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宋朝被金兵俘虏的两个皇帝结局(宋朝时期越南擅长借鉴)(1)

|中越情仇史/周四更新/谦虚公(撰文)|

书接上文:越南版的陈桥兵变 | 中越情仇史18

出生于公元941年的黎桓,比宋太祖赵匡胤小14岁。但他与这位前辈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

二人均出身于官宦家庭,都是开国之君(一个是后周太祖郭威、一个是丁先皇丁部领)基业草创时期的股肱之臣。在"谋朝篡位"之前的军职头衔也极其相似(黎桓官至"殿前都指挥使",而赵匡胤则是"殿前都点检",按北宋军制,"殿前都点检"位在"殿前都指挥使"之上,但因开国皇帝做过,建国后便不再设置此职)。

宋朝被金兵俘虏的两个皇帝结局(宋朝时期越南擅长借鉴)(2)

北宋时期军制结构图

中越双方官方认证的"越南独立第一人"丁先皇因宫廷变故匆匆驾鹤西去,留下一双孤儿寡母苟存于世。丁朝三权臣之一的黎桓不负旧主厚望,将主母"侍奉"成了自己的情人。黎桓一方面以十道将军的身份继续掌握着国家军权;另一方面又凭借着"睡服"当朝太后,自称"副王",获取了极高的政治地位。紧接着又将眼红自己的"安南合伙人"阮匐、丁佃清退出场。最终通过复刻宋太祖的"陈桥兵变"令自己登上了皇位。

北宋入侵

但与宋版"陈桥兵变"略有不同的是,宋版中的北境之契丹入寇实为赵匡胤一众为攫取军队、趁势夺权而捏造的子虚乌有的谎言。而黎桓所面对的,可是真刀真枪、全副武装朝着安南开过来的北宋兵马!

彼时的宋太宗赵光义可正扒拉着手中的小算盘,幻想着如何趁丁朝内乱,将如同刚刚平定的独立割据的北汉、吴越一般之旧唐领土——静海军节度使收归中央,又能为自己的丰功伟绩添砖加瓦哩!

宋朝被金兵俘虏的两个皇帝结局(宋朝时期越南擅长借鉴)(3)

北宋建国初期时局图

太宗赵老二任命侯仁宝(赵普的妹夫)为交州陆路水路转运使;兰陵团练使孙全兴、漆作使郝守俊、鞍辔库使陈钦祚、左监门将军崔亮为兵马都部署;宁州刺史刘澄、军器库副使贾湜、供奉官阁门祗候王僎为兵马都部署,率大军杀气腾腾地奔安南而来。

中越(第二次)白藤江之战

白藤江是越南北部太平江的一条支流。太平江于越南广宁省广安市社分出白藤江后在海防市水源县境内注入下龙湾。

宋朝被金兵俘虏的两个皇帝结局(宋朝时期越南擅长借鉴)(4)

白藤江位置示意图

这条在中国名不见经传的小河,在越南却是声名赫赫。因为就在此处,来势汹汹的中央帝国曾与越南地方政权三次交手,其结局都不外乎是折戟沉沙、铩羽而归。("中越第一次白藤江之战"相关内容可参见链接:吴权打"贼汉",越南开启独立的篇章(下)| 中越情仇史12)

侯仁宝、孙全兴所部抵达凉山,陈钦祚兵至西结。宋军与黎军首次交锋,结果黎军不堪一击、大败溃走,遭斩首两千余。公元981年(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大宋陆军与刘澄的水师在白藤江合兵一处,朝华闾进发。

黎桓简直是那个时代当仁不让的COPY忍者卡卡西,刚复刻了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现在又打算抄袭四十年前"革命先烈"吴权击败南汉的"白藤江之战":他也令人在白藤江入海口的江底暗植巨型木桩,同时又在河岸一带设下伏兵,准备对宋军来一个关门打狗。

宋朝被金兵俘虏的两个皇帝结局(宋朝时期越南擅长借鉴)(5)

日本动漫《火影忍者》中的复制忍者卡卡西形象

不过宋军的几位主帅却并非刘洪操那般的酒囊饭袋,显然他们也从历史课本上了解到那位倒霉前辈的悲惨命运。因此在这场中越第二次白藤江之战中,宋军并未上钩,黎桓亲自率领的精锐也遭败绩,是役被斩者逾千余,战船被夺两百余艘,黎军仓皇再退。

自杨廷艺起,安南这片战火连天、硝烟纷飞的土壤里就孕育了一位又一位的奸雄。黎桓自然也配得上这个名头,他并未因一次次的战场失利而意志消沉,反而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趁着宋军连战连捷,部队里已弥散着浓郁的骄兵情绪,黎桓趁热打铁地派出心腹往宋营诈降。不疑有他的侯仁宝轻信了投诚黎军的谎言,为了一战而定安南,率军进入了黎桓布下的伏击圈。

宋军行至地势严峻之处忽遭黎军的迎头痛击,登时被打了个猝不及防、晕头转向。偏偏屋漏又逢连夜雨,主帅侯仁宝当场阵亡(到底还是走了刘洪操的老路)。这位挑起安南战事的始作俑者最终"壮志未酬身先死",把小命交代在了这片异国土地上。

宋朝被金兵俘虏的两个皇帝结局(宋朝时期越南擅长借鉴)(6)

刘澄见陆军已败,自知独木难支,遂率水师狼狈撤退。中越第二次白藤江之战最终以宋军的"先胜后败"而草草收场。

宋越关系的进展

黎桓不愧有着COPY忍者卡卡西的称号,他驾轻就熟地又玩起了中越第一次白藤江之战胜利者——老前辈吴权的旧把戏:打了胜仗立马摇尾乞怜、装孙子卖乖。黎桓不仅将俘获的宋军将领郭君辨、赵奉勋"礼送出境",还假借幼主丁璇的名义派遣使者携方物至东京汴梁,并上表谢罪,求册封王。

可白白吃了亏的赵老二总觉得没能出得了这口恶气,因此说啥也不肯册封黎桓,给他一个统治安南的名分。

宋朝被金兵俘虏的两个皇帝结局(宋朝时期越南擅长借鉴)(7)

宋太宗赵光义宫廷画像

好在老黎并不气馁,信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自太平兴国七年至淳化五年(公元982年-994年)的十余年间,他先后五次遣使北宋。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不胜其扰的赵老二正头疼北方边患:李继迁(西夏基业的开创者、李元昊的祖父)袭扰西北,对辽国的雍熙北伐又惨遭失败,痛失大将杨继业。没有多余精力在南方用兵的太宗,出于安邦睦边的目的终于松口。

公元993年(北宋淳化四年、黎朝兴统五年),黎桓终于如愿以偿地从北宋朝廷取得了自己从前老大——丁部领所拥有的"交趾郡王"头衔,开始名正言顺地统治安南。

历史评价

在中国传统史料中,对黎桓的评价全是负面的。据《宋史》记载:黎桓"质陋而目眇"、"性本凶狠,负阻山海,屡为寇害"、"轻侻残忍,昵比小人,腹心阉竖五七辈错立其侧。好狎饮,以手令为乐。"

活脱脱一副再世桀纣的暴君形象跃然纸上。而且不光长得丑陋还是个独眼龙,但各位可千万别小看视力残障人士,晋王李克用、闯王李自成甚至日本战国时代的伊达政宗都属这类人。看来这种形象似乎对于"霸者"气质还有些许加成呢!

宋朝被金兵俘虏的两个皇帝结局(宋朝时期越南擅长借鉴)(8)

李克用游戏插画形象

而越南历代史官们对黎桓的评价也比较统一,基本上都对他的"赫赫武功"表达了充分肯定。诸如黎文休:"黎大行之诛丁佃、执阮匐、擒君辨、虏奉勋,如驱小儿,如役奴隶,曾不数年而疆土大定。其战胜之功,虽汉、唐无以过也";吴士连:"帝乘内奸而取国,却外寇以安民,海内晏然,北南无事"、"帝之战胜攻取,斩占城主,以雪藩夷执使之耻;摧赵宋军,以挫君臣必胜之谋,可谓盖世英雄矣";黎嵩:"黎大行拥十道之权,行居摄之事,主少国危,乘时受命。诛占城主,以雪执使之耻;摧赵宋师,以挫必胜之谋";潘辉注:"(黎桓)抗宋平占,华夷振摄,上国屡加显册褒宠,声誉赫然。"

最后,我们引用越共史学家文新的点评,再读一段"似曾相识"的文字来结束本篇内容:"黎桓……有高度的民族意识,懂得为保卫民族的独立而斗争,懂得需要做些什么来保持祖国山河的统一。在位时,善于提出各种办法,为发展越南经济创造条件,与宋朝交涉时,能保卫民族的荣誉,使宋皇和宋使敬重他和敬畏越南民族。黎桓是天才的军事家,杰出的政治家,是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人物。"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