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檀涧的《黄金塔》(沈阳出版社,2020年11月第1版,夜莺文化出品)引发的哲学思考:人的社会性。

夜莺书籍封面推荐(夜莺出书网理论与实践系列讲座之黄金塔)(1)

黄金塔是西班牙塞维利亚市的著名建筑,建于1220年,为阿拉伯风格的堡垒形建筑,曾是贮存黄金的金库,当年从拉美回来的船只在这里卸下黄金上缴西班牙王室。

《黄金塔》是一部反恐题材的长篇小说,西班牙塞维利亚,几名中国人陷入了恐怖主义漩涡,在困境中表现出来的中国式的思维方式与文化特点,以及对当地社会的适应能力,让他们能够脱离苦海。我们据此形成了对人的社会性的深刻反思。

《黄金塔》的开篇写道:

“谨以此书献给全世界所有反恐斗士。愿这世上少一些仇恨与纷争,多一分善意与和平。”

“传说黄金塔曾堆满了哥伦布抢来的宝藏,塔的里里外外都镀了金;也有人说它堆满了罪恶与秘密,是一座古老的监狱。”

“塞维利亚,一座有趣的城市,这里出名的是橘子和女人。没有见过这个城市的人,真是可怜。——乔治·戈登·拜伦”

夜莺书籍封面推荐(夜莺出书网理论与实践系列讲座之黄金塔)(2)

社会与社会性

社会

一般认为,“社会,即是由生物与环境形成的关系总和。人类的生产、消费娱乐、政治、教育等,都属于社会活动范畴。动物或其他生物社会行为也属于社会范畴。”

“社会指在特定环境下共同生活的生物,能够长久维持的、彼此不能够离开的相依为命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结构(社会又被歪曲内涵作形容词使用,形容在人群中混日子过生活的人,特指混混,在年轻人中使用甚广)。”

“局部看,‘社会’有‘同伴’内涵,为共同利益而形成的生物与生物的联盟。整体上,社会是由长期合作的个体,通过发展,组织形成团体,一般指在人类社会中发展中形成的默认小到机构、大到国家等组织形式。有时研究其它动物,也可以称其为‘猴子社会’‘狼群社会’等等。”

“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个体通过各种各样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这种关系叫做‘社会关系’,譬如,人类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来自百度)

社会性

一般认为,“社会性是社会性动物的意识的表现,它使社会内部个体的生存能力远远超过脱离社会的个体的生存能力,包括诸如利他性、协作性、依赖性,以及更加高级的自觉性等特性。”

“社会性是个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生存的属性,是生物作为集体活动中的个体,或作为社会的一员而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有利于集体和社会发展的特性。”

“人并不是自然界中唯一具有社会性的生物。自然界中,还有很多生物看起来比人更具有社会性,譬如,蚂蚁、蜜蜂等。在蚂蚁社会中个体的蚂蚁无论是当‘工人’,还是当‘皇帝’都是天生的。蚂蚁天生有组织性,有奉献精神,努力而安心于社会的分工,这些“高贵的品质”真正让我们这些人类钦佩不已。”

夜莺书籍封面推荐(夜莺出书网理论与实践系列讲座之黄金塔)(3)

社会性的两种属性:

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有一句话:“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离群索居的个体,要么不值得我们关注,要么不是人类,社会从本质上看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那些不能过公共生活,或者说是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过公共生活,因而不参与社会的,要么是兽类,要么是上帝。”

“所有的个体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特性经过抽象和归纳,总结为社会学那个动物的本性,为了便于研究社会性动物的本性,一般把它分成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然而,这两种属性之间也存在相互的作用力。当然,此外人类还具有道德属性。”

“自然属性:自然属性也称为生物性,它是生物在生物进化中形成的特性,主要由生物的物质组织结构、生理结构和千万年来与自然界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特性,如食欲,性欲,自我保存的能力等等。”

“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社会性动物作为在集体活动中的个体,或作为社会的一员而活动时所表现出的特性。社会性动物的社会属性中有一部分是对本物种整体发展有利的基本性质(社会性),也有一部分是对社会不利的性质(反社会性)。”(来自百度)

夜莺书籍封面推荐(夜莺出书网理论与实践系列讲座之黄金塔)(4)

我们认为,人类是宇宙生命活动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宇宙物质运动的规则形式。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相同的生存意识。这是《黄金塔》的历史出发点

人类的生存意识是生存与如何生存之间的辩证统一。生存是生命历史发展需求;如何生存是现实对历史发展的带动。现实是历史之间的整体性关系,被称之为社会。

社会性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即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生存与如何生存的理性思维。从生存的立场讲,社会性反映出人类生命历史是客观的,即生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从如何生存的角度看,社会性体现出人类生命的现实带动能力,即人的社会实践意义。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大环境,让人们更加注重物质上的得与失,这就要求中华民族文化应该更加注重精神带动性,事实也是如此,举个例子,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是人们自古以来的处事之道,是一种社会生存之道,是人生的大道,是人们事业成功、生活、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理论:

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来自百度)

中庸之道对中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由于它是基于对人之自然、社会的共性的思考,所以即便是在异国他乡,中国人的处世哲学都能为自己创造出先机。这让我们能够站在其他民族的立场去审视我们的民族文化,从而建立文化自信。这是《黄金塔》的社会实践意义

夜莺书籍封面推荐(夜莺出书网理论与实践系列讲座之黄金塔)(5)

社会性是现实对历史成就的继承

社会性是现实对历史成就的继承,表现为人们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历史的客观立场出发,社会性体现出人类生命发展取得的阶段性的历史成就,呈现出社会整体性发展框架下的各种历史结构,譬如,人的DNA、血脉、家族、种族、民族等都是历史结构,即社会的历史形式。

历史结构是生动的,是会说话的,是不断运动的,其本质是历史需求之间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是无私与贪婪、善良与邪恶、感恩与负义、仁义与暴虐、理性与感性的博弈体系。

这正如《黄金塔》中的那句话:“传说黄金塔曾堆满了哥伦布抢来的宝藏,塔的里里外外都镀了金;也有人说它堆满了罪恶与秘密,是一座古老的监狱。”

于是,这就存在一个生命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显然,无私、善良、感恩、仁义、理性就是价值之正义,但这需要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的文化及其精神的历史沉淀,譬如,我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这是《黄金塔》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夜莺书籍封面推荐(夜莺出书网理论与实践系列讲座之黄金塔)(6)

社会性是现实对历史发展的带动

从现实的主观角度看,社会性反映出历史之间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是历史之间关系,我们称之为社会关系,譬如,家庭关系、学习关系、工作关系、民族关系等都是以一定的生命发展历史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以此带动历史发展,即满足历史发展需求。

事实上,人们所面临的一切既是一种历史,也是一种现实,“黄金塔”、美丽的外表、丑陋的灵魂等都是如此。因此,人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从历史的实际出发,自觉地建立兼顾一切历史发展需求的现实带动体系,而不是背道而驰,更不能以极端手段破坏这种带动体系。

历史发展需要精神引领,但违背正义的价值取向,必然会产生不好的生命后果,对此,夜莺文化有过相应的理论呈现。

人类的历史是漫长的,一切历史沉淀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心怀善意,抱有同情与善良之心,必有好报。

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乔治·戈登·拜伦的这句话:“塞维利亚,一座有趣的城市,这里出名的是橘子和女人。没有见过这个城市的人,真是可怜。” 这是《黄金塔》的精神境界

事实上,不论你是否喜欢橘子,它都是精神的果实;不论你对待女人的态度如何,她都是精神的历史支撑。

(作者单位:夜莺出书网理论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