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推荐的800本书(书单俞敏洪)(1)

忙中偷闲读四本书

文 | 俞敏洪

最近这段时间,忙中偷闲读了四本书: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12:迷途帝国》、张鸣的《重说中国近代史》、蒋勋的《少年台湾》和赵越胜的《燃灯者——忆周辅成》。

01.《罗马人的故事12:迷途帝国》

俞敏洪推荐的800本书(书单俞敏洪)(2)

我一如既往地喜欢读《罗马人的故事》,现在中文版出到了十二本,我也买到了十二本,大多数是在机场的书店买的。这本《罗马人的故事12:迷途帝国》也是在机场的书店买的。

读完前面十二本《罗马人的故事》,也基本读完了罗马帝国从兴盛到衰退的历史。一个帝国从兴盛到衰退,原因似乎都是相同的。兴盛的原因是因为碰上了伟大的人物,能够带领人民走向兴旺,从恺撒、奥古斯都到五贤帝,几代人带领罗马走向了兴盛。一个帝国的衰退一般也都是内忧外患,内无能人,外无安宁,不断折腾,最后导致衰退。

罗马帝国和中华帝国不一样的地方是:罗马帝国的政体持续了千年,分成了共和制和帝国两个阶段,实际上本质的区别不是那么大;中华帝国的特点是文化强势,不管哪个人上来当皇帝,最后都以儒家文化为主导进行统治。所以,尽管朝代不断变化,但血脉相连,构成了一个高度文化统一的民族。《迷途帝国》讲述了帝国的衰退。

02.《重说中国近代史》

俞敏洪推荐的800本书(书单俞敏洪)(3)

张鸣的《重说中国近代史》,实际上是他讲的政治史公开课的整理。因为是讲课整理,所以语言就显得活泼轻松,增加了很多可读性。当然,真正值得读这本书是因为张鸣看近代史的视角比较新颖独特。

一般的近代史都比较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戴着有色眼镜来看近代史,就已经把人分成了好人坏人,人物在历史中的角色和作用简单化了。比如一讲到孙中山就是伟大的,一讲到军阀就是反动的。其实历史的真实并不那么简单。

张鸣站在多视角的立场、人性的立场,而不是阶级的立场来分析中国近代史,还原了历史人物的真实风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近代史就变得丰富多彩,人物也变得有血有肉。

张鸣说:“冷静地审视过去,然后去看待我们的未来,尽早学得聪明些,不要总在一个坑里反复折腾、反复跌倒。如果我们不能很正确地看待这段历史,就很难吸取教训,很难避免过去的悲剧。我们必须从心理上走出我们的中世纪,才有前途,过去的辉煌历史才有价值。”诚哉斯言。

03.《少年台湾》

俞敏洪推荐的800本书(书单俞敏洪)(4)

因为前一阶段读了蒋勋的《说唐诗》《说宋词》和《说红楼梦》,觉得他真是一个很能说的人,不仅仅能说,而且说得有道理、有情趣、有悟性,所以我对蒋勋产生了很多好感。

原来都是看他说的书,这次买了一本他写的书《少年台湾》。读《少年台湾》,体会到了另外一个蒋勋,一个文笔优美、充满少年情怀和梦想的蒋勋,一个不愿意老去的蒋勋,一个愿意背上背包到处流浪的蒋勋。

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以少年开头,少年加上一个地名,比如少年银野、少年龙峒等。书是散文体,又不全是散文,有不少虚构性的对话和诗一样的描述,这是蒋勋自己不愿意落入某种固定文体的取向。

不过对于大陆人来说,里面描写的台湾地名和文化有一点儿隔阂感,需要细细品味才能够了解。因为整本书都是以感性描述为主,每个地方和故事尽管不一样,但整体上是同一种风格和笔调,所以读完之后觉得行文优美。但情感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不够,给人一种单调和怅然若失的感觉。

但它依然是一本好书,就像蒋勋自己说的:“这不是一本阅读的书,这本书合起来,就可以背起背包,准备出发了。你当然就是书中的少年。”也许我们如果真的背上背包,到了蒋勋书里描述的地方,每一个故事的丰富性和内涵就豁然开朗了。

04.《燃灯者——忆周辅成》

俞敏洪推荐的800本书(书单俞敏洪)(5)

我阅读的第四本书是赵越胜的《燃灯者——忆周辅成》。

坦率地说,尽管周辅成是北大的著名教授,而且我在北大的时候老先生就在北大,我却没有读过他的书,更加不知道赵越胜是谁。这次之所以读这本书,是因为一个朋友的推荐。但一旦拿起来,确实就放不下了。

一点儿不假,就像封面所说的一样,这是一本“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骨与情怀,两代学人精神相续的心灵史诗”。赵越胜自己也是研究哲学的,周辅成是一代哲学大师,主攻伦理学,学贯中西。一个哲学家写另外一个哲学家,大家一定会以为文笔枯燥、艰涩难懂,但实际上这是一本文笔清秀、行文优美的回忆录,中间到处闪耀着思想的火花和人性的光辉。

书中最感人的是两代学人相互鼓励、相互切磋的场景。老一代学人对于新人的关心和新人对于老一代学人的尊敬,都跃然纸上。一些场景描述令人唏嘘不已,这种感觉在今天的师生身上,已经几乎不见踪影。

全书文笔自然流畅,充满情感:“呆呆坐着,许久,许久……天渐渐暗了,几点细雪花飘落,愔愔地洒在青竹赭瓦上。先生言犹在耳,透骨的悲凉弥漫开来。寂静中,仿佛见到先生,在清河小营哲学班的教室里。先生刚擦完黑板,回身转向我们,飞舞的粉尘在阳光的裹挟下变得金灿灿的,罩在先生身上,先生的身影模糊了,像峨嵋金顶上隐现的佛光。而耳边的天音却有着川腔:‘巴门尼德说,存在是一’。”这是一本值得读很多遍的好书。

书单内容来源于网络

俞敏洪推荐的800本书(书单俞敏洪)(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