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0年,中国有3.4万个乡镇。

乡镇,直接相连的是一个个自然村落,而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农村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劳动力的蓄水池。

缺乏劳动力的时候,大量的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当城市的工业发展遇到困难、经济大萧条的时候,很多人不得不下岗,又从城市迁回农村。

所以,对于国家来说,建设乡镇,实际上是,为整个国家的和平稳定提供一种,蓄水池,一种缓冲器。同时,又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后院。

乡镇,从某种程度上是国家发展的稳定器。

“十四五”时期,乡镇处在了,绝佳的战略机遇期。

“十四五”规划,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明确了,乡村振兴,是以城带乡,通过发展城市来解决农村和农业问题,让农村和农业的规模经济得以充分发挥。

形成了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发展,以城带乡,以乡带村,共同促进乡村振兴全面落地。

乡镇衰败,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

近几年,乡镇萎缩,大部分面临衰败和空心。村庄凋敝,50%濒临解体和死亡,城镇化已经发生了巨变,出现了“城聚乡散”的现象。

村庄濒临解体,很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的都转移到乡镇来了,以乡镇为治理单元更符合实际情况。

乡镇,无论从规模、地域面积、管理职能都是落实县域乡村振兴的最为经济、高效的单元,村庄没法实现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总体规划乡镇(3.4万乡镇十四五)(1)

乡镇,是乡村振兴的最基本单元。

乡镇,是基层政权的执行中心,处在乡村改革的前沿,一切国家政策的发号施令点。

未来五年,会是“乡村振兴”的战略中心。

城乡融合发展,给乡镇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期。

乡镇经济发展,未来呈两极分化趋势,城郊融合型、大型城镇型、工贸带动型等乡镇将持续发展;农业主导类,生态涵养类等将萎缩乃至消亡。

所以,在“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乡镇基础建设,要不断的提升,跟上“新基建”的步伐。

乡镇国土空间规划,要有前瞻性,侧重实施性。重点应该是“找准定位,操控全盘”。按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三个级别对乡镇进行“区块划分”及管控。围绕人做规划,做能让人感受得到的规划。需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保护与利用。对于工业区、居住区、生态区、历史风貌区等不同类型的区域,在管控要点、管控程度、禁止和准入清单等方面应区分管理。区块化管理,将部分权力下沉到社区。

乡镇的国土空间规划要有一定的弹性,农村的管理没那么精细,经济发展也没那么门槛高,要留出弹性和空间。

在公共基础设施与地方文化特色上下功夫;乡镇建设要有前瞻性,不能一个工程完工了不久,又拆了重修,换一个领导就重修一次,劳民伤财;公共设施的美观及内涵十分重要,公共设施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及人文风俗。

自然生态营造环境(多栽树少硬化),乡土材质塑造特色,传承历史体现品质,包容多元文化并存。多用生态的办法改善人居环境:镇改乡的趋势决定要多用生态的办法,以绿美镇,以水活村。多用乡土的手法提高乡镇风貌:就地取材,精细打造,老料新做,土料洋做,旧料细作,新旧搭配。

不久将来,山清水秀的乡镇将迎来都市旅居生活的新群体,要用生态的办法提高乡镇品质空间,而且还要植入一些田园商业综合体,服务于乡村。

乡村振兴总体规划乡镇(3.4万乡镇十四五)(2)

乡镇,未来的主要功能是“管理和服务”乡村。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落地实施,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乡镇的战略位置,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要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是因为乡镇才是带动农村发展的龙头。在我国农村,乡镇上面连着县,下面连着村,是农村资源要素交换的关键节点,也是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还是乡村治理的重要环节。

还需要把乡镇建成乡村的产业中心。不断的优化乡镇的产业培植,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 、第二产业 (农产品加工业、手工业等) 和第三产业 (旅游业、房地产业、住宿餐饮业、文化产业等) 进行有效的跨界融合,做足附加值,搞活产业链条,形成消费链。

还要把乡镇建成数字乡村的中心。乡镇,伴随着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会形成“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社会治理、乡村政务服务、乡村文化发展”等诸方面数字化转型的中心。

未来乡镇,发展的雏形:智慧小镇或智慧乡村

城乡融合发展,必须要有载体带动。不管是“城郊融合型、大型城镇型、工贸带动型”乡镇,还是“农业主导类、生态涵养类”乡镇,在科技赋能的情况下,必须朝着智慧化的进程来发展。要不,将会萎缩乃至消亡。

智慧小镇,本质是靠产业大数据来驱动,主要体现为“大数据中心 田园社区 商业配套”的产品空间组合。

从产品模型看,智慧小镇呈现为“产业 科技 文化 旅游 田园社区”的五维范式,是一个融合产业支撑、技术研发、科技服务的生态圈,一个集聚创新资本、科技人才、科学技术的资源集聚区,一个涵盖新型科技文化旅游、科技生活体验的未来消费区,一个空间社区化、引擎互动化、业态融合化的双创空间,一个安全舒适、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智慧生活区。

乡村振兴总体规划乡镇(3.4万乡镇十四五)(3)

智慧乡村,本质是“数据驱动的乡村”。

智慧乡村,打造三个支撑板块(政务、商务、农务),塑造一个自治管理中心,汇聚多个智慧应用。

一中心,即智慧乡村自治管理中心(DAO),实现“自治、共治、他治、民治、智治”。

汇聚多个智慧应用:多个应用包括智慧 产业、智慧 养老、智慧 医疗、智慧 教育、智慧 扶贫等。

智慧乡村,将有价值的信息渗透到乡村的方方面面,从应用层面获取经济效益、工作效率和生活满意度的提升。

于是,我们团队,作为“智慧小镇和智慧乡村”的跨界融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提出“乡村大脑”的理念,通过“可信村落---BaaS"平台来驱动,试点“智慧小镇和智慧乡村”,建设三农大数据中心。

可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三农大数据中心,势必是新基建的重心,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将会形成“以城带乡、以乡带村”的理想状态,让乡镇成为“乡村振兴”的战略主导中心。

文 / 李国民 / 跨界融合策划人 / 三农观察员 专注文旅、农旅、康养等项目的前期策划、规划设计!

从开发到运营,选项目,抓政策,打市场,盯运营;请关注“唯美乡村”微信公众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