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和古筝哪个更优美(古琴跟古筝还真有人傻傻分不清)(1)

形體:

古筝的形体比古琴大得多,它的外形近似扁长方形的箱体。

结构和材料:

古筝由面板、底板和两个筝边组成。面板一般用干燥松软的梧桐木制作,底板用梧桐木或其他硬质木料制成。

乐器性质和调音方式:

古筝是一种多弦多柱的弹拨乐器(弹拨乐器是指以手指或拨子拨弦,以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弹弦」、「击弦」乐器的总称。弹拨乐器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有文字记载的多达四十余种以上,包括有扬琴、柳琴、琵琶、中阮、大阮、三弦、古筝、古琴、箜篌,甚至西方的竖琴等。中国的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横式如:筝(古筝和转调筝)、古琴、扬琴和独弦琴等;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聂等。),常见的古筝是21根弦,每条弦下面安置有码子,码子可以移动,用来调节音高和音质。

而古琴是按弦取音的乐器,完全靠手指按住琴弦的某一点来确定音高,所以演奏者听音一定要准才行,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琴比筝难学。

弹奏方法:

弹奏古筝时,需要带特制的假指甲。

而古琴则不能带假指甲,必须用真甲,而且要甲肉并用。

古琴和古筝哪个更优美(古琴跟古筝还真有人傻傻分不清)(2)

音色特点:

虽然古筝的共鸣箱比古琴的大很多,但因为制作古筝所用的木板较薄,而且外部并不髹漆,所以发出的声音是发散性的,明快但比较单薄。

相对而言,古琴的共鸣箱虽小,但因用材考究,髹有较厚的漆层,所以声音的特性是内敛的,深沉凝重,所谓「金声玉振」(金声玉振中的「金」,是指用青铜或纯铜铸成的钟。钟是古代乐器,悬挂于架上,用槌击发音,「玉」是指古代用玉或石制成的敲击乐器磬。这个成语出自《孟子‧郾万章下》:「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也。」孟子认为孔子才德兼备,正如奏乐那样,以钟发声,以磬收韵,集众音之大成。「金声玉振」亦比喻一个人品德超群,才学精湛。),同时又富余韵。

声韵的丰富性:

古筝因为每根弦下设有1个码子,所以它的每根弦都只能弹出固定的3个音;而古琴的每根弦都有13个泛音(泛音是指在琴弦振动并发出某一音的同时;以另一手指「轻触」于同一条弦上高五个半音的位置。此时所发出的音将比原先的音高出两个八度。泛音又分为两种,凡原音是来自于空弦的振动〔所谓空弦就是指琴弦本身〕,则由此产生的泛音称为自然泛音。如果原音是来自以手指控制的弦体振动,则由此产生的泛音称为人工泛音。),并能弹出无数按音(按音可分为单按音、游移按音及复按音。单按音和游移按音主要有吟、猱两种。吟又分为长吟、淌吟、定吟、绰吟、注吟、细吟、游吟、荡吟、急吟、缓吟等20种。猱亦有细猱、撞猱、迎猱等10种。复按音有下、上、淌、唤、往来、分开、进复、退复、应合等。)。所以古琴的音韵比古筝要丰富得多。

古琴和古筝哪个更优美(古琴跟古筝还真有人傻傻分不清)(3)

古筝演奏

音乐境界:

筝在古代多是闺阁或歌舞场中娱乐之器,是欢情类乐器,音色清亮欢快,乐曲节奏也较快。

琴在古代多是文人雅士修养身心的乐器,境界以「恬澹纯静」为美,节奏多徐缓。

所以有人这么说:琴悦己,筝悦人。总体来说呢,学会弹古琴比古筝容易,但弹好古琴、弹出境界却比古筝要难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