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下角“关注”我噢~

作者:川妈

持续了一段时间的咳嗽,终于好了。

确实挺折磨人的,白天吃不下饭、晚上睡不着觉。但工作要做、孩子要带,好累。

上个星期,我去学校上课,顺便去原来家里拿东西,心一横,就多休息2个小时再回去。

啥也不想干,只想躺在沙发刷手机,无意中刷到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这个节目。

没想到,一下子看进去了。尤其是《父亲的葬礼》这个作品,如此荒诞和搞笑,真的太解压了!本来疲惫的身心,在大笑后舒服了很多。

一场葬礼见证人情冷暖(一场葬礼让我顿悟)(1)

它讲述的故事,其实很简单、超级无厘头。

一位父亲去世了,妻子和儿子为他办了一场葬礼。因为父亲终日忙碌,所以儿子对他的印象就是一个很忙很忙、但不知道在忙什么的工人。

看得出,儿子对父亲是有怨气的,但这一切,却随着父亲生前好友的到来,发生了巨变。

第一位吊唁者是单位的主任,从他那里得知,原来父亲是受人尊重的师傅,大家都很惋惜父亲的离开。

一场葬礼见证人情冷暖(一场葬礼让我顿悟)(2)

第二位是黑老大“十三妹”,她口中的父亲,是仗义伸手、助人脱困的大佬。

一场葬礼见证人情冷暖(一场葬礼让我顿悟)(3)

第三位是美国的科学家爱因斯,他眼中的父亲,是叱咤科学界的大学者,E=mc*2就是父亲提出的。

一场葬礼见证人情冷暖(一场葬礼让我顿悟)(4)

第四位更是脑洞大开,是来自草原的半人马。它用叫声告诉儿子,他的父亲曾在大草原击败羊人族、在澳本玩27点……

一场葬礼见证人情冷暖(一场葬礼让我顿悟)(5)

最后,土星来了!对,就是八大行星中的土星……然后母亲和土星的孩子开始了公转和自转!

一场葬礼见证人情冷暖(一场葬礼让我顿悟)(6)

相信很多人看后的反应都跟徐峥一样,直呼“这是什么呀”,这剧情确实太离谱、太荒诞了。

一场葬礼见证人情冷暖(一场葬礼让我顿悟)(7)

但哪怕如此,几乎所有人都被它逗地哈哈大笑。

一场葬礼见证人情冷暖(一场葬礼让我顿悟)(8)

在大笑的那一刻,工作上的糟心事、生活上的鸡零狗碎,好像都不见了,就觉得特别畅快、特别爽!

忙忙碌碌的生活里,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出口,需要一个开怀大笑的时间,一个可以短暂放松的机会。

不但我们,孩子又何尝不需要?

大脑需要“休息”

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都在倡导“勤奋、努力”。所以,古训也好、名人名言也罢,很多都离不开这几个字。

韩愈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郭沫若说:什么是天才!我想,天才就是勤奋的结果。

勤奋、努力固然重要,但人不是机器,高压的工作、学习,容易造成身体透支、精神压抑,这一点不用多说,大家也都明白。

所以,不能无休无止地运转,放松、休息也是必要的。因为就算你不累,你的大脑也累了。

心理学家Daniel J. Siegel 认为:

一个人的大脑,需要进行不同的活动,才能保持最好的状态。

这些活动是:充足的睡眠 、身体锻炼、工作和学习、静思内省、休闲玩乐、与人产生联系。

但现实是,我们所有人(包括大人和孩子)都在过着清单生活,每一天都被工作、学习塞得满满当当、结结实实。

甚至很多人,一旦停下来、慢下来,还会背上深深的内疚感、负罪感。

俞敏洪就曾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他复读考上北大后,为了让自己不掉队、对得起自己和父母,每天都铆足了劲学。

从早晨6点到晚上10点,日复一日。结果,等待他的不是出人头地的好成绩,而是为期一年的住院疗养。

一场葬礼见证人情冷暖(一场葬礼让我顿悟)(9)

所以,大可不必把自己、把大脑逼得那么紧。

毕竟,日复一日的努力工作或学习,给大脑带来的,不仅只有进步,还可能是宕机。

这就好比你每天都进行高强度锻炼,从不停歇,身体的肌肉和骨骼都会有损伤,不如放松一下,反而有利于健康。

大脑也是如此。

我们常说,一个“会玩会休息”的孩子,才会更聪明。这话不是骗人,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心理学家约翰•蒙尼做过一个著名的“猴子实验”。

他把原本活泼好动的几只小猴子,每一只都单独关在一个笼子里,不让它们跟同伴玩耍。

结果等到这些小猴子成年后,在性格和行为上,都比其他正常长大的猴子要更木讷、更敏感、更易怒。

所以,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需要一个可以放松、解压的时间,一个可以宣泄、代谢情绪垃圾的机会。

不要混淆“放松”和“放纵”

虽然脑科学和心理学,都鼓励大家要学会放松,给大脑放个假。

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大脑还有一个特性——用进废退。

说得直白点,就是脑子越用越活,越不用越锈。

相信很多人会觉得,那你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前面才说一直用大脑会累,现在又说大脑越用越灵光,不用就废了……

说实话,我一开始时也觉得困惑。

直到看了一档日本的节目,才忽然想明白了:我们的大脑需要放松,但不是放纵!

一个小伙子吐槽自己睡前刷短视频,刷到手软、根本停不下来,他非常苦恼。

一场葬礼见证人情冷暖(一场葬礼让我顿悟)(10)

专家的解释是,他之所以觉得停不下来,是因为短视频改变了大脑的构造。

短视频基本上都是短平快的直给,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给大脑一个强刺激,让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产生快感。

但这样短暂的兴奋,会导致前额神经的联系减弱,而前额区的作用就是抑制快感。

一场葬礼见证人情冷暖(一场葬礼让我顿悟)(11)

一场葬礼见证人情冷暖(一场葬礼让我顿悟)(12)

所以,相比短视频不断刺激大脑追求刺激感,直到失去自控力,专家更推荐睡前看一部电影。

因为电影有起承转合,需要长时间看下去才知道结果,某种程度上,可以抑制强刺激。

一场葬礼见证人情冷暖(一场葬礼让我顿悟)(13)

看电影和刷短视频,其实就是放松和放纵的区别。

放松,是给大脑一个休息的机会,不会带来强刺激;

而放纵,是不断给大脑带来一波又一波的强刺激,让它对这种刺激沉迷。

一场葬礼见证人情冷暖(一场葬礼让我顿悟)(14)

一场葬礼见证人情冷暖(一场葬礼让我顿悟)(15)

是不是忽然明白,为什么自己每天晚上躺在床上一直刷短视频,却总觉得没有得到满足。

因为短视频一直在刺激你的大脑,让你越看越上瘾,非但没有满足,反而产生了更多的欲望。

让你意想不到的“放松”方式

那到底怎么样才能放松呢?不妨试试下面几种方法~

自恋

有人说,只要给女人一个可以反光的东西,她们就可以照一天。

虽然这个说法有点夸张,但爱照镜子确实是很多人的下意识举动。

不过,爱照镜子,可不单单是臭美那么简单。它还可以给人带来快乐,缓解压力。

日本的研究人员曾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让被试者分别观看自己和他人(陌生人)的脸部照片,然后对被试者的大脑进行扫描。

结果发现:

当被试者看自己的照片时,大脑中分泌多巴胺的区域(VTA中脑腹侧被盖区)被激活了。分泌多巴胺可以让人感到快乐和放松,这是大脑对自己的奖励。

然而,但被试者看到陌生人照片时,应对压力的杏仁核却被激活了。

一场葬礼见证人情冷暖(一场葬礼让我顿悟)(16)

注: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不要那么在意他人的眼光,没事多照照镜子,欣赏下自己的“盛世美颜”,你的心情会变得很好,大脑也能得到休息和放松。

刷刷综艺、看看剧

大家都知道,大宝特别爱看纪录片,历史、地理、太空……只要是他感兴趣的主题,基本上都能看得特别痴迷。

但是,除了纪录片和电影,他也喜欢看没那么有营养的综艺节目。

他特别喜欢《王牌对王牌》,偶尔看,每次都能看到笑趴下那种。

一场葬礼见证人情冷暖(一场葬礼让我顿悟)(17)

有一次,朋友来我家做客,看到大宝在看“王牌”,就拉我到旁边,小声说“你还给孩子看这个啊”。

看到她惊讶的表情,我一下就猜到了她的意思——怕孩子看“综艺”上瘾,耽误学习。

说实话,我之前也有过这类担忧,但是又觉得,孩子和我们大人一样,每天也有各种压力需要排遣,如果看“王牌”可以让他开怀大笑,舒缓心情,也是一件好事。

当然,我们也商量过,不能沉迷其中,在完成所有作业和任务之后,周末偶尔可以看一期(我们会控制看的频率和时间)。大宝很自律,看完就关掉电视,去做别的了。

而且,我发现,每次他看完“王牌”之后,不仅心情变好,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一场葬礼见证人情冷暖(一场葬礼让我顿悟)(18)

后来看到美国的学者曾做过一个“喜剧实验”

他们邀请了20名志愿者先后观看喜剧影片和一般影片,结果发现:

观看喜剧电影后,志愿者体内肾上腺素和压力荷尔蒙皮质醇下降,而提高免疫的内啡肽、生长激素增加了。

但看一般电影时,却没有这些变化。

原来,喜剧电影可以让人放声大笑,这利于释放积存在大脑中的压力,让大脑放松下来。

一场葬礼见证人情冷暖(一场葬礼让我顿悟)(19)

芬兰图库尔大学的另一项研究,也证实了这个说法。

研究人员邀请12名志愿者进行对比实验,先后独处30分钟和观看30分钟家人的搞笑录像。然后对志愿者大脑进行扫描。

结果发现:

观看亲友搞笑视频后,志愿者的大脑的丘脑、尾状核和前脑区,都有大量内啡肽释放。

内啡肽也是一种可以让大脑愉悦、放松的物质。

所以,虽然不鼓励孩子看太多没营养的综艺节目,但偶尔刷刷喜剧、看看搞笑综艺,让大脑放松后再去工作或学习,让大脑这样交替工作,效率反而会更高。

一场葬礼见证人情冷暖(一场葬礼让我顿悟)(20)

运动,永远是快乐阀门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身边比较优秀的人,大都很爱运动。

或者我们可以说,运动让他们变得更优秀了。

除了身体变得结实强壮,运动还让大脑得到了优待,变得更轻松、灵活。

研究发现,当人们运动后,大脑中会产生内啡肽,它让大脑变得放松、愉悦。

但内啡肽并不是一运动就会产生的,它往往需要人们运动达到一定强度,比如跑步30分钟之后才会分泌。

所以,很多人说:相比易得的多巴胺,内啡肽的获得,要付出更多努力,但是得到后,会特别爽。

一场葬礼见证人情冷暖(一场葬礼让我顿悟)(21)

运动或许就是这样,它让我们感受到付出后的“爽感”,让大脑感到幸福。

所以,让自己拥有一项可以长期坚持的运动,多带孩子出门运动,培养他们爱运动的好习惯,不仅可以收获好身体,更能收获一个好大脑、一份好心情。

一场葬礼见证人情冷暖(一场葬礼让我顿悟)(22)

正念冥想训练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孩子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仍在发育过程中,正念训练对他们的效果更加明显。

正念练习,能深层而持久地改变我们的大脑结构和神经元结构。

它能使大脑恐惧中枢杏仁体的灰质减少。

而与觉察和注意力有关的脑前额叶皮质的灰质则会增多,从而改善孩子的专注力及情绪调节能力。

一场葬礼见证人情冷暖(一场葬礼让我顿悟)(23)

英国的Willem Kuyken博士曾带领工作人员做过一个实验。他们从12所中学招募了500多名年龄在12~16岁的学生。

6所学校的256名学生被教授了为期9周的正念课程。其他6所学校的266名学生没有接受正念课程,担任对照组。

3个月后,对所有的学生进行了随访。

研究人员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参加正念课程的孩子抑郁症状较少,压力较小,心理也更为健康。

一场葬礼见证人情冷暖(一场葬礼让我顿悟)(24)

所以,可以在家带着孩子一起练习“正念训练”。

《正念养育》的作者艾琳,曾开发了一个很有用的练习。

你和孩子只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事先告诉其他人,不要吵闹,也不要打扰你们。

然后,像青蛙一样静坐、呼吸、节省能量,不被脑中各种想法带走就可以了。

一场葬礼见证人情冷暖(一场葬礼让我顿悟)(25)

加州理工学院教授伦纳德在《Elastic》(弹性思维)书中曾说:

现代人有个坏习惯,就是强迫自己忙碌。不仅要求自己忙,还要求或强迫孩子也跟着忙碌,每天做这做那、一刻不休。

从小到大,似乎所有人都在教我们“如何努力”,却很少有人告诉我们“如何放松”。

长大后才发现,努力重要,放松也很重要。

所以,请学会适当给自己和孩子松松绑,为忙碌的日子按一下暂停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出发。

川妈说说

最后,说说我自己的经历。我的博士导师很少当面表扬我,从师弟师妹那边听说,她经常夸我,做事总能超出她的期望,效果效率双高。强烈的自驱自律之下,我确实很拼。以前没娃的时候,经常从早干到晚,阅读文献、跑数据、写文章。但连轴转N天之后,脑袋会卡壳、反应会迟钝,遇到障碍百思不得其解时,压力会瞬间飙升。在走向临界点之前,我就会给自己放一天假,不再碰需要动脑子的事情,要么打扫卫生干家务、要么刷一天积攒下来的美剧、要么出去转一转。总之,让自己的大脑完全清空和放空。第二天,再神清气爽地回归工作,常常会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现在,我也用这样的方式帮助孩子放松。一个星期的学习之后,周末,我们一家四口都会出去浪一浪,公园里疯跑一阵,帮助大宝彻底放松身心。这里必须多说一句,真的别不相信,孩子的压力并不小,各方面的。

拓展阅读

这对父母花60万,带2岁孩子到北极看熊,4岁去南极看企鹅,值吗?

mom看世界:跟着二胎博士妈妈一起学育儿、看世界;这儿既有我所崇尚的自然生活分享,还有独家的科学课程、阅读课程;来吧,养娃路上永远缺个好朋友!对啦,目前我在“头条号、公众号”两个平台发布文章,名字均为【mom看世界】,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