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璀璨的华夏文明,各式各样的文化光辉夺目。“沉香”为香料,同时也可作草药,在中国千年史中,“沉香”文化似飘絮之烟,历经数朝连绵悠长。中外学者提起中国古之沉香,都如沉烟侵脾肺,醒神而意不觉。

秦始皇为什么要追求长生不老(秦始皇求而不得的沉香)(1)

中国民间关于沉香,有一则“沉香救母”的故事。据说在汉代,有位名叫刘向的书生,有次无意间被仙女三娘的雕像所吸引,书生刘向为了把眼前这一幕记住,于是取出随身笔墨,在墙上书写了对仙女三娘的爱慕之意。刘向这痴情的瞬间,恰被天庭的仙女三娘所见,刘向俊朗朝气满腹经纶,仙女三娘化作民女下凡人间,很快对刘向动了情,两人结为连理,恩爱无比羡煞旁人。

书生刘向考期而至,赴考临行前,刘向赠给已有身孕的三娘一块祖传沉香,两人约定将来孩子姓名,即取作“沉香”。刘向一试中榜,而后任扬州巡按,但三娘私下凡间会男儿的消息,则被王母娘娘知晓。二郎真君用计将三娘困于华山黑云洞中,三娘在黑云洞生下一男孩,名“沉香”。三娘再三恳求夜叉,终将沉香送至扬州刘向处。

沉香八岁时,无意中知晓生母被压华山一事。沉香历经千辛,学会百般武艺与七十三变,此时沉香已十六岁,他决定劈山救母。在和舅舅二郎真君一场大战之后,沉香用萱花开山斧劈开华山,救出生母三娘。玉帝被沉香孝心所打动,特赦三娘与沉香。三娘与刘向相见,一家三口在民间幸福的生活。

秦始皇为什么要追求长生不老(秦始皇求而不得的沉香)(2)

从刘向以香定情寄为爱情结晶取名为沉香可以看出,古人很早就将香视为珍贵之物!在古载经典文献《二郎宝传》《董永沉香合集》《崇德庙》里,沉香太子劈山救母的桥段,在古代更是作为“孝迹”来进行启蒙教育。

下面来说说,古代中国的香文化。

远古与战秦

早在石器时期,人们对于香气就有所依恋。这种依恋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当发现多数香气来源于植物之后,人们便将这些植物采摘、研磨存于室内,让香气绕室而散。春秋战国时,香气作为一种形式,在文人雅士中传播,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可见,香作为文化,这时已初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随即下令在各地搜集可燃之香,秦始皇对于香的痴迷人尽皆知,无奈香之工艺难成,属极稀缺品。

秦始皇为什么要追求长生不老(秦始皇求而不得的沉香)(3)

两汉与三国

这一时期的香,逐渐被实用化,沉香作为一种奢侈品,只存在于王室与贵权之中,民间鲜有出现。汉初的休养生息后,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繁荣,香作为华贵身份的象征,在重大的祭祀迎宾活动中出现,丝绸之路的形成,更为香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东汉杨孚《交州异物志》中,对沉香这样记载:气有香如蜜,应先断其根,数年外皮烂,中硬而节坚,形黑,于水中自沉,是为沉香也,其价珍。三国时,曹操得关羽头颅,为感怀相识之情,曹操将关羽入葬,关羽其身便是名贵的沉香雕制而成。所以两汉三国时期,沉香是极其奢侈之物,民间及其罕有。

秦始皇为什么要追求长生不老(秦始皇求而不得的沉香)(4)

魏晋南北朝

几百年来战乱不断,但魏晋风度依旧。达官贵族们,追求豁然自在的生活,香也逐渐也士族间流传,文人墨客们留下不少关于沉香的诗作。南北朝时期文化开放宽容,道佛两教兴起,两教为香在中国的推行,起着关键作用,博山式熏香便出现在此时。陶弘景在《名医别录》有载:入药之草千百,沉香为上品。沉香已作为草药使用,为珍贵之药品。民间也开始使用香炉然香,各式的品香活动,成为一种时尚。

秦始皇为什么要追求长生不老(秦始皇求而不得的沉香)(5)

隋朝与盛唐

动荡的南北朝后,迎来隋唐大一统,经济文化蓬勃发展。隋朝时,隋炀帝杨广挥霍不堪,每节必燃香十车,香味延绵数十里,十日内不散。盛唐时期国力昌盛,万国来朝促进了香的发展,唐王朝与各国使节交流香之文化,在香的制作工艺方面精益求精。佛教在唐朝兴盛无比,香的利用率得以普及。制香艺的进步,让香不再成为奢侈品,全民皆可燃香。诗仙李白作《游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香炉在唐得以作燃香之用,成为燃香辅助品。香在盛唐进入全民阶段,民间也有各类制香形式,品种繁多数不胜数。

秦始皇为什么要追求长生不老(秦始皇求而不得的沉香)(6)

两宋与元朝

重文轻武的两宋,培养了众多文人墨客。手工技艺的发达,也使香的制作工艺进一步提升,香也成为文豪们的爱好品,文人聚会、雅士独处时,香是不可或缺之物,将香放于笔筒、木盒中把玩,香味可经久不散。张择端画作《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京都汴梁的繁华,画作中出现好几家香铺,比较显眼的如:刘家沉檀香店。由此可见香文化在宋时期,已是一种民间文化。在经济富足的北宋,香交易也开始流行,香贯穿在民间的生活之中。到了元朝时,香的制作更加多样,民间发明了沉香线。

秦始皇为什么要追求长生不老(秦始皇求而不得的沉香)(7)

明朝与清朝

自两宋元时,香已全民皆有化。明清时期的香文化,在中国古代达到顶峰,民间有各类独特熏香,而皇室贵族对于香的品类,则更加追求至珍。明帝朱由校热衷于木匠,曾制木宫殿一座,不过三五尺高,其中有沉香做的假山,巧夺天工堪称一绝。权贵们追求稀缺的香种,王室中更有专门燃香的香斋及香卧,据《泰山志-盛典记》所载,乾隆皇帝数次泰山祭祀,所持有“泰山三宝”温良玉圭、沉香狮子、青花葫芦瓶,其中沉香狮子为一对,用沉香细雕而成,外形栩栩如生。香的工艺五花八门品种繁多,香的燃期也大大增强。

秦始皇为什么要追求长生不老(秦始皇求而不得的沉香)(8)

晚清及民国

国家动荡经济萧条,香在晚清和民国进入衰退期,人们迫于生活,对香已不再过多关注,但沉香手串、沉香佛珠都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沉香式工艺品,被富贵之家所喜爱。据传,末代皇帝溥仪身体不佳,医生用沉香、犀牛角、麝香配之,服此之药后,溥仪身体立即好转。沉香作为药材的使用,在当时已广为流传,并被中医学予以认可。

秦始皇为什么要追求长生不老(秦始皇求而不得的沉香)(9)

可见从古至今,沉香一直作为皇宫贵族的精神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文人骚客读书写作必不可少的灵感来源!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而当今,品香之行为,在普通老百姓中比较少见了。香除寺庙或祭祀等用途外,很少被人们所采用,很多人并不了解“香道”,更不提用香来修身养性。“香道”在中国千年史中,一直是高雅与修身的象征,“焚香、品茗、插花、挂画”也一直是精神贵族的追求物,是一种融合精神财富与素养的生活方式。

如今沉香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物件,物产丰富的今天,人们不再需要耗费心力去寻找。想在读书或者安静思考的时候,泡上一壶热茶,点上一注沁人心脾的沉香,点下面链接,直接送到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