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京?

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京城。京都。京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京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京剧。京师(首都的旧称)。京绣。京菜。大。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

大,盛

京,大也。燕之北鄙,东 楚之郊,或谓之京。——《方言一》

京,大也。——《尔雅》

裸将于京。——《诗·大雅·文王》

曰嫔于京。——《诗·大雅·大明》

莫之与京。——《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京邑翼翼。——张衡《东京赋》

发京仓。

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公羊传·桓公九年》。朱骏声曰:“京大师众也。”

忧心京京。——《诗·小雅·正月》

【唐韻】舉卿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卿切,音驚。大也。【揚子·方言】燕之北鄙,齊楚之郊,凡人之大謂之京。 又【爾雅·釋丘】丘絕高曰京。【廣雅】四起曰京。 又【蔡邕·獨斷】天子所居曰京師。京,大也。師,衆也。【公羊傳·桓九年】天子之居,必以衆大之辭言之。 又數名。十億爲兆,十兆爲京。 又姓。漢京房,宋京鏜。 又與原同。【禮·檀弓】趙文子曰:是全要領,以從先大夫于九京也。【註】九京,山名,在今絳州。晉大夫墓地在九京。京卽原字。 又人名。【後漢·銚期傳】破更始將軍京。【東觀漢紀】京作原。古通用。 又與鯨同。【前漢·揚雄傳】騎京魚。 又與强同。【山海經】北方神名禺强。【莊子註】作禺京。 又【韻補】叶居良切,音疆。【詩·小雅】憂心京京,叶上將下痒。【左傳·莊二十二年】五世其昌,並于正卿。八世之後,莫之與京。【註】京猶齊也。卿音羌。

大致意思京即为首都!只有大统一王朝的首都可以叫京!如西周镐京,东周洛邑)但京的使用有唯一性,明确以京描述的只有首都(中央集权的朝代)!

------------------------------------

“都”怎么解释呢?

【正韻】東徒切,音闍。【廣韻】天子所宮曰都。【周禮·地官·小司徒】四縣爲都。 又諸侯子弟封邑亦曰都。【左傳·隱元年】大都不過參國之一。《莊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 又卿大夫食采之邑亦曰都。【禮·坊記】制國不過千乗,都城不過百雉。 又【正韻】美也,盛也。【詩·鄭風】洵美且都。【前漢·司馬相如傳】車從雍雍,閒雅甚都。 又歎美之辭。【書·臯陶謨】臯陶曰都。 又【正韻】居也。【東方朔·客難】身都卿相之位。 又【廣韻】總也。【曹丕·與吳質書】頃撰遺文,都爲一集。【韓愈·答崔立之書】若都不可得。 又【字彙補】水所聚也。【釋名】澤中有丘曰都丘,言蟲鳥所都聚也。 又姓。【集韻】漢臨亞侯都稽。 又【集韻】張如切,音猪。與豬通。【書·禹貢】大野旣豬。【又】被孟豬。【史記·夏本紀】旣豬作旣都,孟豬作明都

  1. 形声。从邑,者声。从“邑”,表示与城市有关。本义:建有宗庙的城邑)
  2. 同本义 ,周时各国把国都叫国,把有宗庙或先君神主的城叫都,没有的叫邑都,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说文》距闰王百里为都。——《周礼》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田畴秽,都邑露。——《荀子·富国》又如:都鄙(旧时天子宗亲及公卿大夫的采邑);都家(周王朝分封给子弟及公卿大夫的采邑);都亭(都邑中的传舍);都甸(都邑郊外之地)
  3. 邦国的都城,国都国都曰都,都者,国君所居,人所都会也。——《释名》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出师表》秋九月,权迁都建业。——《三国志·吴主传》都门帐饮无绪。——宋· 柳永《雨霖铃》
  4. 引申为城市傅之其人,通邑大都。——司马迁《报任安书》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又如:都道(都城的街道);都阃(都市郭门。引申为守卫城市的统帅。阃:门坎);都庄(都城的大道)
  5. 周代王室子弟及三公的封地、采地凡造都鄙。——《周礼·大司徒》。注:“都鄙,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其界曰都。鄙所居也。”邦都之赋。——《周礼·大宰》。注:“四郊去国百里,邦甸二百里,家削三百里,邦县四百里;邦都五百里。”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又如:都鄙,都家(周公卿、大夫、王子弟的采邑,封地)

怎么理解呢?“都”是没有唯一性的!有宗庙的城市,亲王,诸侯的采邑称为“都”周朝时各国把国都叫作国,把有宗庙或先君神主的城叫都,没有的就叫邑!(洛邑)东周(和解体后的苏联有点像)礼乐崩坏,诸侯割据,各诸侯国都有“都邑”各个诸侯国相继独立(东周和春秋历年起点为同一年公园前770年)

------------------------

再来看看“邑”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为囗(wéi),表疆域,下为跪着的人形,表人口。合起来表城邑。“邑”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变体为右耳旁。从“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关。本义:国)

古代称侯国为邑

邑,国也。——《说文》。段玉裁注:“《左传》凡称人曰大国,凡自称曰敞邑。古国邑通称。” 朱骏声通训定声:“《书》‘西邑夏’、‘天邑商’、‘大邑周’,皆谓国。”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左传·僖公四年》

国都

邑外谓之郊。——《尔雅》。郭璞注:邑,国都也

商邑翼翼。——《诗·商颂·殷武》

是以论其迁邑易京,则同规乎殷盘。——汉· 张衡《东京赋》

又如:商邑(商都)。又指旧都

天子治居之城曰都,旧都曰邑也。——唐· 慧琳《一切经音义》

又如:邑庙(城隍庙);邑野(都邑郊野)

指古代无先君宗庙的都城

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左传》。孔颖达疏:小邑有宗庙,则虽小曰都,无乃为邑,为尊宗庙,故小邑与大都同名

泛指一般城镇。大曰都,小曰邑

小则获邑,大则获城——宋· 苏洵《六国论》

邑有旧时县的别称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唐· 柳宗元《封建论》

故今之邑民,最独畏旱而旱辄连年。——宋· 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

又如:邑乘(县志;地方志);邑僚(县府中的同僚);邑尉(县尉);邑宰(县邑之长。即县令)

通称诸侯的封地、大夫的采地

邑万家。——《战国策·燕策》

然广不得爵邑。——《史记·李将军列传》

邑,於汲切 ,國也。从囗;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从卪。凡邑之屬皆从邑。《说文解字》卷6。注:郑庄公曰:吾先君新邑於此。《左传》凡偁人曰大国,凡自偁曰敝邑。古国邑通偁。《白虎通》曰:夏曰夏邑,商曰商邑,周曰京师。《尚书》曰西邑夏,曰天邑商,曰作新大邑於东国雒皆是。《周礼》:四井为邑。《左传》: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此又在一国中分析言之。

又如:邑入(贵族在封地上所收的租税);邑(邑,采邑;祭肉。借指封地的收入);邑钱(封邑的租税收入);邑赏(封地和赏赐);邑粟(采邑的赋粟);邑族(封地和宗族);邑国(古代大夫、诸侯的封地);邑租(封邑的租赋)

怎么理解“邑”呢??没有宗庙的统治者居住城市,城市(封国)!有宗庙的城市叫都!没宗庙的叫邑!中央集权同意王朝的首都为京!

政治地位上理解“京”(首都)>“都”(政治经济中心)>“邑”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京的城市“镐京”(西周)今西安,从来未被称为“邑”!在中国古都历史的地位可见一斑!不可撼动!

在唐时何为京畿道?都畿道?

古都之争?!笑话!有什么可争的!!称呼即可一窥全豹!

更不要说现在是国家副省级城市,国家科研,教育,工业基地!是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之一,有两项六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分别是: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另有西安城墙、钟鼓楼、华清池、终南山、大唐芙蓉园、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等景点。西安拥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8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支持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1981年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历史名城。和某地说自己是联合国承认(注意用词)的“世界名城”不是一回事!

长安古称古称长安,镐京又称西都、西京、大兴城、京兆城、奉元,

注意西安说自己千年古都只算有文字记载的,有证可查的历史,是真正意义上的千年古都!

某地靠推测,靠生拉硬扯例如,春秋和东周到底咋算呢?何况还被称为邑(没有宗庙的城市)!陪都史也算建都史内才凑足千年!

京都被称为什么(什么是京都邑)(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