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县最好吃的美食(除了菜好还有人勤)(1)

2019年,左大江以浦东新区三林镇号召建设新型农贸市场为契机,投资改建“鼎俊鲜”灵杨集市,陈旧的老市场华丽转身为智慧型农贸市场。

走进集市,大门口处的智慧农贸数据中心电子屏幕格外引人注目。屏幕上实时更新当日的菜价、摊位交易信息和用户评价,通过在智能秤连接着蔬果区、水产区、面食区的每个摊位,甚至各个商户的电费水费等整个市场的全部信息都处于大数据管理之中。

“兰陵蔬菜进入农贸市场首先需要刷卡,这让远在兰陵的菜农可以看到商户销售动态,消费者也可随时查看农产品在基地的种植情况。”左大江说,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产销两端互联互通,市场的智慧后台同时与政府监管系统联网,实时抽检确保食品安全可追溯。依托这套智慧系统,左大江布局新零售的设想一步步成为现实。

与浦东新区飞速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左大江完成资本积累后,也尝试涉足奶茶、烧烤等产业,兜兜转转体验过好几个行业后,他最终还是以蔬菜为主业。“人人种菜,家家从商,兰陵人对蔬菜的熟悉是一脉相承,这个行业有潜力也相对稳定。”16岁起就与蔬菜结缘的左大江,深知组团发展的奥义,整合在沪蔬菜资源的念头在他脑海中萌生。他牵头成立上海山东兰陵农副产品商会,并回乡创办了两个蔬菜种植基地,不仅让自己的事业提升,也为兰陵蔬菜打开了更广阔通道。

“菜篮子”之外,在上海的兰陵人在其他领域也为这座东方明珠之城增添着色彩。

37年前,一辆满载蔬菜的卡车从当时还叫苍山的兰陵驶向上海,兰陵人张玉庆的创业故事由此启程。与左大江在销售端成长不同,张玉庆的起点是他熟悉的运输环节。发展至今,张玉庆创办的荣庆物流,已成为全国冷链物流领跑企业。他的物流车辆,涂装选用“沂蒙红”和“上海蓝”两色相间,飞驰在长江南北,成为密集路网上一道亮丽色彩。

驻沪流动党员党委、党支部聚沙成塔

十余万兰陵人散落上海多个行业,如何聚沙成塔?兰陵县给出的答案是成立驻沪流动党员党委、党支部。

2008年,兰陵县先后在外出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成立5个流动党员党委、38个驻外党支部。其中,兰陵县驻沪流动党员党委曾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兰陵县最好吃的美食(除了菜好还有人勤)(2)

有了组织依靠,十余万兰陵菜商的心在上海紧紧凝聚在一起。以兰陵蔬菜为代表,长三角地区成为临沂人重要的务工经商目的地。据相关统计,临沂籍在长三角务工经商人员总量超过60万人,其中在上海40多万人。为加强对在沪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务工经商人员的关爱服务,2018年1月30日,经临沂市委批准,成立了临沂市驻沪流动党员党委,负责江、浙、沪两省一市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工作。

好消息不止于此。2020年9月4日,依托市驻沪流动党员党委建设,沂蒙精神展馆在上海浦东区开馆。

作为沂蒙党性教育基地上海教学点,这里已经成为包括上海复旦、同济、交大等9所院校挂牌红色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吸引着上海市各级党政机关、在沪各类企业党员干部职工前往开展红色教育。

“在上海建设沂蒙精神展馆,不仅为传承红色基因提供重要载体,也为临沂对接上海、融入长三角搭建了平台。”临沂市驻沪流动党员党委书记、临沂市政府驻上海联络处主任王相恩介绍,在为广大流动党员“安家”同时,该处也成为弘扬沂蒙精神,展示临沂重要的形象窗口。

兰陵县最好吃的美食(除了菜好还有人勤)(3)

2022年4月份,上海市发生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时,兰陵县驻沪流动党员党委、党支部,再次发挥作用,与兰陵县派遣的驻沪疫情防控服务队一同,为在沪兰陵人提供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等援助服务。

当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吹响,临沂市委、市政府谋划实施乡村振兴“三步走”路径,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市民“菜篮子”、休闲旅游“后花园”、产业转移“大后方”,这与山东省委省政府人才强省、“双招双引”战略部署不谋而合。

在上海事业有成的兰陵菜商,挂念着家乡发展,用回乡投资、招商引资等形式反哺。“上海人认可兰陵菜,特别是吃着兰陵菜长大的80后、90后,希望到种菜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并期待在那里有一片专属菜园。”敏锐察觉市场风向的左大江,正打算回乡投资创建直供基地,吸纳上海会员进行订单式农产品产销。

“我们在上海有人脉有信息,老家的需求第一时间能得到反馈。”兰陵县驻上海市青浦区党支部书记陈玉华,已经先后召集两批长三角企业家赴兰陵考察,近期又物色了两家大型企业洽谈投资意向,他希望为家乡的产业发展增添一份力量。

“依托区位、产业、生态、人文优势,兰陵县争当对接长三角‘三步走’先行区,这其间,在沪兰陵人的努力功不可没。”兰陵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春仲介绍,随着京沪高铁二线兰陵设站建设动工,兰陵县对接长三角发达城市产业发展转移需求,探索人才飞地、科创飞地、企业飞地,发展四新经济,打造临沂经济重要增长极、产城融合新标杆。

记者 高松 通讯员 贾传龙 孔维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