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这章告诉我们到底是“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我们大部分人会认为当然知难行易,因为从科学角度解释,当我们获得了知识,就很方便去做,但老子认为从道学角度来说,我们知道一件事的原理相对简单,但很难去做到。这也是老子从一开始就提出“行不言之教”以及强调道是通过实践才能得到德。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老子说,我的言论一听就懂,非常简单,实践起来也很简单。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可是天下的人却听不懂,也做不到。
言有宗,事有君
老子分析原因所在,他说我讲的话都是总结前人的话,是集前人大成的,都是老祖宗流传很久下来的话,这些话也都是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和事实的证明。
任何一件事情,都内含了它的原则,就像我们讲话一样,立场不同,哪些话应该讲,哪些话不应该讲,应该怎么讲,应该讲什么,从你的内心就要有数,而不是心里一套,表现行动一套。
总之我们讲话要以前人的话为依据,同时还要根据你自己的立场行事。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一个人自认无知,不会自己炫耀,不会刻意要成为众人的目标,那他就是一个真正自由的人。
现在的公众人物在公众场合出现,其实只要他很坦然,和一般人一样,人家反而不认识你,但他偏偏要鹤立鸡群,服装怪异,身边带一帮人,越想掩饰,越明显,越引人来注意你。
其实这种公众人物是很痛苦的,没有多大自由,也是在自讨苦吃,所以老子建议这些人其实最好安分守己,遵纪守法,正正当当出来会比较安全。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现在知道老子所讲的道的人越来越少,所以能够遵道而行的人,就显得更加珍贵。同样,物以稀为贵,知道的人越少,这本经就更可贵。
老子当年的想法估计也是,天下真正了解我的人越少,我的道就越值得珍惜,才能有更多想修道的少数人去读,去体会。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圣人的修养就是内怀才德,把它当宝玉一样,很珍贵,不随便丢失,有外面的粗布来保护,他也是不想让人家知道他是圣人,于是就批上一件粗布大衣,这就是真正修道之人,深藏不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