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儿》中最吸睛的人物,毋庸置疑,就是冯小刚扮演的六爷。

冯小刚凭老炮儿获得最佳男主角 冯小刚在老炮儿中演的六爷(1)

老炮儿六爷,固守在自己的圈子里,开店遛鸟,爱和被爱。他为巷口的老爷子点烟,替灯罩儿和城管论理儿,告诫小偷做事别做绝了,筹钱给进了局子的闷三儿解困……

六爷说的最多的两个字,是规矩。六爷的规矩在于,做事得端平,做人得仁义,一码归一码。

冯小刚凭老炮儿获得最佳男主角 冯小刚在老炮儿中演的六爷(2)

固执的六爷,老了的六爷,就这样成了一个不合时宜的老炮儿,与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为敌。但他依然充当着街坊邻居的“民事仲裁人”,固守着自己的那份规矩。不料,儿子晓波和富二代小飞之间的一场纠纷,却却让他不得不重出江湖。纵使力不从心,也要为尊严奋起一战。

冯小刚凭老炮儿获得最佳男主角 冯小刚在老炮儿中演的六爷(3)

从六爷的一身“装备”来看,他当年很可能是大院里叱咤风云的人物。

军刀、军大衣、自行车,这三样“装备”,绝对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顶级套装”。能够装备得起“顶级套装”的顽主,怎么可能会是一个泛泛之辈?

冯小刚凭老炮儿获得最佳男主角 冯小刚在老炮儿中演的六爷(4)

还有从他问“洋火儿”借钱那一段戏,不难看出,六爷这辈子,就没低头求过谁!这样的性格,绝对不是普通顽主能够养成的。仅从这点来看,六爷当年,必须是个狠角色!

冯小刚凭老炮儿获得最佳男主角 冯小刚在老炮儿中演的六爷(5)

顽主、老炮儿,这些词语对于00后、90后、甚至大部分80后来说都是陌生的。因为上世纪6、70年代,北京远没有现在这么大,北京还是北京人的。

冯小刚凭老炮儿获得最佳男主角 冯小刚在老炮儿中演的六爷(6)

那会儿处在一个特殊时期,因此造就了一种特殊人物——顽主。

顽主,不是地痞流氓。他们大多出身于贫寒家庭,自外于主流,混迹于江湖,标配是挎在胸前的书包,一身的军衣军裤军帽,时时叼在嘴角的烟卷,和锰钢材料的28自行车,他们有套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谱系。

1不欺负好学生;

2有讲究约架,约好时间和地点,约好是单练还是群殴;

3被干了也不能报官,保持缄默;

4茬架不许追到家里去,家长出来轰必须走;

5不报复伤害对方家人;

6对手认怂之后不追打;

7不抬人(背叛朋友)。

如果坏了这些规矩,就会遭到同侪的鄙视。

冯小刚凭老炮儿获得最佳男主角 冯小刚在老炮儿中演的六爷(7)

而且“顽主”并不是用弱肉强食性的暴力去胁迫他人,也不靠暴力获利。所以说,我认为“顽主”的本质是在一个无政府主义的社会中,用暴力维护自己价值体系的团体,用自己的拳头和血在一个无秩序的时代里拼出自己的生存空间。

冯小刚凭老炮儿获得最佳男主角 冯小刚在老炮儿中演的六爷(8)

在最后的“单刀赴会”中,六爷极具仪式感地取出珍藏多年的将校呢及日本军刺,最后一次踏上了决斗的征程。冰冻的野湖上,只见六爷一步一步地迈向前方,两岸是双方拉来的好汉,这画面本身就极具象征意义和冲击力。而身后的昔日兄弟们,也在这股难以言明、却又令人血脉贲张的氛围中,淡忘了功名利禄、个人得失,淡忘了生活艰难、谨小慎微,以不再矫健的步伐、不再灵活的身躯,抄起家伙,冲!

冯小刚凭老炮儿获得最佳男主角 冯小刚在老炮儿中演的六爷(9)

冰湖之战,既是六爷的挽歌,也是顽主精神的号角。在影片结尾的彩蛋中,一群有了年纪的顽主们脸上挂彩、身上带伤地从警局走出,却个个斗志昂扬。六爷虽已不在,但六爷固守的规矩却长存于每一个顽主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