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在地理概念里,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诗词里的江南,不仅是地理上的概念,还是“人文江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江南的文学意象虽也不尽相同,但它始终代表着一个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地方……
一、《忆江南三首·其一》(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早年曾因避乱来到江南,旅居苏、杭二州,晚年又担任杭、苏刺史多年;江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后来他虽回了北方,但对江南仍然恋恋不已,三首《忆江南》词就是这种心情下的产物。第一首可以看成是整体概括江南的美景,第二首写的是杭州,第三首写的是苏州。
二、《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写有《菩萨蛮五首》,这是第二首,这组词创作于韦庄晚年寓居蜀地时期,是词人为回忆江南旧游而作。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应该在江南待到老去,可以词人自己求取功名不得,又怎能轻言回去呢?写得很美,这种美,不是靠意象的美而烘托,却是靠浓挚的情感。
三、《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是一首久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却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便描绘出一幅幅绚丽动人的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
四、《水仙子·咏江南》(元·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张养浩生长在北国,初到江南,当地的种种风土人情自然让他大开眼界。看着从天边驶来的小舟,让心情随着风中的酒旗一同舒展、摇摆,这时候,他感觉到从未有过的畅快和惬意,因而写下了这首小令,不禁发出爱杀江南的感慨。
五、《满江红·暮春》(南宋·辛弃疾)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始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这是一首非常委婉缠绵的伤春相思词,上阕写江南暮春,年年景色依旧,而当年此时与所思之人离别,至今踪迹杳然,所以由睹景而思人。
六、《送人游吴》(唐·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诗人对姑苏城很熟悉,也非常喜爱,所以当友人前往这富庶繁华的典型水乡城市时,诗人忍不住热情地介绍姑苏城的特点,鼓励友人游历。诗题中的“吴”,诗中的“姑苏”都是苏州的故称,最后两句以料想友人赴苏后的乡思来衬托自己的惜别之意,尤具清新蕴藉之美。
七、《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北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这是一首写对心上人的相思之情的词,上阕写梦里相思,词人在梦中走向了烟水迷蒙的江南,走遍了江南大地,也未能与离别的心上人相遇。下阕写醒后遣怀,想诉说我的相思提笔给你写信,但是雁去鱼沉,到头来这封信也没能寄出。
八、《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北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上阕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下阕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横塘,在苏州城外,是词人隐居之所;“梅雨”是江南一带初夏梅熟时多发的连绵之雨。
九、《一剪梅·漠漠春阴酒半酣》(宋 ·佚名)
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喃,梁燕呢喃。篝灯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这首词的作者已无从考究,抒发的是作者对江南的怀念之情;词的上阕写景,用清丽洗炼的语言生动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江南春天的图画。下阕换转笔峰,折入游子的思乡之情,“先自离怀百不堪”一句,真切地表达了离乡怀乡的深沉愁苦。
十、《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安史之乱爆发后,当时江南政局还算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