵区的湾头镇,因此新平郡治所应在今广陵区。《江南通志》载“江阳废县在江都县,隋志云:旧曰广陵,开皇十八年置县,曰防江,大业初更名江阳。”
南朝宋明帝泰豫元年(公元472年)海陵郡增辖临泽县(今高邮市临泽镇)。
南齐,高帝建元四年(公元482年),南兖州(今扬州市区)领广陵、海陵、山阳、盱眙、南沛五郡。武帝永明元年(公元483年)海陵郡增设齐昌县。永明五年(公元487年),海陵郡增设海安县。同年,罢新平郡并入海安县,属海陵郡。(清《咸丰海安县志》载“新平郡废,置齐昌、海安二县。”齐昌县今无考。)
梁时海陵郡郡治移治海陵县(今泰州市海陵区),下辖海陵、建陵(今东台溱东)、宁海(今海安境内)、如皋、临江(今如皋石庄)、蒲涛(今如皋白蒲)、临泽(今高邮临泽)7个县。海陵郡属南兖州。《江南通志》载“ 临泽废县在髙邮州东北九十里,刘宋置,今临泽镇即故县也。建陵废县在泰州东北七十里,晋义熙中置。宁海废县在泰州东南一百里,晋义熙中置,今为宁海乡。又有蒲涛废县在州东南,今蒲津乡疑即其地。”
北齐,文宣帝天保三年(公元552年),南兖州归属北齐,并改称东广州,下置广陵、江阳2郡。海陵郡属东广州,仍辖海陵等7个县。
南陈,宣帝太建五年(公元573年),东广州复称南兖州,太建六年(公元574年),东广州入南朝。海陵郡属南兖州,仍辖海陵、如皋等7个县。
北周,静帝大象元年,[南陈,太建十一年](公元579年),南兖州又入北朝,南兖州改称吴州,置总管刺史,仍治广陵。海陵郡属吴州,辖海陵、建陵、如皋、宁海、临泽5个县。蒲涛县省,临江县并入宁海县。
隋朝,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海陵郡废。建陵县并入海陵县,如皋县并入宁海县,临泽县并入高邮县。不久,海陵县分出江浦县(今溱东一带),《方舆纪要》载“建陵废县在州(指泰州)东北七十里,隋省,寻析置江浦县于此。”海陵县属吴州。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吴州为扬州,置扬州总管府,仍治广陵。海陵县属扬州。
炀帝大业初年(公元605年),扬州改为江都郡,海陵县属江都郡。江浦县又并入海陵县。
唐朝,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7年),宁海县更名为吴陵县。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海陵县改称吴陵县,以县设置吴州。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吴州废,复称海陵县,属邗州。武德九年(公元626年),邗州改称扬州,海陵县属扬州。宁海县并入海陵县。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 ),分海陵县东境设置海安县,县治今海安镇。玄宗开元十年(公元722年 ),海安县又并入海陵县。海安、西溪(今东台)为海陵县二大镇之一。文宗太和五年(公元831年),设置如皋场,隶属于海陵县。
五代时,杨吴,海陵县属江都府。高祖武义二年(公元920年 ),分海陵北境招远场设置兴化县,治昭阳镇。睿帝乾贞元年(公元927年)十一月,于海陵县设置海陵制置院。
南唐,烈祖升元元年(公元937年)十二月,废海陵制置院,设置泰州。又分海陵南境5个乡设置泰兴县,治济川镇,县名由来随泰州兴起之意。泰州下辖海陵、泰兴、盐城、兴化4个县。马令《南唐书》卷一:“改元升元,……以扬州海陵县为泰州。”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四十:“相传以为取通泰之义。”海陵县为泰州州治所在地。同年设海陵监驻东台场,为海陵煎盐之区,东台之名始见于史书。元宗保大十年(公元952年)分海陵县如皋场设置如皋县,泰州增辖如皋县。同年又于海陵县东境设置静海制置院(今南通市区)。
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以泰州为团练州,属扬州大都督府。仍辖海陵、如皋、泰兴、盐城、兴化5个县。同年,静海制置院筑城,定名通州,并设静海、海门两县归通州管辖,州治驻静海。海门县治设于东洲镇。静海县辖狼山、丰乐、大安、崇明四镇。至此,泰州、通州并列,统属扬州大都督府。
北宋,太祖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泰兴因塌江,县治由济川镇移至柴墟(今口岸西),并于四周累土为城,曰龟城。太祖乾德五年,(公元967年)泰州由团练州降为军事州,属淮南道(治所在扬州)。太宗太平兴国前,泰州仍辖海陵等5个县。太祖开宝七年(公元974年)海陵监移如皋,设西溪盐仓。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盐城改属楚州后,泰州辖海陵、兴化、泰兴、如皋4个县。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分全国为15路,泰州属淮南路。
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通州改称崇州。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范仲淹任兴化县令,征集兵夫四万人兴筑海堰,1028年张纶督堰筑成,后人称为“范公堤”。
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守王纯臣移堰(今姜堰)近南宋庄侧。据明《(崇祯)泰州志》中载:“姜堰,州治东四十五里,天目山前,潴运河水,北至西溪,通运盐以达上河。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守王纯臣移堰近南宋庄侧。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大水,移于罗塘港,近运河口。”南宋庄为姜堰城区有史记载之古名,此时姜堰应为村庄,尚未建镇置。传言泰州姜姓富商带领民众筑堰于此时,后民众为纪念姜氏筑堰取名姜堰,然史料未载。
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淮南路分为东西两路,泰州属淮南东路。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通州改称静海郡。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姜堰境内发大水,造成灾难,再次移堰至罗塘港,以挡运河水患。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泰兴改属扬州。
南宋,泰州为军事州,属淮南东路。此时,泰州、扬州境多为宋金两国的战场。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岳飞驻泰州,以州无险可恃,退保柴墟,渡百姓于沙上。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升高邮为承州,兴化县改属承州,泰兴改属泰州,泰州辖海陵、如皋、泰兴3个县。
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泰兴县治迁至延龄村(今济川镇),其故城仍曰柴墟镇(今高港区口岸镇)。姜堰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我国正史的典籍,是《宋史·河渠志》,曰:“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诏烧毁扬州湾头港口闸、泰州姜堰、通州白蒲堰,其余诸堰,并令守臣开决焚毁,务要不通敌船。”姜堰为泰州境内著名的水利工程。为了防止金兵南下,宋高宗下诏焚毁闸堰,降低水位,使之不能通船,拒金兵战船沿运盐河向东占领淮南盐场与保卫扬州、泰州、通州等城池。
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泰兴县改属扬州,兴化县废为镇并附入海陵县,泰州辖2个县。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泰兴县改属泰州,泰州治所一度移至泰兴沙上。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泰兴县再次改属扬州。绍兴十九年(公元1149年)复设兴化县,仍属泰州。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兴化县改属高邮军,不久又属泰州。孝宗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兴化县再次改属高邮军,泰州仅辖海陵、如皋2个县。恭帝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文天祥路经姜堰天目山,留下“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的诗句。
泰州大桥 国泰民安
望海楼畔 千年古城
溱湖美国 佛国盛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