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 微  4月14日烟台亚通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通精工”)IPO申请获通过亚通精工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和矿用辅助运输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尽管营收规模较大,但是其财务质量并不高此外,其研发能力不足也成为未来发展的潜在阻碍之一,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亚通是不是要涨了?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亚通是不是要涨了(亚通精工IPO扩产存疑)

亚通是不是要涨了

  文/冯 微

  4月14日烟台亚通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通精工”)IPO申请获通过。亚通精工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和矿用辅助运输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尽管营收规模较大,但是其财务质量并不高。此外,其研发能力不足也成为未来发展的潜在阻碍之一。

  产能富余还外采?

  此次IPO,亚通精工拟于上交所主板上市,拟公开发行不超过3000万股新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亚通精工拟募集资金11.94亿元,其中5.70亿元用于蓬莱生产基地建设项目、2.64亿元用于商用车零部件生产基地改造及建设项目、6000万元用于蓬莱研发中心建设项目、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招股书数据显示,亚通精工多家供应商注册当年即成为公司的供应商。其中,外协供应商济南志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5月,注册资本为100万元,2020年亚通精工向其采购焊接业务311.07万元,2021年向其采购焊接业务284.37万元;外协供应商青岛龙杰金属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7月,注册资本为200万元,2021年向其采购冲压业务213.61万元。

  略显蹊跷的是,亚通精工上述采购的焊接业务和冲压业务自身的产能利用率并不高。招股书数据显示,报告期各期亚通精工冲压产能利用率为77.91%、63.13%、84.62%、84.57% ,焊接产能利用率仅为78.68%、52.99% 、44.94%、41.00%,呈现大幅下降趋势。2021年上半年,亚通精工冲压产能利用为84.57%,焊接产能利用率仅41.00%。而且报告期各期内,亚通精工委外加工金额分别为2700.22万元、2945.22 万元、5187.21万元和 2990.32万元。

  问题来了,在产能利用率不足的情况下,亚通精工是否还需要外协采购。如果不需要,那么这背后是否涉及到利益输送呢。

  “纸面富贵”而已

  招股书数据显示,报告期内,亚通精工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5788.77万元、100676.21 、 131478.14万元、83685.79万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1110.49万元、10539.26万元、19229.43万元和10332.39万元。表面上看,亚通精工营业收入规模较大,且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但实际上,真正能够帮助公司维持正常运转的现金流状况却没有那么乐观。

  因为亚通精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并不匹配,报告期各期内其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156.32万元、2356.15万元、4341.67万元和267.41万元。以上数据充分说明,亚通精工的流动性潜在风险较大。

  进一步分析不难看出,亚通精工应收账款增速明显高于营收增速,这可能是导致其利润水平含金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招股书数据显示,报告期内,亚通精工应收账款分别为23939.21万元、35471.37万元、47657.16万元和52080.32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29.39%、38.23%、38.20%和39.81%。

  可以看出,亚通精工应收账款余额随着营业收入的增长而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但是应收账款的增速显然是快于营收增速的。招股书中,亚通精工解释称,2019年以来,公司在商用车零部件、矿用辅助运输设备领域的销售收入均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由于该业务下游行业客户主要为中国重汽、晋能控股、陕西煤业等大型国有企业,账期较上汽通用等外资企业而言相对较长,使得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营业收入”逐年增长。

  这个解释很合理,但是最终的结果和影响也很现实,至少证明一点,亚通精工只是“纸面富贵”而已,隐患已经显现。

  研发成果不明显

  根据亚通精工招股书内容显示,一直以来公司都很重视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报告期内,亚通精工的研发投入分别为2287.51万元、2633.66万元、3642.91万元和1642.65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67%、2.62%、2.77%和1.96%。尽管研发资金在逐渐增加,但是结果貌似并不明显。

  截至报告期末,亚通精工主要拥有专利134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公司发明专利数量占比还不到10%。众所周知,发明专利意味着有真正创新意义的高含金量的专利,但这方面专利不足说明其科研力量一般。更重要的是,从发明专利申请时间来看,绝大部分都在2018年以前申请,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亚通精工在报告期内的研发投入,尽管也是投入了,但是,真正能转化成发明专利的成果并不多,可谓事倍功半。

  而研发能力直接影响到了亚通精工产品的竞争力。招股书内容显示,汽车零部件一直都是亚通精工的主要收入来源,报告期内,亚通精工来自汽车零部件的收入占公司营收的比例超过7成。其中,2018年来自乘用车零部件的收入占比高达52.84%,但是2021年H1来自乘用车零部件的收入占比迅速下滑到24.78%。报告期各期亚通精工来自商用车零部件营业收入分别为24508.75万元、26051.72万元、54213.76万元和34551.97万元;来自乘用车零部件营业收入分别为42376.08万元、38001.41万元、35189.03万元和18735.10万元。

  由此可见,报告期内亚通精工来自乘用车零部件销售收入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商用车零部件和矿用辅助运输设备则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这种速度是在牺牲毛利率的基础上得到的。报告期初2018年,亚通精工商用车零部件的毛利率高达32.79%,而到2021年H1商用车零部件的毛利率已经只有9.73%了,直接拉低了其汽车零部件业务的毛利率。受此影响,2021年,亚通精工汽车零部件业务毛利率为12.73%,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当某企业产品靠着降低毛利率而陷入低价竞争的阶段,一则说明产品的竞争力不强,另外,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可以想象,未来一旦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在各项业务、业绩都相对透明的情况下,亚通精工需要解决更多的问题来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