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爱应该是让人变得温柔和勇敢,而不是让人时常感到委屈和妥协。”

然而,往往事实却并非如此,怎么说好呢?在生活中,跟你关系关系越亲密的人,往往伤害到你的可能性就越大。

比如:“你要是敢跟我离婚,你就别想见孩子了”

“如果你不听我的,我就不管你了”

“要我帮你也可以,前提是……”

“如果你真的爱我……”

“别离开我,不然我会……”

“你是唯一能帮我的人……”

“我可以让事情变得简单,只要你……”

诸如此类的问题,总是在困扰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美国著名的心理咨询师苏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一书中,提出了情感勒索的概念。情感勒索是指身旁亲密的人,会利用一些方法,可能是间接或是直接地威胁我们;情感勒索者的目的有别于一般的勒索,他们的目的不一定是为了要钱,更多的是勒索关注、时间与自由。

书中列举了大量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告诉我们情感勒索是如何动作的,以及为什么我们往往会对此竟然毫无招架之力。

如何认识与摆脱情感勒索(情感勒索四种行为模式)(1)

1、情感勒索——施暴者

在所有的勒索言语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都是带着一种威逼利诱,情感索取的方式跟你交谈。

情感施暴者又被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施暴者;另一种是消极施暴者。

①情感勒索——积极施暴者

他们的典型特征是只要感受到对方不顺从,就会以暴力沟通来征服对方。

比如:采用大声吼叫、情感威胁、暴力摔砸等方式表达出不满的情绪。

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丽兹和迈克尔因浪漫相遇而结成夫妻,刚开始时,迈克尔对丽兹非常体贴、负责;可好景不长,不久后,丽兹发现迈克尔原来是一个控制欲非常强的人。

自从有了孩子之后,每次丽兹想跟迈克尔商量托儿所和家教的事情,迈克尔都表现出爱理不理的样子。

后来丽兹因此感到很沮丧,不知道如何把这段婚姻经营下去了,所以想向迈克尔提出离婚。

结果,迈克尔非常生气的对丽兹说:只要一离婚,你什么东西都拿不到,我的律师还会让你永远都见不到孩子!离婚?你想都别想,也别轻举妄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时常会遭受过父母以及爱人这样的训斥,甚至于连自己穿衣打扮对方都要管。

他们从来不会自我反思和自省,只会一味地埋怨于你,控制你;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住他们的婚姻,这也是他们爱你的一种方式。

②情感勒索——消极施暴者

作者是这样形容消极施暴者的,他们从不用言语表达感受。到目前为止,最令人无法招架的情感勒索者就是这种人了,因为他们从不说出自己的感觉。

消极施暴者与积极施暴者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用外在行为告诉你,我现在很生气,你必须服从我;另一个是从来不会跟你吐露半点心声,他们是通过沉默的方式,让你产生自我怀疑,从而最终让你被迫妥协。对于这样的施暴者,作者把他们称之为“沉默施暴者”。

书中提到海伦和吉姆的例子,海伦说,我不知道如何和吉姆相处,他一生气就一声不吭。

有一晚,因为我要赶工作报告,累得要死,却没法休息。当晚吉姆为我做了晚餐,并把蜡烛点上欢迎我回家。看到这一幕,我当时心里非常感动。

当他在沙发上抱住我的时候,我已经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他想和我亲热一下。但我那时真的很不舒服,而且一心牵挂着尚未完成的工作,一点也不想和吉姆亲热。

我试着好言相劝,也许过一阵子再说吧!但他完全误解了。他没有对我大吼,只是一言不发,抿紧了嘴,脸上出现一个阴暗无比的表情,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作者说,面对这样的人,几乎每个人都会缴械投降。沉默型的施暴者会退进一座无法穿透的堡垒,一点也不在乎我们所受到的影响。

在日常的婚姻中,这样的行为会被我们称之为冷暴力。虽然表面上看,他们是一个完全没有脾气的人,可你一旦惹到了他,除非自己认错,不然没有商量。

如何认识与摆脱情感勒索(情感勒索四种行为模式)(2)

2、情感勒索——自虐者

自虐者顾名思义就是利用自虐的方式,让对方对自己屈服,从而达到满足自己的目的。

书中提到“别跟我吵,我要得抑郁症了。”“你得哄我开心,不然我就辞职不干了。”“如果你不照做,我就不吃饭,不睡觉,不喝水,不吃药,我要毁掉自己。”“你敢离开我,我就自杀。”以上都是自虐者可能使用的威胁方式。

书中说:“歇斯底里、充满被害妄想的人格特质,可说是自虐者的基本特征自虐型的人就是有办法让对方觉得“我应该为所有的事负责”

在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某遭遇家暴多年后起诉丈夫,某新娘不堪家暴自焚,某某某被家暴致死。

尽管现在社会上大力号召反家庭暴力问题,甚至为广大女性受害者成立了反暴力庇护所,仍有不少受害者不断地回到施暴的丈夫身边。这样的结果令人们费解,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她们不顾痛苦和死亡的威胁。

后来经过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她们与施虐者分开后,多数会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变得极为抑郁,生活几乎不能自理。

包括她们不能进食,不能起床,也不能与别人交往。这种深深沉浸其中的孤独相比于施虐者所造成的痛苦要难以承受得多。”

3、情感勒索——悲情者

悲情者的典型特征是要求对方完全顺从他的心意。他们不会威胁伤害任何人,相反,他们会暗示我们如果不照做,他们将受苦,错就全在你了。

书中有一个例子,有一次,帕蒂告诉乔,我们买不起一台他想要的电脑!我怎么可以如此忽视他的感受!所以我立刻告诉他,想要就去买吧!令人惊讶的是,他原本拉长的脸马上就神采飞扬起来。

对乔来说,要坐下和帕蒂讨论买电脑这件事让他很不自在,所以他拐个弯告诉帕蒂他的需求——用尽所有方式让帕蒂知道,她让他觉得难过不已、头痛欲裂,因为她的“不体贴”,他已经沮丧到了极点。

悲情者是一个十分了得的演技派,她们会用暗示的方式引导他人察觉自己的苦处。如果你看不出来,就说明你没有关心她;如果你真的关心她,那你就一定会知道她现在是为什么而烦恼。

悲情型的人表面上看来好像很脆弱,事实上,他们是一种沉默的暴君。他们虽然不像积极施暴者那样大吼大叫,也不像消极施暴者那样沉默不语,但他们会用某些行为来使你产生困惑和愤怒。

如何认识与摆脱情感勒索(情感勒索四种行为模式)(3)

4、情感勒索——引诱者

引诱者的典型特征是通过先画饼的方式,让你相信他,服从他,但若是你不按照他的要求去做,那么你就别想得到你要的东西。

这种情况多数会出现在职场当中,老板常常会以许诺的方式,提前答应给你一些帮助或者好处。

可是,如果你不按照老板的要求完成工作,那么,之前的许诺就当是一个玩笑了。

引诱者通常是事前说话漂亮,事后却不兑现承诺,所以在职场当中,我们需要特别小心这样的人。

我们最好提前要有一个心理准备,不论对方给你许什么样的诺言,我们都是完成任务之后再说;对此不要抱太大希望,不要被人牵着鼻子走。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本书当中的四种行为模式,不论你是在生活当中,还是职场当中,都要警惕以上的这四种人。

俗话说,人非草木,岂能无情,也许我们都很难保证得了这样的事情,一定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但我们都应该学会如何的去紧急避险,远离情感勒索,不要被他人的情感所牵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