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是人们孰能耳熟的一句话,人生的过程中时常都能听到,不管是生活中、工作中还是学习中,总会有人用这句话来激励你。这句错误的思想经常被家长们用于对孩子过度的施加压力,使得教育结果适得其反。这一思想也被称之为"倒U型假说"。

倒u形假说是什么(压力不是越大越好)(1)

什么是倒U型假说?

这是一个由美国学者威廉逊(J.G.Williamson)提出来的倒U形假说。倒U形假说"亦称"贝克尔境界",介指当某个人处于一种适当兴奋状态的时候,那么他能把这份工作完成得很好。

但当某个人处于疲惫状态或者提不起兴趣的时候,那么他一定完成不好这份工作;而相对的,当某个人处于过度兴奋的状态,那么随之而来的压力可能会使他焦躁,从而完成不了手头上的工作。

俗语有句话"欲使潜能出,当有三分狂",是指领导层通过激励下属,可以激发起下属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下属可以发挥出最佳的潜能,以最迅速的效率和最佳的能力来完成该目的。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来说,亦是同样的道理。

很多人觉得对于孩子们来说,要多给孩子实施些压力,他才会有动力前进。这是不正确的,这其实也是许多家长的一个误区。

很多的家长们总是会觉得孩子学习不好是因为太过于懒散,没有压力感,于是就想尽办法在各种方面施加压力给到孩子们。

适当的施加压力是好事,可是对于家长们没有把握度的施加压力,对于孩子们来说可是件坏事了。过度的压力不仅不能提升孩子的学习效果,可能会于事无补让孩子的成绩还是不进不退,甚至有些严重的会使得孩子成绩退步。

倒u形假说是什么(压力不是越大越好)(2)

像是有一个故事讲到,村庄里有个老爷爷在和三个孩子玩游戏,老爷爷说:"这里有三个桶,你们谁能先去对面的小河里装满水拿过来给我,最快而且水装的最多的孩子,我将会给他一个奖励。"三个孩子听到有奖励,急急忙忙提着桶去小河装水。

第一个孩子白白壮壮,觉得自己力气大又跑得快,不着不急慢悠悠的看另外两个孩子先去打水,觉得自己肯定能赢。第二个孩子性格很好,觉得两个都是自己的好朋友,开心就好自在参与,开开心心的提着跑去河边打水了。第三个孩子很想赢得老爷爷的奖励,知道自己力气不够大可能赢不过第一个小孩,心里紧张得不行。

那么最后是谁赢了呢?第一个小孩因为过于自大觉得没有一点压力,在于轻敌输了比赛。第三个小孩心理一直想着要快点还不能洒了水,结果过于紧张回来的路上摔倒了,水还是洒了一地。不出所料,是第二个孩子赢了比赛,因为心态好,不紧张也不亢奋,用最好的状态赢得了老爷爷的奖励。

这个故事就像是在学习状态下的学生们,没有压力的时候,她们会处于一种懒散松懈的状态,因为没有推动力去令她们有动力学习。但如果有压力感在慢慢递增,这时候会转化为一种动力,去推动孩子的学习效率,鼓励她们要不断进步。当压力到达了一个最适合的时候,孩子们的潜在力会随之发挥出最大的用处。可一旦压力超负荷,孩子们承受不了,压力便会变成了阻力,困难的压着孩子透不过气,效率也会降低。那这就适得其反了。

倒u形假说是什么(压力不是越大越好)(3)

之所以有这样的反效果呢,就是在于家长们没有掌握好给孩子们施加压力的"度"。

倒U形假说理论显示:给孩子的压力别超负荷。

现在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全面发展,除了日常学校上课,校外的补习班、各式各样的特长班,全帮孩子报上了名,孩子被学习压得喘不过气。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父母上了一天的班,一身疲劳晚上还要去打两份兼职,也会觉得生活太难了吧,这连大人都负荷不了的何况还是未成年的孩子们。在这样紧张的环境下学习,有的孩子还会被逼得产生恐惧心理,学习恐惧症,会害怕和厌恶学习。

我也曾有过这种恐惧。

上学的时候妈妈为了让我学习不比别人差,每周三四要补习主科目、周末要去画画和弹钢琴还有学跆拳道。每个星期无间断的上课没有休息,导致上学也总是会犯困。画画是我喜欢的,可钢琴不是。因为觉得这样压力太大了,有段时间我甚至连最喜欢的画画都觉得很厌烦,也曾有过一瞬间的轻生念头,但妈妈却只会说小孩子哪有什么压力。

不是的,小孩子也有自己的思考也有烦恼和压力。那段时间我不太爱说话,后来不知道是压力太大还是我太累了,病倒了,妈妈才妥协周末只让我学习画画。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重视,把"压力越大,动力越高"的错误观念改过来。可以多点与孩子们沟通,多听听他们心里的想法,找到一个最合适的点,以此为标准。适当的给孩子增加压力,超负荷的时候也要适当的帮助孩子减压,及时帮助孩子心里疏通,防止影响孩子的心里健康。

倒u形假说是什么(压力不是越大越好)(4)

家长要如何把握施压的度呢?

1. 对孩子有合理的期望值。

对于孩子还是不能太过于松懈和放纵,毕竟孩子还是缺乏自制力。家长们可以给孩子设定一个小目标,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再设立一个大的目标。小目标一定不要难度太大,如果孩子一直努力都达不成这个小目标,会产生失望情绪便不愿意继续努力了,也会让孩子缺乏自信心,觉得自己就是做不成这件事。因此,目标和期望值家长要根据自身孩子的情况而定。

2. 对孩子有相对应的鼓励和支持。

我认为孩子能承受的压力度和家长给予的鼓励和支持息息相关。在没有压力和鼓励的环境下是难以成长的,因为没有动力能使他前行,潜力也难以发挥。如果孩子面对的只有压力没有鼓励与支持,独自奋战也只可能伤痕累累得不到成功。

家长们要善于鼓励和激励孩子,时时刻刻关注孩子,进步的时候适当的给予奖励和赞扬,退步的时候也不要过度辱骂适当的激励一下,这样也能缓解下孩子的压力和紧张。

3. 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你希望你的孩子积极向上,对生活和学习充满兴趣,那么家长自身也要做好榜样。如果一个家长是每天只会打麻将和上网玩游戏,对孩子学习不闻不问,只知道怪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却不自身找原因的,那么你的孩子也只会将你说的话左耳进右耳出,当做耳边风。人都是需要自律和他律的,孩子亦是如此。想要孩子能够自觉的去学习知识,那么家长给到孩子适当的压力就是最好的他律。

倒u形假说是什么(压力不是越大越好)(5)

我认为对于孩子的鼓励和支持,应该发自于家长的内心,一种自身的态度,能让孩子深深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一种关心和关爱,而不是为了强迫孩子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孩子的成长像是本书,从孩童时期到青少年再到达成年时期,家长们每日每夜都在钻研这本书,一篇篇的往后翻,可是读懂这本书的又有多少呢。多数家长在钻研这本书的时候只看到了表面,却忽略了内心。这本书需要家长去关注孩子的内心,换一个角度看才能发现孩子的成长,去感受和理解孩子的种种行为和隐藏的隐患。

想教育好孩子,要会换位思考,感受孩子的心里世界,多和孩子交流沟通,不要疏忽了孩子的心理隐患,及时发现及时疏导。做一个会适当加压和减压的父母,让孩子能及时调整好状态,用最好的状态去学习和生活。

倒u形假说是什么(压力不是越大越好)(6)

我是奶嘴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