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

以前读欧阳修这两句诗的时候,第一句中的“鹅毛”还容易理解,取义于“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但下一句的“鸭脚”却让人有些迷惑不解,一只鸭子有2只脚,100只鸭脚也就50只鸭子,对古代达官贵人来说弄50只鸭子砍鸭脚也不算啥难事吧?

再说了,区区100只鸭脚又有什么“得之诚可珍”的呢?值得欧阳修写首诗吗?

所以,这里问题就来了。欧阳修诗中的鸭脚真的是指鸭子的脚吗?

其实不然。

鸡头果简介(原产于我国的鸭脚果)(1)

欧阳修所说的鸭脚与鸭子的脚无关,这个鸭脚实际上是指的一种非常古老的果子,这个果子大家可能都听过,它的名字叫白果,又叫“银杏果”,

仅残存于我国的鸭脚果

说起银杏,大多数人都知道它是植物中的“活化石”,同时也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在远古的地球上,银杏树可以说遍布全球,但后来随着环境的变迁,全球的银杏树逐渐灭绝了,最终仅仅残存于我国一些地区。

银杏树与我们之前讲过的香榧树都是我国独有的果树。

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银杏树在古代的名字叫“鸭脚”。为什么叫鸭脚呢?主要是银杏树的叶子形状看起来像鸭掌(也有人说像鹅掌),所以古人以形命名,叫银杏树为“鸭脚树”,银杏的果子叫鸭脚果。而我们如今则把银杏果叫“白果”。

鸡头果简介(原产于我国的鸭脚果)(2)

当然了,无论是银杏果,还是白果,还是鸭脚果,这些名字从植物学上都是“错误”的,银杏不是被子植物,它是没有果实的。我们所说的银杏果实际上是银杏的种子。

虽然如今在街道边、在公园里、在山野里、在人工经济林里,我们经常能看到银杏树、银杏林,甚至一些地方的人工银杏林已经种植了几千上万棵银杏树,但银杏树目前还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不能随意砍伐的。

而且银杏树的数量虽然够多了,但并不能说明它这个物种已经繁荣起来了。实际上,银杏在我国目前还是“残存状态”,大量的银杏树都是扦插、嫁接等方式进行繁殖,导致了银杏的基因多样化不够,如果发生具有传染性的树体病害,银杏树是很容易遭遇团灭的。

能活千年又爱装死

作为中生代的树种,银杏树的寿命非常长,一般都能活上千年。在我国贵州福泉市黄丝镇李家湾村有一棵活了将近6000年的银杏树,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银杏树中寿命最长的银杏树了。

银杏树是一种很能活的树,在这漫长且无聊的日子里,可能是银杏树活得太无聊了,它又变异出了一个特殊的爱好,就是“装死”。在种植银杏树不久后,我们很容易遇到一种现象,银杏树的枝条会突然好好地变得干枯起来,就好像死了一样。实际上,这种情况下银杏树并没有死亡,它只是在装死,过一段时间它会重新恢复生机。

鸡头果简介(原产于我国的鸭脚果)(3)

我们通常把这种现象叫作“银杏的假死现象”。

那么银杏为什么要假死呢?有一种说法是当外在的环境不适应银杏生存时,它会把养分贮藏起来,减少对枝条的养分供应,把养分留到关键时刻用,于是产生了假死现象,实际上这就是植物的一种应激反应。

有毒但又能吃

银杏树的种子是能吃的,只不过吃得不是那个圆圆的果子,而是把外边的“果皮和果肉”去掉,专门吃里面的那个“银杏仁”。当银杏果成熟后,我们将银杏果采摘下来放在水果浸泡,浸泡到外皮发生腐烂后,用手将外边的皮搓掉,这就得到了里面的“白果”,通常我们吃得也是里面的白果。

鸡头果简介(原产于我国的鸭脚果)(4)

不过,社会上一直都有流传着“银杏果有毒不可以吃太多”的说法。这个说法是谣言么?

还真不是谣言。

如果一次食用了大量的白果,就有可能发生中毒。

科学研究表明,白果中的致毒物质为4'-O-甲基吡哆醇(MPN),煮熟了的白果中的致毒物质主要为4'-O-甲基吡哆醇-5'-葡萄糖苷(MPNG)。

这些物质过量食用的话,就会引起腹泻、呕吐等。这也是“白果有毒”的说法来源。

所以,白果内的确含有微量毒素,但只要不大量食用即可。白果吃起来有一种糯香味儿,还是非常好吃的。

得之诚可珍?

为什么欧阳修会说银杏果“得之诚可珍”呢?

因为银杏果结果是非常晚的,种植一棵银杏要等到它开始结果,至少得20年。而且20年也仅仅是零星挂果,很难达到“百个”的数量。

要真的大量挂果,一棵银杏树至少要经过30多年的生长发育。对一棵树来说,30多年不算长,对一个人来说,30多年已经过去了至少半辈子了。很多人又叫银杏树是公孙树,爷爷栽树,孙子摘果。

鸡头果简介(原产于我国的鸭脚果)(5)

所以,得到“百个”银杏果是不容易的,种上一棵银杏树后,要用30年的时间来等待它结果,然后采摘下来赠送友人。

千里送鹅毛是距离上的跨度远,足显诚意;鸭脚百个,是时间上的跨度远,同样足显诚意。

如今,在我国广西、山东、贵州等地,都有以采摘银杏白果为主的银杏经济果林,鸭脚果也已经成了一种时髦又古老的干果。

那么,你吃过这样的鸭脚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