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一传十,十传百。俗语大多数是口口相传,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
俗语中记述着社会传承和发展,因此每句俗语都会拥有该时代的气息。
然而,俗语一代代地流传下去,经过一代代人的解读其本来意思必定会发生改变。这也是很多的俗语传着传着就失去了本来的意思的根本原因。
有些改变不大,而有些却千差万别。其中“无毒不丈夫”这句俗语,就因为长时间的流传,其本来意义发生了巨大改变,男性的形象也因此被误读了千百年
01以讹传讹
我们常在影视剧中或日常生活中听到这样一句话——“无毒不丈夫”。
在影视剧中说这句话的通常是反叛人物,主要目的是用这句话为自己所做的坏事开脱。
在他们眼里,无论自己再怎么心狠手辣,行小人行径,只要符合“无毒不丈夫”这个范畴,那么,在心理上的不安就会马上消失,良心也会有几分解脱,便可以继续心安理得的再去行不轨之事。
实际上,“无毒不丈夫”这句话的原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却因讹传误读为“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前者强调的是君子胸怀的宽广,正如《庄子》中所说的“谓贤者之交谊,平淡如水,不尚虚华。”庄子口中的贤者其实是和君子、大丈夫一样,对他们的要求都是应有大度量。而后者所强调的则是为了达到目的可以残酷无情,不择手段。
如此看来,这两者的意思千差万别,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它们的讹传呢?
我们知道每一次误读都有其背后的原因,正如阐释学家伽达默尔所认为的,文化的误读一直存在,每个时代都带有该时代的“热情”和“偏见”,而正是这种偏见使得“无度不丈夫”变成“无毒不丈夫”,以至于男人形象一直被曲解。
02“无毒不丈夫”的出处
“无毒不丈夫”最早出现在宋元时期的南戏《张协状元》,在戏中唱道:“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意思是说:怨恨消解和不狠毒,就算不上是一位君子、大丈夫,它强调的是做人做事要狠断果决,敢爱敢恨。
从“度”到“毒”的转变的原因正是世俗文化的繁荣,“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符合精英阶级——士大夫对君子和大丈夫的要求,而“量消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毫无疑问符合市井之民的性格。
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人报仇,只在眼前。”意思是说,君子报仇可以长时间的去忍耐,有更大的气量,而世俗之人报仇呢?只争朝夕,对于爱和恨,他们要求来得快去得也快。
从“无毒不丈夫”最早出现的年代我们可以知道这句俗语的出现和世俗文化的繁荣有关。
03时代价值观念的转变
从具体原因来看,从“君子坦荡荡”的大丈夫到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大丈夫的变化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与音变有关。从字音上讲,“度”为仄声,念着会别扭,多念几次,很容易念成“毒”,因此经过长时间的口口相传,“无度不丈夫”就成为了“无毒不丈夫”,且长时间的使用这一用法便固定了下来。
第二,从心理学上讲,从“无度不丈夫”走向“无毒不丈夫”是由于人的价值观的转变引起的。在心理学上有个先入为主的效应,因为世俗文化的繁荣,使得当时的人对于古代所推崇的“君子坦荡荡”的价值要求产生质疑。
在商品经济开始繁荣的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个人主义开始抬头,人越来越崇尚个人的利益,因而在潜意识中是对“无毒不丈夫”这一观念持肯定态度的。
总而言之,“无度不丈夫”与“无毒不丈夫”之间虽存在一字之差,但意思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俗语的意愿被完全的曲解,本是对君子高尚品德的劝诫变成了小人作恶时自我安慰的借口。
前文我们梳理了从“度”到“毒”的发展的脉络以及转变的原因,我们知道这种变化的背后原因不仅仅是字音的误读,更重要的是人性的转变。
所以说“无毒不丈夫”的出现是客观的,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只要商品经济开始繁荣,只要人开始追求个人的利益,只要利益至上的观念盛行,只要人对精英阶级主导的价值观念产生质疑,那么“无毒不丈夫”这种俗语终将出现。
但从另一方面看,“无毒不丈夫”的出现又是主观选择的结果,当每个人都迫切地想获得成功,并且以成功为衡量自我价值的标准,那么每个人在潜意识中都将会认可要成就大事必须心肠狠,手段毒辣的思想。
因此,虽然“无毒不丈夫”与原俗语的语义产生了巨大的差距,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男性形象的误读,但从另一方面看这种误读何妨又不是一种正读呢?它准确地描绘出了时代变迁中男性的心理诉求。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家事国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烦心忧心玻璃心,开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动的真实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带你一起识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