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回老山大揭秘(老山官兵为什么都爱种兰花)(1)

第二十七章

前情回顾:头条专栏

32师接防40师老山一线阵地后,围绕“守住阵地,站稳脚跟”师首先抓了:

一是尽快加修完善阵地工事。客观是“7·12”敌人大反扑中上万发炮弹倾泻我方阵地,对阵地堑壕和隐蔽部工事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尽管老大哥部队已曾顶着炮火抢修,但往往是晚上修复白天又遭敌炮火破坏,特别是那拉和662.6高地表面阵地损毁严重,145与 142号等阵地几近焦土。开始还没有“波纹钢”构件,到8月中旬新研制出才陆续送来战场。无疑波纹钢构件对加固猫耳洞、掩蔽部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上阵地后面对阵地工事数量少,被覆层薄,抗炮能力弱和往阵地运送物件必须是夜间而且全靠人力搬运费时费力的现实,师长及各位领导连续十多天昼伏夜出带领机关直属队和前运后送分队向阵地运送麻袋、圆木等材料,帮助抢修工事。因工事加修量太大,在我工兵营突击队基础上、军又急调33 师工兵营百余名官兵组成工程保障队配属我师,加速了阵地恢复与加固进度。

二是加强阵地管理,尽量避免非战斗减员。8月 4 日和12日,师两次分头召集一线营、连长和团参谋长开会研究防炮击,防地雷伤和加强阵地管理的措施。强调交通壕加深不低于1.8 米,堑壕不低于1.3米;暴露地段未连接交通壕的尽快连通,工事要加修防止雨水倒灌设施;各阵地内建立完好的战斗生活秩序;在重要通路、生活集中和常遭炮击部位派调整值班员,严格检查督促安全和控制人员白天在表面阵地活动。

三是针锋相对,力争主动。充分发挥小型火炮轻便灵活、能快速机动的长处,区分射击任务和地域,“以小对小,以游动对游动”,预选多个发射阵地对敌进行“监视性自主射击”。

四是严防敌小股窜扰和翼侧偷袭。安排侦察连两个排和95 团侦察排,分别在1044 高地、17号阵地和船头、那拉、145号阵地开设警戒观察哨,组织设伏,袭敌捕俘等活动,负责师两翼接合部和间隙地的安全。

以上工作,甚至一直贯彻防御作战始终!

针对前沿阵地8 月 21日傍晚,先是 94团 2 营触雷伤1人,接着 96团又有两名排长触雷伤亡各1,同日该团还有2名战士被敌炮击伤的事件。师常委会分析原因和研究防范措施,认为是阵地纪律执行不严,行为不科学蛮干,安全意识差所致。师决定进一步抓教育,做到阵地管理纪律要让所有官兵人人皆知,个个懂防雷和防敌炮火伤人,强调严格阵地管理,无极特别情况任何人不准跨越堑壕作业,不用爆破器材引爆障碍物扩展视界、射界等,竭尽全力减少非战斗伤亡。师长甚至直接同一线团、营长通电话严令:今后若再发生类似违纪触雷伤人事件,你们要亲自将伤员送到师战场救护所来,让你们守着,看着给伤员截肢动手术,看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次日,师长和我分别到老山和松毛岭各阵地去检查阵地管理和防炮、防雷措施的落实情况。本来师长还要去主要方向,我以师长常同工兵去那里和我年轻为由、请师长这次去老山,我去松毛岭。为多了解些阵地的真实情况,还经请示师长同意我在阵地上住一宿。我先到96 团指挥所,和此时还“代理团长”的徐光辉和政委李国智等领导传达师精神后,下午,30出头的徐团长同我进到662.6 高地和634 高地之间的1营阵地,营长马旦成已在阵地交通壕入口处等候着了。这是我第二次到松毛岭阵地,也是再上老山“7·12”打敌反扑的主要战场,1营防守阵地范围约长4、宽 3公里,左前方至清水河口是2 营相邻阵地。

夺回老山大揭秘(老山官兵为什么都爱种兰花)(2)

时至8月老山战场正值雨季,处于河谷地带的松毛岭阵地也更显湿热,官兵们大多只穿短裤和背心,或躺、或坐在猫耳洞内做着自己的事。猫腰走在堑壕、交通壕内不一会就汗湿全身,看到曾经受大战摧残过的阵地工事比20多天前已经改善了许多,猫耳洞的数、质量已大幅度地增多、增强,在里面的感觉也舒适多了。各掩蔽部的结构都还比较牢固,覆盖厚度也普遍增加了四五十公分。特别是堑壕和交通壕的深度都在1.5米以上,在壕内行走基本冒不出头,堑壕宽度也明显增加、可容俩人通行。尤其几段新挖的交通壕蜿蜒纵横达两千多米,可以贯通全营主阵地,将各连支撑点阵地相互连接了起来,更方便壕内机动兵力和前运后送补充弹药物资。在662.6高地主阵地的前斜坡下30米外还新构筑了一道堑壕,与主阵地交通壕连接布设了一个班的防御,明显将防御前沿向敌方推进了几十米。徐团长说这是随你们初次来勘察时师长就有这个意图,我们上来就抓紧落实,现在看效果还不错!我说别小看了这几十米,它足以体现咱们不是默守成规单纯的在执行“寸土不失、坚守防御”的作战任务,而是积极防御战术思想的体现,它的确也能增强阵地防御作战的弹性。

在前端壕内观察孔向前沿观望,从左至右百米前后通视良好、射界开阔便于发扬火力。百米外便是直达老山脚下和与大青山沟底相接的大面积丛林,适宜敌人步兵机动与潜藏伺机对我发起冲击。马营长讲:据先前防守部队介绍“7·12”时越军在这一带先是天亮前的多路、多波次偷袭,有敌人已经接近堑壕边沿向壕内投弹,被击溃后天明又在炮火掩护下轮番发起攻击,现在都看得到前方开阔的地面上还留有不少新旧弹坑。我问大概是7号清晨,你们报告好像在这个方向击溃过敌人的偷袭?徐团长说是的,持续半个多小时才结束战斗。营长讲有三四股敌人先后间隔十多分钟企图对我阵地进行偷袭,还真玩了点声东击西的战术呢。不过刚到前面坡下就被发现了,双方接火不久敌人有无伤亡也不清楚,但很快便溃散退去。我说这才叫“骚扰战术”,也或是试探性的偷袭,敌人小股多路攻击并不是以攻占某个阵地为目标,而是成、则杀伤我有生力量,不成、对其伤害也不会太大,相反让我阵地官兵白天遭炮击、夜晚又被偷袭、骚扰,造成战场心理紧张不得安宁,这才是需要预防和警醒的问题。

壕沿边和猫耳洞旁,稀疏摆放着用弹药箱、罐头盒等种植的各种小花小草,还有几种兰花。马营长讲有些是接防时阵地就留下的,有些是咱们上来栽的。我说不错!这是种乐观精神的表现,但也不宜太多,摆放位置不要影响到战斗行动就行。

夺回老山大揭秘(老山官兵为什么都爱种兰花)(3)

猫耳洞和掩蔽部内有人用煤油灯、蜡烛和口缸、罐头盒烧水、煮粥、煮方便面?战士们说“军用压缩饼干太硬了”,包括方便面,能用热水泡一泡才好吞咽些,有时也煮冷饭和剩菜汤等,解决白天吃不到热菜、热饭的问题。为什么不用烧开的水呢?那是因为油灯和烛火都火力微弱,很难将水烧开,能将水烧热、烧烫,比就着冷水吃干粮要好得多了。看到这些让我钦佩,这才是老山战场真实的生活和阵地上的饮食特色呢!我们的战士们太有才,也太可爱了!我说:长期坚守中的官兵就要有这种“苦中寻乐、随遇而安”的精神状态与生活境界!不过只能白天使用,夜间还必须严格灯火管制,以防遭敌炮击。还要特别注意安全预防失火,阵地上到处是弹药,一旦引爆那可就不好玩喽!

左前方一阵重机枪射击声,马营长说可能是2营阵地发现了敌方目标,开展的冷枪歼敌行动。不一会前方阵地几发迫击炮弹落下爆炸,显然是敌人遭我阵地机枪袭击后的报复炮击。徐团长连忙将我推入壕内掩蔽部说参谋长躲躲吧,炮弹可是不长眼睛的,你在这里出点事我们可是负不起责哟。我说要你负什么责?你出点事我也不好交待呀!马营长接话说俩位首长都别客气了,你们无论那位在我的阵地上出点状况、我才真正负责不起呢!已经转了不短时间了,干脆在这里休息会吧。我说好,这里是你马营长的地盘,县官不如现管!就在这里休息会吧,我也该抽支烟了。他俩不吸烟,我给掩蔽部内几名战士发烟时见他们都不好意思接受,忙说会抽的就不要客气,会抽而不抽就是不欢迎我!战士们才接烟同我说笑着抽起来。

我问战士你们怕敌人偷袭吗?特别是敌人特工?有的说开始还是有点紧张的,现在上阵地都快一个月了,也遇到过敌人夜间偷袭,觉得也没有啥嘛,就已经适应了。有的说特工也是人,在战场上就同样都是敌人,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要有准备、警惕性高、就什么都不怕,他敢来就都会一样挨打!我说“都同样是敌人”这话精辟!说明你们已经适应了这种特殊的战场环境,重要的是有情况时切忌惊慌、忙乱,要冷静应对才会万无一失!

应该说眼前看到的阵地已具备坚守的基础条件,包括隐蔽工事和值班火器工事在内,都达到能观察和坚守战斗的条件,功能也基本完善,其中3连阵地更要好些。有部份猫耳洞和工事还需用波纹钢材料内衬和被覆,使之更加牢固也更防水、防潮。有的掩蔽部和隐蔽交通壕覆盖层还要加厚,徐团长和马营长说这些都不是问题,波纹钢工事材料已经申报补充、夜间都有送来,而且师工兵营晚上来修隐蔽部时也会带些材料来,往后都会逐日得到改善。

再看阵地弹药储备和武器管理也比较规范,当时我军战场仍普遍使用65式冲锋枪。所有弹匣均压满实弹放置整齐,储备弹药大多存放在战斗工事旁和外壕壁中间挖堀出的“壁龛”内,为方便取用约三分之一已经开箱。见有不少手榴弹拉环显露在外,徐团长说“这样容易发生意外,没必要搞得那么紧张嘛,将手榴弹盖扭松动就行了”。让马营长尽快纠正。检查中我强调阵地湿热,武器弹药容易生锈,要避免金平边防阵地打敌人直升机“高射机枪卡壳”的事发生,每支武器和弹匣、弹链与开了箱的零散弹药都要用擦枪油经常擦拭,必须随时保持武器与弹药的良好战斗状态。傍晚,我催促徐团长回去坚守指挥岗位,我决意留在1 营阵地上体验“阵地夜生活”。

吃了碗黑夜才能送上阵地的“热面条”,其实已经不热而且成了“面条糊”,但毕竟是熟食,就着压缩饼干可能还顶饿呢。双方零星炮击中,我坚持让马营长带我再去各连阵地上走走。刚认识的马旦成营长山东人,大概30来岁中等个,说话办事精明能干。他说近日敌人对我阵地主要是不规律的零星炮击,今天他的阵地还比较安宁,也仅落下几发炮弹,夜间往往有小股敌人偷袭,也都在前沿前就能被发现,一阵枪战敌人便基本撤离,继而向我方阵地行冷枪、冷炮射击等。我说这倒是在检验咱们的警惕性,稍有不慎被敌人得手摸进来容易造成官兵恐慌,再胡乱射击投弹,不仅可能造成咱们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影响士气,这是要特别注意防止的。正如下午讲到的:敌人白天炮击、夜间袭扰也是一种战术手段,就是要以不停袭扰和炮击来疲惫、麻痹咱们,让你阵地上昼夜不得安宁,削弱官兵意志与丧失判断能力,造成我方非战斗减员,这才需要加以提防的。

黑夜里沿着堑壕走去,看到担任警戒的战士们静静地匍伏在壕沿哨位上警惕地注视着前方,其余官兵们隐藏在猫耳洞和掩蔽部内随时准备着战斗。夜间阵地有些清凉,官兵们都穿上了单薄军服,还时不时有零星枪炮声的战场显得安静。“师参谋长在阵地上”的消息早也传开,而且马营长已经通告各连,要特别警惕防备敌人袭扰对我造成伤害。当我在阵地上握住官兵的手时就能感觉到他们情感的激动!我仅轻声问候“你们辛苦啦”!即可看见战士双眼在夜色中闪耀、甚至泪花闪现,让我感动!

夺回老山大揭秘(老山官兵为什么都爱种兰花)(4)

我伏卧壕沿观望、倾听敌方良久,仅闻老山主峰方向有零星枪炮声,但难辨是敌还是我方所为。怎么前沿有隐约动静呢?什么都看不见,声响还继续着。旁边值班的战士轻声对我说“可能是老鼠”,怎么战场上还有老鼠?稍倾,真有几支老鼠追逐着跳进壕内乱窜。营长讲,他们刚接防就发现这里老鼠多,而且应该由来已久,这是因为阵地官兵们将吃剩的饭菜和空罐头盒常往壕外泼撒、丢弃,战火中还有伤亡腐烂变质的各种动物遗体留存,包括“7·12”被歼之敌弄不走的尸体等,虽炮火连天,但食物丰盛还源源不断,给鼠类动物有了充足的生存条件,赶不走也灭不完,只能“共生共存”了。我说“有鼠就有蛇”,联想到鼠患、蛇毒不是小事,特意叮嘱营长灭不了蛇与鼠,但必须预防鼠疫与蛇咬事件发生。野战阵地湿热、活动环境少而狭窄,师里需要通盘考虑防范疫情,防避毒蛇和蚊虫伤害等。

回营指挥所狭窄的掩蔽部也近零时,教导员张金祥为给我腾出睡处去了前沿连阵地,马营长还特意弄来几块木板坚持让我睡在上面,说是能隔潮气。他和随我来阵地的作训参谋水涛以及警卫员董金柱都和衣睡在两侧过道上,还说你这么大的首长要是在我阵地上出点事,我马旦成可就全军闻名啦!我也戏说:有营长和作训参谋给我警卫,出点情况我也认了。翻来覆去睡不着,快天亮时我走出掩蔽部想再看看阵地情况,却见附近壕内躺卧着不少战士,得知是为保护我而增加的警戒,我即令马旦成让战士们立即撤回猫耳洞和掩蔽部休息我才出去。在营长引导下我沿交通壕再次下到前沿堑壕,和坚守战士们一起警戒到天明。清晨,看着山涧慢慢升起薄雾,先如轻纱缕缕飘浮,一会再连成片,再后来翻越头顶将整个阵地笼罩起来。趁浓雾遮掩,是离开1 营去左翼 2营阵地的时候了,马营长一直护送到634 高地阵地,将我交给2 营长赵坚强后才离去返回。

2营是我师主要防御方向团的右翼营,其前沿支撑点阵地为156 号和有名的142 号即“李海欣高地”,营指挥所位于128号阵地。该营部分阵地掩隐在灌木树林之中,林下为沙石土质且多沟壑和怪石藤蔓。阵地左前沿距南盘江沙滩仅数百米,正面突出、似柄直插敌要冲清水河口的利刃。特别是142号阵地前出孤立,环境险恶,但战场地位确十分重要,有如利刃上的刀尖直接与敌阵地对峙,也是越军意在必得但又屡攻屡败的伤心之地。

中等个头、30岁左右河南籍的营长赵坚强,引导我上主要阵地看到:这片阵地虽多隐于丛林之中、但地形复杂破碎,地面怪石嶙峋、卵石和藤蔓、苔藓伴生,且多陡崖峭壁和沟坎洞穴,虽利于人员与弹药物资隐蔽潜藏,但不便于阵地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支援协同。特别左翼四五十米外的坡下丛林,地势低凹阴森,这片丛林在持久的战火摧残中竟然还损毁不大?而且还生机盎然仍显茂密。林下阴暗潮湿,朽木腐叶、峭壁沟坎和嶙石遍地间或藏有凶险?苔藓与藤蔓植物丛中也似暗隐不测?林外边缘又邻近江畔河滩,完全在南盘江对岸和清水河口敌方火力控制之下,极利敌人接近潜藏和夜间渗透活动。就是白天有人在丛林中潜藏要被发现也不大容易,确实是片难以控制的间隙地,且在我156号阵地左后侧,对营防御侧翼形成严重隐患!赵营长讲夜间常发现有人在丛林里活动,为防敌袭扰坡下布有各型防步兵地雷,同时安排有小分队昼夜设伏监视。不久前的夜间,曾与潜入之敌发生过投弹和枪战交手,天明查看还发现敌留有血迹与部分弃物。我说这里地理环境虽然复杂,但我们能控制的坡坎比较陡而且怪石藤蔓与破碎石块遍布,敌人真要能悄悄摸爬上来也难,包括夜间有人在丛林内活动也容易被察觉,关键是警戒程度要高。

营长为我指出几处可容俩三人潜伏的哨位,觉着比较隐蔽,进出也方便,还可以互为依托支援。我说位置地点都不错,重要的还是警惕性要高!克服夜间疲劳。有情况可先用手榴弹,既能杀伤靠近之敌探以虚实、还能避免我方潜伏位置过早暴露。目前看“7·12”之后敌人一时还难有大的进攻行动,但小股袭扰会不少,你们营阵地位置前出与敌人直接对峙,也是敌人主要的袭击目标,要加强防范措施,还要防止惊慌失措造成误伤等。

几发炮弹落在附近阵地,赵营长连忙将我推回营指挥所“半掘开”式的地下掩蔽部。指挥所隐蔽在丛林内几株大树之间,空中和地面都难观察识别到。虽然四下依然可见敌炮火摧残的伤痕,但比1营沿山背突出的高地阵地,原有的丛林已被敌炮火摧毁得所剩无几,这里要好多了,在林下直身行走也难被敌人发现。我说赵营长,你这里太有“山岳丛林野战指挥所”的感觉了,白天可在林下避暑纳凉,夜晚进掩蔽部休息也安全。如果拍张照片让人看,说是东南亚某武装组织在丛林中的指挥所,一定不会有人怀疑呢。

坐在指挥所外倒伏地面仍生长着的大树下,营长介绍道:敌人每昼夜都要对142 和 145号阵地炮击,致使那片阵地表面碎石层叠,植被只剩些断树残枝,官兵们主要隐蔽在坑道与洞穴内坚守。我知道目前上述阵地是4 连坚守,更清楚月内该连伤亡也达30多名,虽然伤多、亡少,主要是炮弹伤,但形成的战斗力减员己经引起师长重视与我的关注。其中还有几名是石家庄和桂林陆军学校送来的100名“学员排长”,他们的“锻炼见学”也使我前方步兵连每排都有一两名学员排长。我对赵营长讲:目前师里的办法依然是夜里派工兵上来帮助加固工事,先解决能躲、能藏、能防炮的问题。同时阵地人员要“少摆多屯”,除观察值班官兵外尽可能减少在表面阵地上的活动,其他人在堑壕和交通壕内随便移动也不行,要严格管理尽量减少伤亡,对学员排长多教他们打仗的常识经验。

夺回老山大揭秘(老山官兵为什么都爱种兰花)(5)

午后我准备去142号阵地看看,至少对最前沿坚守官兵是种鼓励。但遭到赵营长和水涛参谋的阻拦,徐团长也来电话劝阻说:师长刚才还询问你在那里呢,指示不准参谋长到142号前沿阵地去。还让转告你师里有事,要你尽快返回师指挥所。考虑早起这片阵地不时就有枪炮声,硬要去前沿也是对赵营长的为难,但虑及左翼接合部的地理环境复杂,临近江边沙滩是设防顾虑较大的分界线和间隙地,需要去实地看看沿线地形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或许在调整防御部署和指挥作战时用得着。我便决定经145 号阵地和541高地左侧沿途勘察,再沿南盘江畔的小路到里头寨,让小车在那里来接我回师指挥所。赵营长开始也极力反对说,541高地到里头寨那段路太危险,主要因有多处上百米路段暴露在南盘江对岸“爬颔”之敌的火力之下,接防前这段路就被40师称为“生死线”。虽然团、营两级目前也常沿该路线向阵地运送补给物资,但都是夜间和清晨能见度差的时候经过,白天是禁止通行的。我说就是要让敌人在意料之外,大白天去“闯生死线”就是种出其不意的选择,也不会有太大的危险。说服赵营长后他要派一个班护送。我说人多目标大反而不安全,但考虑战士们返回时人少了也不好,便让班长再选4 名战士同我们沿上述路线勘察运动。

沿156 号阵地后缘,经145 号阵地内侧到了541 高地,有2连约一个步兵班在此担任翼侧警戒,附近还有迫击炮阵地。我在高地观望:从清水河口我方前沿阵地左侧一直延伸过来,这片丛林宽约两三百米,再沿松毛岭左翼山脚起伏连绵数公里直达里头寨和船头,完全与我方境内的山林相连。且如前所述灌木树林中遍地是沟壑与不少植物蔓藤,环境复杂极易潜藏隐蔽部队。丛林外至南盘江河滩又是大片芦苇与杂草丛生,若被敌渗透利用将直接威胁着2营左翼阵地的安全、甚至我纵深目标,需要增加警戒予以提防。或直接派侦察分队在这一带潜伏活动,打击敌可能的渗透袭扰,保障我左翼“接合部”间隙地的安全。

听说我们要经过前面的“生死线”,阵地班长说白天走生死线回船头太危险了,一再劝我们从他们营阵地侧后返回才安全。我问你们看到敌人向生死线开枪打炮了吗?班长说白天没人经过也还没有见到过,但夜间敌人常对这段道路炮击,可能是防我们的人晚上送东西上阵地来……

穿出541高地坡底灌木林“生死线”出现眼前。那是一片开阔的江岸河滩,去里头寨千余米弯弯曲曲的便道穿行其间。战前,此地一定是种植农作物的良田沃土,但此时此地高达一两米的芦苇、飞机草(紫茎泽兰)与各种杂草丛生,经战火已大面积焚毁与倒伏,几处必经路段完全暴露在对岸爬颔之敌的阵地之下。我同水涛参谋隐蔽在山脚树丛中用望远镜反复观察敌方对岸,确也搜索到几处敌人居高临下的工事地堡痕迹,但未发现有敌活动迹象,不过那些看不透的草丛和灌木林内是否藏有越军狙击手呢?那些草丛、灌木和疑似敌人的工事,离要经过的便道直线距离不过七八百米,完全在敌人狙击枪和重机枪的有效射程内。

虽然是多云天气,阳光也不怎么强烈,但在河滩林缘的树丛里感觉很是闷热。转眼16 时了,水参谋说“参谋长要不我们还是走541高地返回吧”。我内心虽在犹豫,但说出的却是“都到路口了,岂能改道”!话出口心中似乎有点后悔,但也无由更改了,便说:水参谋你去安排,让班长带警卫员开路,你随我运动,然后4名战士跟上的顺序过去。告诉他们,运动中要拉大距离,人与人之间不得小于十米,开阔暴露地段要单人低姿跃进通过,若遇敌火力射击,各自利用有利地形隐蔽。见水涛按我的要求对战士们都作了交待淮备好后,我一挥手,班长率先带着小董跃出林沿,冲向数十米外的草丛,迅速隐蔽伏卧在一簇高草边沿,警觉地待我跟上去。我对水涛和后面的战士们说,就要这样像跑“接力赛”一样通过暴露开阔地段,后面的要等前面的腾出隐蔽位置后再前进,总之人不能挤到一起。讲完我迅速跃出树林,冲向第一处能隐蔽待机的位置。

途中有不少新旧弹坑,多处芦苇丛曾遭炮击还有燃烧过的痕迹,大段大段的便道上也没有遮蔽物可利用,只能不断快速跃进通过。如此几番冲刺,跑了四五百米我已气喘吁吁,加上在闷热河谷中运动早已全身透湿,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了,大汗淋漓趴下隐蔽休息就不想起来。相比之下个头与我差不多,20出头的水涛参谋每次跃进都轻松自如,而且常在我右侧临敌面运动,明显是在用身体护着我避免我遭敌方火力直接打击。再次隐蔽休整中我说水涛,你不能离我太近了,俩个人在一起目标就大,敌人一个点射打过来不一定打得着我,反伤了你不好!他笑笑说没事,没事!我说多了他干脆回答“参谋长,我是参谋你是首长,我不能离开你远了,保护首长安全是我们参谋的责任”!我闻言语塞。是啊,我也当过多年参谋,危险时刻自己在首长跟前或与战友们一起时也都会这样做的。4月初在杨万后山,军首长们突然遭遇敌方冰雹火箭袭击,我们也曾一拥而上保护首长安全。这是我军优良作风!也是战斗中的战友情怀。但我还是对水涛说:你还很年轻,我也还跑得动,必要时你推我一把就行,但不要跟得太紧护拥着我,让敌人一阵重机枪点射就会伤了我们俩个,那样敌人太占便宜、咱们也太不划算!言毕我俩都相视而笑。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连续跃进,卧伏隐蔽和再运动,我们终于顺利通过“生死线”进入丛林安全区域。就地坐下稍时休息后,我对护送我们的班长说:现在我们已经安全顺利地过来了,谢谢你们啦!嘱咐返回时你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同样要拉大距离通过暴露地段,带领战士们一定安全返回。看着战士们一个个转身消失出视线后,我顿时感觉十分疲惫而瘫躺在地。旁边水涛说好像附近有流水声音,我说你去看看如果有水沟咱们过去清凉一下,不然快要中署了。水涛在几十米外还真找到山涧溪流,这可能是船头天保农场过去用来灌溉的水渠。石块构筑的渠道中有两处沙地凹塘,小环境也还隐蔽安全,水流量虽不大但足以够我们就地来了个丛林溪水澡!让警卫员小董拿出昨天出发前准备在他挎包里的“瓶装水果罐头”,轮流喝着糖水感觉直沁心脾!此时此刻有此物堪称“绝佳饮品”了。关健是经过数十分钟的拼命奔跑,总算安全闯过了生死线!紧张得以松驰。此时此景只有战场人才能感受得到的“特别奢侈享受”!

清凉过后,体力也得到些恢复,便穿上军衣向里头寨方向走去。十多分钟后见对面林缘边有房舍,还有武装战士警惕地巡视着,有辆小车停在林下、可能是接我们的车,无疑是96团后方补给基地了。见我们出现,有人旋即进屋报告刚由参谋长改任副团长的罗延林迎出来就说:参谋长,你们胆子也太大了点嘛,大白天走这段路太危险!我说,是有点冒险,不过这不是过来了吗。进屋喝水,知这里原来是农场房舍。离开前我说老罗:你们夜间上阵地走这段路,不仅要注意防炮,还要提防敌人特工渗透伏击哟。

天黑前回到指挥所师长见我就说:今天越军向142 至541高地炮击了100多发炮弹,所以怕你在阵地上挨炮弹才让你尽快回来。我说在阵地上还感觉不到有多大危险,但过“生死线”倒把我累得不行。师长说“我若知道你要从那里回来,也绝不会允许你去冒这个险”!

当我向师长报告左翼接合部间隙较大的情况后得到他的重视,先后召回在船头、那拉与片马活动的侦察连指导员曾庆国和95团侦察排班长杨学德等来指挥所了解情况后,师长同意我再前推侦察兵活动的建议。指定侦察连一个排在河滩林缘地带活动,一个加强班到541 高地附近依托2 营阵地,紧临间隙区域选择有利地形、设立观察哨和隐秘伏击区,以减轻师左翼接合部的安全顾虑。

阵地防鼠疫、毒蛇、蚊虫伤害等类似问题经后勤反应引起上级重视,很快向阵地官兵发放了相关预防药剂,10月底阵地上还有了防蚊帽。

为解决阵地能吃上热食,师长指示后勤部很快购买了小型煤油炉,由战勤科长和建忠及助理员朱德海、何光礼、李碧仁等,分别将煤油分装后一并送上阵地,确保前沿连每个班防御阵地内都有一个煤油炉,让官兵们尽可能喝上热水和吃上热食。

夺回老山大揭秘(老山官兵为什么都爱种兰花)(6)

【应读者之需,《战边关》一书予以加印,如有需要者请私信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