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校长,您好,我是张培祥,听说您在找我。”

醴陵四中的罗定中校长听到电话那头熟悉的声音,他激动地说道,

“张培祥,你怎么出去打工了,快回来上学吧!”

“校长,我的情况您知道,父母已经供不起我上学了,我也不想再继续拖累家里了。”

一听是因为资金问题,罗校长安慰道,

“你上学的一切费用都由学校支付,你父母的病我们一起想办法,你可不能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北大才女张培祥为什么去世(写卖米感动国人)(1)

电话另一头的张培祥潸然泪下。

她何尝不想读书,又何尝不知道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捷径。

可干不了活的父亲、患乳腺癌的母亲以及小自己五岁的弟弟。

在这样贫困的家庭中连吃饱饭都是一种奢望,她自己又怎么能自私地选择继续上学。

自从辍学打工以来,张培祥每天都生活在黑暗中。直到听说罗校长正在寻找自己,她这才赶紧给对方回了一个电话。

最后在罗校长等人的帮助下,张培祥终于没有了后顾之忧。

她以株洲地区第一名,全省第五的好成绩成功考入了北京大学法学系,并留在本校继续读研究生。

就在所有人以为张培祥即将迎接光明的未来时,意外却已经悄然而至。

大学四年的努力

1997年8月,18岁的张培祥带着父亲东拼西凑的一千元生活费,辞别了曾经帮助过自己的长辈,踏上前往北京大学的列车。

北大才女张培祥为什么去世(写卖米感动国人)(2)

望着窗外不断倒退的景色,张培祥嘴角微微上扬,内心憧憬着盼望已久的大学生活,同时她也畅想着自己日后的人生计划。

在接下来的大学四年中,张培祥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尽情享受美好的学习时光,而是在上课之余身兼数职,挣自己的生活费和学费。

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张培祥才会将课程重新复习一遍,并将不会的问题整理出来,以便第二天向老师请教。

更难得的是,张培祥很好地平衡了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时间,曾多次获得学校的奖学金。

这样一来,她不仅能支付得起自己的生活费,还能够时不时给家中寄一些钱。

闲暇之时,张培祥也发展了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

喜欢下围棋,她就创建了一个围棋社,经常带着大家一同切磋棋艺,偶尔举办一些比赛交流学习。

喜欢创作的张培祥通过《卖米》这篇小说将自己小时候的艰苦生活给记录了下来,并将自己对《红楼梦》的解读著成《大话红楼》一书。

北大才女张培祥为什么去世(写卖米感动国人)(3)

大学的四年里,张培祥没有一刻空闲,但却是她从小到大过得最开心的时光。

因为她终于不用为第二天能否上学而感到发愁,也不用为自己以后的命运而担忧。

2001年,本科毕业的张培祥没有选择参加工作,而是继续攻读本校的法学院研究生。

这时的张培祥,远比刚入大学时挣的钱多,除了自己的日常花销外,家里父母的买药钱以及弟弟的学费都被张培祥一手包揽。

在她的村子里,曾经最贫穷的家庭在张培祥的帮助下竟也有了稀缺的电话和电视机。

村里人都为张培祥感到开心,张培祥也成为村子里小孩的榜样,更成为“知识改变命运”最真实的案例。

北大才女张培祥为什么去世(写卖米感动国人)(4)

可惜,命运始终不肯放过这个苦命的女孩,张培祥再一次受到了命运带给她的重击。

身患不治之症乐观面对

2003年,非典打乱了北京所有人的生活,张培祥的学校放假了,她也只能在宿舍里读书创作。

突然有一天,张培祥发现自己的身上出现了一些红点。

一开始,她以为是自己吃了什么东西过敏,并没有在意。

可没过多久,她开始出现了头晕、气喘等症状,不论吃什么药都没有效果。

“不会是感染非典了吧?”,想到这里,张培祥赶紧找出非典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对照,好在是虚惊一场。

既然确定了不是患上非典,张培祥也就没有立刻去医院检查。直到非典结束后,张培祥才抽空去了趟医院进行全身检查。

“你这是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过度劳累所致,现在已经很严重了,得住院治疗。”

“白血病”三个字狠狠击中了张培祥的心头,但她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惊慌和悲伤,乐观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听从医生的安排住院接受治疗。

北大才女张培祥为什么去世(写卖米感动国人)(5)

早在住院之初,张培祥就详细询问了自己的病情,而且已经做好失去生命的心理准备。

所以在面对大家的探望时,张培祥总是以微笑示人,还想办法安慰她的父母。

或许是知道时间已经所剩无几,张培祥在病床上继续创作《大话红楼》,并在网上与志同道合的人一同交流心得。

张培祥的乐观和坚强感染了所有前去探望的人,甚至有许多人都误以为张培祥只是太过劳累,不久就会出院。

不幸离世被葬八宝山

2003年8月27日,张培祥的生命却被永远定格在24岁。

同年9月2日,张培祥的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许多北大的师生都纷纷放下手头工作去送这位励志才女最后一程。

这是北大第一次在八宝山举行追悼会,而且是为一名学生举办如此大规模的追悼会,就连著名央视主持人撒贝宁都亲自到场为其念追悼词。

可当撒贝宁念完张培祥的生平后,所有人都留下了悲伤的泪水。

北大才女张培祥为什么去世(写卖米感动国人)(6)

大多数人都认为张培祥的大学生活特别励志,却没想到大学竟是她短短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那张培祥大学前的生活,又该是怎样的呢?

得到姑妈帮助,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从出生时起,张培祥的人生就被苦难所笼罩。

她的父亲身体不好,常年服药,母亲患有小儿麻痹症。父母都干不了重活,也无法出门打工,只能靠着父亲种水稻来维持一家人的温饱。

张培祥的降生,为他们一家枯燥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却也带来更大的生活压力。好在张培祥是父母出生的第一个孩子。

为了让女儿能够多学一些知识,她的父母咬牙将张培祥送到了学校读书。

“琼宝(张培祥小名),好好学习,这样长大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同学们,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见识更广阔的天空,改变贫穷的命运。”

从上学第一天起,张培祥就将父亲和老师的话牢牢记在心里,珍惜一切学习的机会,立志要改变家中的贫困生活。

北大才女张培祥为什么去世(写卖米感动国人)(7)

等父母生下了她的弟弟后,家里生活更加困顿。

张培祥担心有一天自己不能再继续上学,所以比之前更加认真地帮父母干活,减轻家里负担。

在张培祥十岁那年,她的弟弟也已经五岁了,家里的经济状况越来越不好,再没有办法承担起张培祥的学习支出。

趁着张培祥还没放学,他的父亲对妻子建议道:

“要不,不让琼宝念书了吧。”

“孩子学习那么好,不让她上学了还有多难受呀,琼宝这辈子不就毁了吗?”

“你说的我都懂,可家里什么情况你也知道,我也是没办法啊。”

说到这里,夫妻二人都控制不住地流下眼泪。

等张培祥放学后,一进屋就看见自己愁容满面的父亲,心里瞬间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琼宝,爹有件事想和你商量一下。”

“爹,什么事呀?”

“要不,你...你别念书了。”

北大才女张培祥为什么去世(写卖米感动国人)(8)

一听说不让自己上学,泪水瞬间灌满了张培祥的眼眶,她委屈地问道:

“爹,怎么不让我上学了,我一直都在努力学习啊!”

父亲不敢直视女儿张培祥的眼睛,强行地说道:

“家里情况你也知道,你弟弟也五岁了,一家人连饭都吃不上了,哪还有钱供你上学。”

“爹,我可以少吃点。”

父亲没有理会张培祥,只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只留下张培祥独自一人在屋里流泪。

第二天一早,张培祥没有背起书包,而是拿起了属于自己的小锄头,来到地里和母亲一块干活。

每当看到有学生经过,张培祥眼里的忧伤就要浓郁一分。

不知道干了多少天农活,张培祥辍学的消息传到了她的姑妈张元桂耳中,张元桂气冲冲地来到张培祥的家中,质问自己的哥哥:

“琼宝学习那么好,你们怎么那么狠心,这不是把孩子给毁了吗?”

北大才女张培祥为什么去世(写卖米感动国人)(9)

听到妹妹这般质问,张培祥的父亲只是红着眼睛解释道:“我也想让琼宝上学,但你看看我家,我哪还有钱让她上学啊!”

“哪个父母不希望儿女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我也是没有办法了啊。”

看着面前泪流满面的哥哥,张元桂变得一言不发。

思索良久后,她说道:“琼宝学习这么好不能不上学,让她去我家,我供她上学。”

就这样没过多久,姑妈张元桂就重新为张培祥找好了学校,并将在家干活的张培祥接到了自己家中照顾。

临行前,张培祥的父亲一再叮嘱她:

“你要永远记得姑妈对你的帮助,珍惜这次上学的机会,好好学习,以后报答姑妈。”

张培祥将父亲的话牢记心中,更加努力地去学习,终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当地最好的中学——醴陵一中。

北大才女张培祥为什么去世(写卖米感动国人)(10)

转学醴陵四中

女儿学习好,张培祥父母都为她感到骄傲。可一想到学费,他们夫妻二人就再也无法开心起来。

“哎,琼宝考上这么好的学校,花费也不少,这可怎么办呢?”

“不是有她姑妈可以帮助吗?”

“初中花费大,谁家都要过日子,咱也不能一直让她姑妈拿钱呀。”

一提起钱,夫妻二人再次陷入沉默,最后决定让张培祥先上学,走一步算一步。

初一上完后,张培祥父母实在无力承担醴陵一中的学费,就再次和张培祥商量道:

“城里上学太贵了,要不转到乡里的一间中学吧。”

听说是转学不是辍学,张培祥的心稍稍放了下来。她不仅同意了父母的要求,还出言安慰道:

“没事,在哪上学都一样,只要好好学习都能考上大学。”

可还没等张培祥转学,这件事就传到了张培祥的堂叔张浩良耳中。

北大才女张培祥为什么去世(写卖米感动国人)(11)

张浩良是醴陵四中的教师,他深知一个好学校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能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

趁着张培祥还没转学,张浩良就赶紧找到张培祥的父亲。

“我听说你们要给琼宝转到乡下的中学?那怎么行,这不是耽误孩子了吗?”

还没等张培祥父亲开口,张浩良又继续说道:“我知道你们生活的困难,这样吧,把琼宝转到醴陵四中吧,我在那当老师还能照顾一下。”

就这样,张培祥就被堂叔接到了醴陵四中读书,也因此遇上了对她考上北大帮助最大的人——醴陵四中的校长罗定中。

罗校长的鼎力帮助,张培祥考上北大

虽然转到醴陵四中读书,家中经济负担小了不少。

可张培祥依然担心,之前的辍学和转学的情况会再次出现,于是她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兼职。

无论在哪个学校,学习成绩优异又听话懂事的学生总是会受到特别关注,张培祥也是如此。

北大才女张培祥为什么去世(写卖米感动国人)(12)

醴陵四中的校长罗定中,早就关注到这个常年霸占年级第一宝座的张培祥。

当从张浩良口中得知张培祥的学习经历后,他对这个坚强又上进的小姑娘十分欣赏。

因校长的帮助得以继续读高中

临近中考时,张培祥没有听从老师的建议继续读高中,而是填报了一所中专院校。

因为她觉得就算读了高中,毕业后也无法直接工作,还需要考大学,这需要很大一笔钱。

中专学费便宜不说,还不用上那么长时间的学,毕业后她可以直接工作赚钱养家,改善家里的生活。

许多老师都来劝张培祥改变主意,可她却铁了心的要报考中专。

一方面她是考虑到自己的父母身体并不好,随时有可能需要钱,若是她继续上高中势必会对父母造成更大的生活压力。

另一方面是张培祥不敢读高中,她怕家里发生什么变故导致自己再次辍学,白白浪费这么多年的学习时间,还依旧找不到好工作。

北大才女张培祥为什么去世(写卖米感动国人)(13)

于是,她认为报考中专对自己而言,可能是最好的出路。

直到有一天,罗校长找到张培祥,斩钉截铁地对她说道,

“别报中专,报考高中。只要你能考上,学费全由我来负责。”

张培祥没想到在这个关键的命运转折点上,罗校长会突然伸出援助之手将她的人生拉回正轨。

她流着泪对罗校长表示感谢后,最终将自己的志愿改为醴陵一中。

而张培祥也没有辜负罗定中校长的期望,以727的高分(满分740)被醴陵一中录取。

因家中变故辍学打工

踏入高中的那一刻,张培祥的内心充满激动。

每当自己的学业出现重大变化时,总会有人为自己的梦想保驾护航。

能够走到今天,张培祥知道,这不仅仅是自己的功劳,还有她的姑妈、堂叔以及罗校长的帮助。

为了给自己、给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一份满意的答卷,张培祥更加努力学习,并自己立下了考重点大学的志向。

北大才女张培祥为什么去世(写卖米感动国人)(14)

可在她高二那年,意外再次发生,张培祥的父亲做了一场大手术,后续的治疗费用还没有着落。

雪上加霜的是,她的母亲也被确诊为乳腺癌,急需一大笔手术费。

在这种情况之下,张培祥一心只想为父母治病,没有告诉任何人就偷偷回到家中,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与同村伙伴一起前往大城市打工。

可张培祥不知道的是,在她离家后没多久,罗定中校长就按照学籍信息登记上的地址来到了她家中。

原来,罗定中从醴陵四中调任到醴陵一中担任校长,并一直在暗中继续关注着张培祥的学习与生活。

当张培祥刚一离开学校时,她的老师就赶紧找到罗校长:“校长,不好了,张培祥辍学了。”

“辍学了?知道是为什么吗?”

“不知道,她没和别人说过,自己悄悄走的。”

罗校长以为是她的家中没有钱继续供她读书了,这才选择回到家中务农,于是他赶紧按照登记表中的地址来到张培祥家中。

“张培祥在家吗?我是罗校长。”

看到罗校长的到来,张培祥父母已经猜到他的来意,对罗定中坦言道:“琼宝不在家,她出去打工去了。”

北大才女张培祥为什么去世(写卖米感动国人)(15)

“这么有天赋有努力的学生出去打工,这不是胡闹吗?”

“你们怎么能让她出去打工,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要高考了,这时候她放弃不就等于前功尽弃了吗?”

“打工能有什么出息,考个好大学才能过上好生活。”

面对罗校长的指责,张培祥父母面带愧疚的等到他消气后才开口解释:

“我俩身体都不好,需要钱治病,琼宝这才没有心思继续上学,说什么都要去打工。”

“她去哪打工了,你们有联系方式吗?”

“没有联系方式,好像是深圳还是广东。”

在当时电话还不普及,外出打工的人都会将电话打到家附近的小卖部。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罗定中只要一忙完工作上的事情就开始给张培祥打电话。

不知道打完了多少个电话号码,这才接到张培祥的回电,并发生了开头的那段对话。

北大才女张培祥为什么去世(写卖米感动国人)(16)

“回来上学吧,你只需要好好学习,剩下的我替你解决。”

有了罗校长的承诺,张培祥这才有勇气重返校园,并利用高三的最后一个学期全力冲刺,最终考入北京大学。

从出生到进入北大,张培祥两次辍学,两次被迫选择前往自己不喜欢的学校,却又在关键时刻幸运地重返校园,带着大家的期望考入北大,从此成为励志典范。

但命运却和她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张培祥最终没能迎来彻底逆袭的那天,命运就匆匆为她的人生画上了句号。

《卖米》获奖,张培祥已离世

按照张培祥的遗言,她的骨灰一半被放在八宝山,陪伴着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并见证更多人完成自己的梦想。

另一半则送回她的老家湖南,因为在那里有曾经帮助过她的恩人,也有一直以来省吃俭用供她上学的父母。

北大才女张培祥为什么去世(写卖米感动国人)(17)

2004年,张培祥去世的第二年,许多人已经从悲伤中走了出来。

但《卖米》小说的获奖却将这位励志才女再次推到公众面前,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了她的求学历程。

《卖米》这篇小说生动形象地讲述了张培祥的家中世代以种地为生,等到她出生后,种水稻、卖水稻成了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

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和自己的母亲一人挑着一担米,一同前往离家几里地的集市上去卖米换钱,用换来的钱为父亲买药治病,供一家人的开销。

一个夏天的清晨,她和她的母亲再次担着两袋沉重的米,挑到集市上去卖。

当时,她的母亲给出的米价格是“一块一”,一位米贩子在讨价还价后表示自己最多只能给到“一块零八”。

北大才女张培祥为什么去世(写卖米感动国人)(18)

在米贩子戏谑的目光中,她的母亲也执拗了起来,非“一块一”不卖,继续坐下来等着其他小贩来问价。

很快,太阳就升了起来,大地也就被晒得发烫。她和自己的母亲只能坐在原地,等待着愿意以“一块一”价格购买大米的小贩。

小小的张培祥,目睹母亲的衣服早已汗湿,却仍然在大声叫卖,不得休息,她的心中充满无限悲凉。

她知道,不是母亲不想以“一块零八”卖掉担子里的米,而是家中已经贫穷的连两分钱都是一笔“巨款”。

这天,她的母亲终究没能卖掉米,母女俩也只能将米又原封不动地背了回去,第二天一早去到更远的地方卖掉。

北大才女张培祥为什么去世(写卖米感动国人)(19)

这是《卖米》中所记录的情景,也是张培祥的真实经历。

《当代》文学杂志刊登了这篇小说后,许多杂志社也跟着纷纷转载。可惜张培祥已经看不到这一幕了,更听不到大家对她的赞美与惋惜。

《卖米》的情节尽显底层老百姓们贫困的现实。

可张培祥面对苦难的态度却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她从容、淡定、乐观、不抱怨不放弃,年纪虽小却尽显坚毅。

后记

从出生到离世,张培祥从未因为命运的不公而自暴自弃,也从未因为生活举步维艰而满腹牢骚。

所有认识张培祥的人,都对这个小姑娘有着一个共同的评价:乐观。

辍学时、打工时、治疗时,张培祥短短的一生充斥着苦难与考验,但她却一直用最乐观的状态去迎接每一天。

北大才女张培祥为什么去世(写卖米感动国人)(20)

生活从来都不会完全被阴霾笼罩,总会在不经意的地方透出一丝亮光,照亮眼前的黑暗。

就像张培祥的求学之路那样,几经波折的她,最终还是成功走进大学的课堂。

也正是经历了许多峰回路转的考验,张培祥最终练就一颗坚强的心,淡然接受所有来自命运的苦难,包括死亡。

在最贫瘠的土地上,张培祥这朵娇艳的昙花短暂开放过后又匆匆凋谢。

但却留下令生命都为之动容的力量,激励着数不清的追梦人继续前行。

若是张培祥没有离世,或许她还会继续演绎寒门学子的逆袭典故,成为许多学生作文里的素材,为所有正在奋斗路上的年轻人注入一针强心剂。

生命虽短,张培祥却谱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北大才女张培祥为什么去世(写卖米感动国人)(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