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史诗大片《帕尼帕特》无疑是去年最受期待的印度电影之一。
影片描述了印度马拉地人与阿富汗杜兰尼帝国在帕尼帕特的第三次战役。
马拉地人的率军领袖是新一任佩舍瓦(《帝国双璧》男主角的儿子)的堂弟萨达希夫,阿富汗这边则是统治者阿赫迈德·沙,两位主角的出场都采用了印度电影常见的“立传式”手法,前者带领马拉地人智取了海德拉巴的尼扎姆,后者则以一人之力,解决了内廷的刺杀政变。总而言之,双方都不是吃素的。
众所周知,印度的史诗片从来都不认真讲历史,在《巴霍巴利王》之前,大多都是以史为布景来描摹浪漫爱情,如《阿育王》、《阿克巴大帝》等,而在这之后,则大多都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刻画以及民族主义的宣扬,如《一号自由勇士》、《章西女王》等。两位主角常规套路式的出场,让我一度以为《帕尼帕特》大抵不过就是这两种老样子。
但就像当初拍摄《印度往事》时所展现的先锋精神,导演阿素托史·哥瓦力克这次决定来点不一样的。
在拍摄前,他带着自己的助理,翻阅了一切能得到的历史资料,并走访了很多相关地方、采访了不少相关人士,尽可能多地掌握到有关这次战役的细节。
因为,阿素托史想要真真正正地在荧幕上重塑一次历史。
这种谨慎的态度,不仅仅体现在各种宫廷内景的细腻布置,如马拉地人印度教风情以及阿富汗穆斯林特色,
正中央印度教风情的象头神非常宏伟
漂亮的饰纹充满了穆斯林特色
也反映在不同人物、不同场景里的考究装束,如阿赫迈德·沙的战袍盔甲就多达三层,饰演者桑杰·达特是在高温天气下,穿着这样的衣服完成了整个战场上的戏码。
如此费劲心力,就是为了真实还原历史。
但这都只是表象,整部影片最真实的内核在于,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剧情叙述,它都摒弃了印度电影里一贯过于浓重的戏剧化。
长达165分钟的片时里,前120分钟都在描摹双方的战前准备以及战略布局,以一种极为宏观的角度,展现了印度当时的复杂战局以及特殊地形,为了更为具象化,影片还不止一次地秀出了详尽的地图,以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马拉地人在消灭了海德拉巴的尼扎姆后,基本统一了印度南方,与北边残存的莫卧儿王朝形成地理上的割据状态,但后者必须一直上岁才得以不被消灭。于是,心有不甘的莫卧儿皇帝,恳请更北边的阿富汗侵略自己以对抗马拉地人,马拉地人遂以保卫领土的名义应战,迅速组建联盟军。
这期间,展现了大量的内政较量、外交策略以及各种合纵连横,演绎出十分精彩的权谋戏码,而不再是简单的正邪对立、敌我交战,更少了打鸡血般的民族主义,摆出了一种客观、平静的历史眼光。
如此,人物的塑造也呈现中立立场,萨达希夫没有被美化,阿赫迈德·沙也无任何丑化,双方都是战场上的勇者和智者,并恰如其分地融于故事之中,谁也没有得到过多的戏份。
结尾40分钟的战争场面,更是严格遵循了客观、现实的理念,既没有《帕德玛瓦蒂王后》里“走台步式”的炫耀布阵、《一号自由勇士》中地道里蹦出骑兵的奇观,也没有《巴霍巴利王》中椰子树弹射突围、《凯萨里》中一人单挑百人的开挂式个人特写,而是非常朴实地从正规的阵型变化、炮火试探、步兵冲阵依序展开,直至近身厮杀的肉搏戏,也都是接地气的大力挥砍,几乎没什么花活,期间甚至还刻画了逃兵的现象。
总之,场面真实又不失壮观。
最终,阿富汗以“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重代价,艰难的赢得了这场战役,但望着满地的鲜血与尸首,阿赫迈德·沙骑马没有露出胜利者的笑容,在敬佩马拉地人勇猛的同时,他深深地感受到了战争的罪孽。
这位彪悍的统治者为此再也没有踏上过印度的土地,而影片也顺势拔高主题,亮出了其反战的态度。
讲真,这是我看过最有诚意的一部印度历史战争片了。
但显然,这样缺乏生理、心理刺激的真实客观以及超越国界与民族的宏大主题,并不受印度观众的欢迎,影片不但在IMDb上摘得了5.5的惨淡得分,票房也严重扑街,上映头三天,累积仅1.7亿卢比。
当然,由于对拉贾斯坦邦邦主的一些负面描写,影片在上映前后,还遭到了观众的联合抵制,这也或多或少影响了票房。
如此,这就成了继《死丘往事》败北之后,导演阿素托史遭遇的又一次滑铁卢。
不过,影片自身也有一些瑕疵,比如萨达希夫的爱情副线,完全就是多余的,而最后对马拉地人的歌颂则是勉强的,导演可能是企图通过增加一些浪漫戏码、商业元素,来讨好大众。毕竟,对于那些非历史爱好者来说,这部电影有些沉闷了,但遗憾的是,效果甚微,而只是无故拖长了片时罢了。
尽管商业上没有取得成功,但个人认为,《帕尼帕特》依然不失为印度电影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毕竟想要跨出国门,成为真正的国际电影大国,印度电影不能满足于在本土自娱自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