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台笔记本电脑T1100于1985年诞生于东芝。

东芝是谁?

公开资料显示,东芝公司是日本百年企业,业务曾涉及核电、家电、尖端医疗设备、通讯等重要社会基础设施,以及军工等等,是将台式电脑缩减为笔记本电脑、并将电脑普及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要企业。

1985年,东芝推出Thorn EMI Liberator,并号称是全球第一家量产上市翻盖型膝上电脑的企业,可谓“笔记本电脑之父”。

日本品牌笔记本电脑哪个耐用(日本笔记本电脑)(1)

此后,东芝又将产品线扩展至Satellite、Portégé,并一度成为全球第一大笔记本电脑制造商。

现在回过头来看1989年的销售情况,日本当时正在使用的台式电脑共有150万台,而东芝笔记本电脑当年就卖出了12万台,可见有多受欢迎。

在PC产业高速发展的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期,东芝曾是全球顶级PC制造商之一。1994年到2000年间,东芝笔记本电脑一直在世界市场上占比最高。如此高的占比,当然也给东芝公司带来了巨额利益。

但进入21世纪后,ThinkPad、MacBook、戴尔、惠普、联想等产品逐渐赢得消费者青睐,东芝在竞争对手逐渐增加的情况下一点点失去了竞争优势。

日本品牌笔记本电脑哪个耐用(日本笔记本电脑)(2)

2001年,东芝的笔记本电脑业务开始出现了亏损。仅2001年一年就亏损了300亿日元;次年接着亏损,2003年更是亏损了600亿日元。

究其原因,主要是笔记本电脑开始进入价格竞争阶段,尤其是在电脑的主要功能开发殆尽以后,企业之间的竞争基本就是价格竞争。

竞相降价中,东芝为了维持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必须要降得更狠,这导致了东芝电脑在日本国内外都遭遇了降价狂潮,企业在降价中失去了利润。

一言以蔽之,东芝笔记本电脑的辉煌,只持续了十年出头,在2000年戛然而止。

日本品牌笔记本电脑哪个耐用(日本笔记本电脑)(3)

降价导致企业出现亏损,那么,修改生产方式也许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现状。

2004年,东芝将电脑业务分离出来,成立了电脑公司。据了解,该公司选用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ing)生产模式。

也就是,不仅让台湾企业代工组装电脑,连电脑的设计、主要零部件的挑选、新电脑的产品策划等全部委托出去,东芝只留下品牌及营销业务。

ODM生产方式获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2004年,电脑业务再度成为东芝的摇钱树。

日本品牌笔记本电脑哪个耐用(日本笔记本电脑)(4)

但业内人士对东芝这个时候的盈利不是很看好。首先,东芝原本的产品性能之后就几乎看不到了;其次,在产品生产规模上,同样采取ODM方式的美国企业,比如惠普、戴尔,再比如台湾企业华硕等,规模都比东芝大,而且和惠普、戴尔比,东芝并不生产台式电脑,今后能扩大的电脑产量,在起跑线上已经不如美国企业。

2001年到2014年,东芝除了个别年份有所盈利外,电脑业务总共亏了1400亿日元。

此外,2006年,东芝希望通过收购美国西屋电气进入核电产业,但彼时,三菱和日立也有竞标的打算,东芝为了与同行竞争,在竞标过程中加大资金投入,最终以54亿美元的3倍溢价拿下了西屋电气。

日本品牌笔记本电脑哪个耐用(日本笔记本电脑)(5)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11年的福岛核电站泄漏,直接导致核电产业在全球遇冷,东芝核电业务受到致命打击,除了部分订单取消,剩余的建设订单成本一路攀升,工期也一再延误。

日本品牌笔记本电脑哪个耐用(日本笔记本电脑)(6)

2016财年(截至2017年3月31日),东芝净亏损高达9657亿日元,约合362亿人民币,创下当时日本制造企业史上最大全年亏损。

祸不单行,2015年11月,东芝还被发现做假账:在过去7年中,公司虚报了2248亿日元(约148亿元人民币)的税前利润,超过了这七年间税前利润的三成。

日本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对该公司罚款额超过70亿日元。当年,东芝确认消费电子部将裁员6800人,约占该部门总人数的30%。

日本品牌笔记本电脑哪个耐用(日本笔记本电脑)(7)

最先让台式机成功转型为笔记本电脑的东芝,现在在电脑领域已经完全丧失了往日的辉煌。

2018年10月,东芝将其80.1%的电脑业务股份以36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夏普,夏普将这一部门重新命名为Dynabook;2020年6月,夏普正式收购东芝剩余的19.9%的股份。

换言之,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的东芝,在35年后彻底退出了自己一度称王的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