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可是学生们梦寐以求的高校,而录取分数线很高,“清华”便成了一些学生遥不可及的梦想,不得不承认,清华不是学生想上就能上的大学,并不是付出努力,就能上岸。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便能轻而易举被清华录取,这不,成都的两名学生就得到众学子的羡慕,仅仅15岁,就戴上了清华大学的“光环”,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这两名学生吧。

15岁少年保送清华本硕博连读(成都两名15岁学生被清华录取)(1)

成都两名15岁学生被清华录取,“本硕博”连读,网友:看不到快乐!

回想一下,15岁时的自己在做什么,在和同学打闹,在和家长顶嘴,在想着如何不让老师知道自己“早恋”,相信这是大多数人15岁的模样,但成都的两名学生,在15岁的年纪,已经让众人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成都两名15岁学生被清华录取,两人都在清华大学2023年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招生中,一人叫“鲜思成”,一人叫“王雅璇”,两个人将要开启“本硕博”连读的8年学习生活,也就是说在24岁的时候,就能完成博士学业,说不羡慕是假的。

15岁少年保送清华本硕博连读(成都两名15岁学生被清华录取)(2)

他们在学习好的同时,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一人喜欢徒步,还很擅长钢琴,另一人喜欢吉他,还喜欢下围棋,果然优秀的人,在各个方面都很突出,本以为网友会竖起大拇指,为其点赞,结果评论“酸味十足”。

有人说:这也不算啥,有很多学生都被保送了,还有更小年龄的学生,也有网友直呼:看不到快乐,两名学生是很优秀,但看他们的表情,并不是很开心,完全可以感受到学习带给他们的压力,如果因为学习,让学生不再快乐,这并不值得。

15岁少年保送清华本硕博连读(成都两名15岁学生被清华录取)(3)

也不知网友是怎么想的,怎么就看不到快乐了,而且学生到底快不快乐,你真的知道吗,被清华录取谁能不快乐,网友们真是太“酸”了,没这个必要,优秀就是优秀,我们该承认这两名学生的优秀。

被保送清华大学就是很了不起,这是不能否认的一点,想必有人表示不解,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未免太大了些,本以为只有学习成绩的差距,结果学习环境,也会发生不小的变化,真让人长见识了,那么对于这样的问题,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5岁少年保送清华本硕博连读(成都两名15岁学生被清华录取)(4)

同样的15岁,学生之间为啥会有着不一样的学习环境?这与“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

15岁不就是应该上高中的年纪吗,怎么就上清华的呢,一样的年龄,在学校接受着同样的教育,却有着不一样的学习环境,笔者认为,这与家长的“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学生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家长教育学生的方式,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因此那两名学生的家长很优秀,也很懂教育,其他家长不妨向其模仿,用自己的方式带领学生走向“更好的明天”。

15岁少年保送清华本硕博连读(成都两名15岁学生被清华录取)(5)

教育学生看似很难,但实际上需要家长做的并不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对方式,找到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这样的教育才有意义,当然了,话说回来,不是教育方式得当,学生就能上清华,毕竟清华大学对学生的要求很高。

学生和家长唯一能做的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若能上岸自然是好的,若不能被录取,也没有遗憾,对此,笔者建议学生和家长可以在有着共同目标的情况下,去各自努力。

15岁少年保送清华本硕博连读(成都两名15岁学生被清华录取)(6)

作为家长,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他们需要家长的开导,也需要家长偶尔带他们出去散心,当内心的压力释放后,学习效率才会提高,家长必须要知道,同时还要足够相信学生,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

作为学生,努力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的学习方式,使用正确的学习方式,让自己的成绩迅速提升,否则付出在多的努力,都是白费,浪费时间和精力,学生要变得聪明一点,这样才能距离清华大学更近一步。最后笔者希望学生们能够如愿以偿,走进理想的大学,在大学期间,不断地提升自己,实现自身价值,让家长感到骄傲,让老师觉得自豪。

15岁少年保送清华本硕博连读(成都两名15岁学生被清华录取)(7)

今日话题:你觉得自己有多大的概率,能走进清华大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