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忠仁(教授)

关于七夕的诗词和词句(诗词中的七夕)(1)

银河浩瀚,群星灿烂。每当七夕,人们仰望高远苍穹、无限星空时,无论文人墨客还是寻常百姓,都会产生无尽的遐想。于是美好的七夕传说产生了,动人的七夕诗词产生了。下面就说说七夕诗、词。

一、 诗中的七夕

中国文学史上,“七夕”诗数不胜数,最早在西周的《诗经》中已出现: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皖彼牵牛,不以服箱。

《诗经》古奥,此诗自古众说纷纭,大意是说:织女一天7次奔波。虽然7次奔波,也很难织成美丽云锦。看那远方的牛郎,不能驾车来驮衣箱。诗句透露出织女哀怨伤感的心情。

历史上的七夕诗,就其内容说,大致可分4类:泛写“七夕”的诗;写牛郎织女的诗;歌感悟爱情的诗;“七夕”习俗诗。

关于七夕的诗词和词句(诗词中的七夕)(2)

1、泛写“七夕”的诗。

泛写“七夕”的诗,指写七夕的多方面的内容的诗篇,如:天上星宿、牛女故事、婚姻爱情、习俗掌故、……

权德舆(唐)《七夕》:

佳期人不见,天上喜清秋。

玉佩沾清露,香车渡浅流。

东西一水隔,迢递两年愁。

别有穿针处,微明月映楼。

此诗写了天上牛郎织女银河相隔,迢递愁望,一年一度,天降清露,香车过河,玉佩玎珰、鹊桥相会……最后转入人间:七夕今晚,微月映照,家家户户,彩楼乞巧,穿针引线、乞望美好。

李商隐(唐)《七夕》:

恐是仙家好别离,固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归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唯与蜘蛛乞巧丝。

李商隐此诗写碧落银河之畔,金风玉露之时牛女相会的美好情景和人间七夕蛛丝乞巧的故事,写得很美。明代金圣叹《金圣叹批唐诗》《七夕》评李商隐此诗是:“幽情细笔,顺则不顺,翻却不翻。真谓帘中悄问,耳后低语,檀口无言,蕙心密印。”

张耒(宋)《七夕歌》:

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

神宫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云作桥。

桥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

织成云雾紫绡衣,辛苦无欢容不理。

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得牵牛夫。

自从嫁后废织紝,绿鬓云鬟朝暮梳。

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踏来时路。

张耒《七夕歌》,概括书写,几乎就是一篇牛郎织女的完整故事:帝怜玉女,许嫁牵牛;嫁后废织,天帝震怒;隔离牛女,一年一会;深秋梧落,银河清冷;灵鹊架桥,牛女相会,……(“斗杓”即北斗星。)

一些泛写七夕的诗句也很美丽。如:杜审言(唐)《七夕》:“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银河)。 李峤(唐)《同赋山居七夕》:“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任希古(唐)《和东观群贤七夕临泛昆明池》:“清风始摇落,秋水正澄鲜。” 卢纶(唐)《他乡七夕》:“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 卢殷(唐)《七夕》:“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 “李纲(宋)《七夕》:“璀璨珠星连璧月,凄凉雨露坠金风。”……

关于七夕的诗词和词句(诗词中的七夕)(3)

2、写牛郎织女的诗

写“七夕”的诗大多围绕牛郎织女的神话展开。初秋夜晚,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七夕令人想起牛女凄婉、美丽的神话,令人感动又令人叹惋的爱情。

东汉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其一,可能是《诗经》后的第二首最著名的写牛郎织女的七夕诗。诗曰: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抒。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是公认写得最好的牛郎织女诗之一。诗中说的“牵牛星”,天文学上叫“河鼓之二”星,又名牛郎星,是天鹰座的亮星,在银河的东南面。在牵牛星的两边有两颗小星星,叫“扁担星”,传说是牛郎用扁担挑的箩筐中的牛郎织女的一对儿女。 诗中说的“河汉女”即织女星,天文学上叫“织女之一”星,在银河西北面。 又传说牛郎织女故事中水牛,是天上的金牛星座中的“金牛星”。 传说归传说,实际上天上“五星”相距遥远,要以光年计算。 此诗说: 渺渺夜空,点点繁星,迢迢牵牛,皎皎织女,银河相隔,遥望东西。……一座鹊桥,一座情桥;一夜欢会,一夜缠绵;双星凝眸,永恒守望……。东汉人写牛郎织女的诗,写得何等悠远而清新,凄婉而美丽。

曹丕《燕歌行》: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故限河梁?

曹植《九咏》:

临回风兮浮汉渚,目牵牛兮眺织女。

交有际兮会有期,嗟痛吾兮来不时。

三国时期的帝王诗人曹丕与才高八斗的曹植两兄弟的“七夕”诗的意象、意境、意蕴相似。曹丕诗忧伤叹惋并深沉发问:牛郎织女限隔银河,遥遥相望,这是什么原因呢? 弟弟曹植则是于七夕之际,在汉水上凝目牵牛、眺望织女,叹惋牛郎织女相会又马上离别的情景。啊!后会有期,只能等来年了。诗表达了他对牛郎织女分离的同情和叹息,更是表达了诗人心中的伤感和痛苦。

杜甫《牵牛织女》: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

万古永长望,七夕谁见同?

孟郊(唐)《古意》: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杜甫与孟郊诗写牛女银河相隔,一东一西,未得渡河,万古遥望,……诗写得情意绵绵,深远悠长。杜、孟二诗可谓异曲同工。

关于七夕的诗词和词句(诗词中的七夕)(4)

清江(唐 僧)《七夕》: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

月为开帐烛,云作渡河桥。

映水金冠动,当风玉佩摇。

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

这是一个僧人写牛郎织女爱情的诗。人们知道,佛家是戒男女之情的。但僧人也是人,虽然没有家庭和婚事,但男女亲情的那份至爱的情感在情感深处是没有泯灭的。清江笔下,天上七夕,夜景迢迢;牛女渡河,相逢一宵。月亮为他们张开锦帐,点燃蜡烛。接着,霞云飞度,变作河桥;牛郎金冠,照水闪动;织女玉佩,当风摇响;更漏急促,曙色将现;明朝即别,凄伤哀戚……一一涌上心头。僧人写牛郎织女的诗十分美丽、十分凄婉、十分动人。清江写的牛女的锦幛让人想起刘禹锡《七夕》中写的牛女的卧房:“馀霞帐锦幛,轻电闪红绡。” 牛女相会虽然只有短短一夜、眇眇一瞬,但相会仙桥上的卧房却余霞缥缈,轻电闪烁,那么绚烂,那么美丽。

写牛郎织女的诗篇很多,限于篇幅,仅录3首供欣赏。

金朋说(宋)《七夕吟》

银河东达鹊桥西,织女牛郎会晤时。

才得欢娱又离别,相逢拟待隔年期。

德容(明):

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

最伤今夜离愁曲,遥对天涯愈断肠。

龚诩(明)《寓意》:

天上双星有常处,夫为牛郎妇为女。

东西相望自年年,只隔天津一泓许。

耕田匪易织亦劳,不得从容相慰语。

伤心一掬泪如珠,洒向人间作秋雨。

这些诗把牛女的爱、欢、情、喜、别、离、思、怆、悲、痛、恨、戚写得感人至深、动人心魄。

关于七夕的诗词和词句(诗词中的七夕)(5)

3、歌颂爱情诗

“七夕”最深层的主题和意蕴是爱情。写七夕的诗篇大多是在歌颂爱情。这方面的诗同样很多。如:

许敬宗(唐)《七夕赋咏成篇》:

一年抱怨嗟长别,七夕含态始言归。

飘飘罗袜光天步,灼灼新妆鉴月辉。

情催巧笑开星靥,不惜呈露解云衣。

所叹却随更漏尽,掩泣还弄昨宵机。

何仲宣(唐)《七夕赋咏成篇》:

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

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

历历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罗。

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许、何同题二诗,写牛郎织女的爱情特别动人:牛郎织女,经年长别,匆匆欣喜相会,通宵道情,通宵无尽;黎明又匆匆惜别,离愁如山,别情如水;……美好而又令人伤感。真乃是“相见时难别亦难”。 这里要特别点出的是二诗写织女的装束、形态和情状也特别美:飘飘罗袜,踏着天步;灼灼新妆,照鉴月辉;临风摇扇,仙车渡河;珠星拖佩,云衣曳罗;欢情催笑,露解云衣。……读之让人想象不尽。

白居易《牵牛织女 . 七夕》:

烟霄微月淡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刘禹锡(唐)《七夕》:

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杜牧《七夕》: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旧称天上7月6日下的雨是为织女的“洗车雨”, 7月7日下的雨为织女的“洒泪雨”。)

白诗短短的28个字,将银汉烟霄、长空月淡、天上人间、欢情离恨……牛女的绵绵爱情和长长离恨写得淋漓尽致。 刘诗表达了对织女无尽地遥望天河对岸夫君和儿女的叹惋。 杜诗寄托了诗人对牛郎织女经年别离、隔河相望的无比同情和感叹。

以上三诗,写情深义重的牛郎织女遐川相阻,云汉渺远;经年离别,经年遥望;银河浩瀚,一年一会;永远思念,永远守望;诗人为之感慨,为之叹惋。

秦文莲(当代)《七夕感怀》:

灵鹊架天河,千秋七夕歌。

牵牛欣欲泣,织女泪如梭。

暮暮朝朝念,凄凄戚戚磨。

人间痴恋侣,莫负结丝萝。

天河漫漫,喜鹊架桥;一年一度,牛女相会;牛郎悲泣,织女流泪。朝朝暮暮,凄凄戚戚。永恒思念,永恒守望;……人间恋侣,仰望天河;莫负初心,永结丝萝。

关于七夕的诗词和词句(诗词中的七夕)(6)

4、感悟、慨叹爱情的七夕诗

写“七夕”的诗,还有很多篇幅是对爱情的感悟和慨叹。

徐凝(唐)《七夕》: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及河鼓星。

施肩吾(唐)《杂曲歌辞 . 古别离》:

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见。

宋代名叫“静女”的女子给情人题诗:

牛郎织女本天仙,隔涉银河路杳然。

此夕犹能相会和,人间何事不团圆。

徐凝、施肩吾、宋女子的3诗同一机杼:说牛郎织女,虽然一年一度才鹊桥一会,但还有金风玉露一相逢的时候。而人间夫妻经年离别,还不如牛郎织女一年一度得相见。诗人发问:“人间何事不团圆”? 3首诗诗思别致,感喟深沉,意味幽远。

金代乌林答爽的《七夕曲》又从另一角度想象和感悟到天上人间别离不同:

天上别离泪更多,满空飞下清秋雨。 这美丽的诗句令人想起伟人毛泽东的《蝶恋花 . 答李淑一》的美丽词句:“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吴绡(清)《七夕》:

星光历历汉悠悠,怅望双星独倚楼。

莫谓人间多别恨,便疑天上有离愁。

袁枚(清)《马嵬》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吴绡《七夕》说天上星光历历,河汉悠悠;独倚楼头,怅望双星。因人间有离愁别恨,人们便疑心天上也有离恨别愁。角度新奇。 袁枚诗说,天上银河,牛女相隔,一年一会,夫妻长望。而人间呢,李杨长恨,离歌一曲;石壕绝别,永不相逢。人间的夫妻悲欢离合不比皇宫逊色。袁诗对爱情的感悟又深了一层。

关于七夕的诗词和词句(诗词中的七夕)(7)

5、“七夕”习俗诗。

“七夕”习俗众多,如乞巧、乞愿、穿针、乞蛛丝、供瓜果、曝衣、……历代写七夕习俗的诗也很多。

仇远(宋)《七夕》:

河鼓天孙各老成,无愁可解任秋声。

痴儿笑月羞眉曲,稚女穿针斗眼明。

夜半且分瓜果供,天中岂识别离情。

未能免俗消光景,醉卧西风梦亦清。”

仇远诗从天上河鼓(牛郎)天孙(织女)写起,引出人间七夕乞巧、痴儿望月、稚女穿针、瓜果以供等七夕习俗。这是泛写七夕习俗。

更多写七夕习俗的诗中,往往是集中单写某种习俗,如乞巧、乞愿、穿针、乞蛛丝、供瓜果、曝衣、……下面分而述之。

A乞巧诗

林傑(唐)《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宋代刘宰(宋)《七夕》也有诗句同义:

天孙今夕渡银潢,女伴纷纷乞巧忙。

诗人笔下:家家七夕,家家此夜,家家小妇,家家乞巧。

关于七夕的诗词和词句(诗词中的七夕)(8)

B、穿针诗

南朝梁代诗人刘遵《七夕穿针》:

向光抽一缕,举袖弄双针。

崔颢(唐)《七夕词》: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刘、崔诗句都是写的七夕穿针的情景。

C、乞愿诗

梁朝范云《望织女诗》云:

寸情百重节,一心万处悬。

愿作双青鸟,共舒明镜前。

道出了青年男女瞻望牵牛织女二星、愿做双青鸟的共同心声。

D、曝衣诗

沈佺期(唐)《七夕曝衣篇》: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

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分席。

曝衣何许曛半黄,宫中彩女提玉箱。

关于七夕的诗词和词句(诗词中的七夕)(9)

二、词中的七夕

中国文学史上的“七夕”词和七夕诗一样举不胜举。仅仅《全宋词》标有“七夕”字样的词就有130余首。历代咏“七夕”的词,涉及的词牌很多,仅笔者有限所见,就有近30个词牌写到“七夕”。这其中又以《鹊桥仙》词牌为最多。下面笔者将书写七夕的词分为两大类:1、《鹊桥仙》词牌书写的“七夕”。 2、其它词牌书写的“七夕”。

1、《鹊桥仙》词牌书写的“七夕”。

(1)《鹊桥仙》书写的牛郎织女爱情。

《鹊桥仙》又名《鹊桥仙令》《广寒秋》《忆人人》《金风玉露相逢曲》。清康熙年间修纂《钦定词谱》卷12著录《鹊桥仙》词调,并指出了此调的体式和调名缘起:“五十六字者始自欧阳修,因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取为调名。” 在欧词后附注:“词调多赋七夕,以此词为正体。” 说明“鹊桥”是七夕的牛女相会时的典型意象,“鹊桥仙”写的是七夕典型人物牛郎织女及爱情故事的典型词牌。

我们就从欧阳修的开创文本《鹊桥仙 》说起。欧词曰:

月波清霁,烟容明淡,灵汉旧期还至。鹊迎桥路接天津,映夹岸、星榆点缀。

云屏未卷,仙鸡催晓,肠断去年情味。多应天意不教长,恁恐把、欢娱容易。

词首先写“灵汉”(银河)的景象:秋月初霁,银汉波清;天宇空阔,烟霞明淡。牛女七夕相会的旧期又到,鹊桥早已架天津(银河)之上。银河两岸,无数繁星闪烁,辉映云汉。 下片写牛女相会,一夜缱绻缠绵。但天意不教长聚,卧房云屏还未卷起,天鸡已打鸣报晓,“欢娱容易”即欢娱很快变换,二人即将分离,断肠又是一年才能相会……。欧词《鹊桥仙》是词的“本意”即词牌和词意一致,写牛郎织女鹊桥七夕相会故事。欧词写尽了牛郎织女短暂欢会的温柔缠绵,又写出了离别的伤心凄婉。欧阳修不仅开创了《鹊桥仙》词牌,而且写得很美,的确是一首让人一读三叹的好词。 (“灵汉”又叫云汉、天河、银河。 “星榆”,即天上繁星像榆钱一样多。。 “仙鸡”传说中的天鸡。 “容易”,汉字“易”有多种含义,此处指变易。)

关于七夕的诗词和词句(诗词中的七夕)(10)

秦观《鹊桥仙 . 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上片一开始就写看七夕天上美景:片片纤云,轻柔多姿。繁星飞奔,传递牛女离愁别恨。银汉迢迢,牛女宵夜暗行。金风玉露,鹊桥相逢。一年一次的相聚,胜却人间无数的相逢。(“金风玉露”化用唐代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金风玉露”即指初秋的风清露莹时节。)

上片写佳期相会,下片便是依依惜别。夫妻缠绵的柔情,似那悠悠无尽的流水。马上要离别,短暂佳期像梦幻般结束,真不忍回顾那鹊桥上的归路啊! 别离之情,多么心酸、凄怆、伤痛。而最后一句,如金声玉振,陡然高亢上扬:“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爱的真谛,不在朝朝暮暮,在天长地久。牛郎织女美好的七夕相会、短暂又美好;分离后的隔河的守望,坚贞又永恒。牛、女这种爱情,是灵魂的升华,是精神的超越,是美丽、纯粹、神圣的爱情的最高境界。

秦观《鹊桥仙 . 纤云弄巧》,极尽想象和才思,并融入自己丰富细腻的情感和体悟,已成为七夕词的经典。它是对纯粹美好爱情的歌颂。表现了高雅的情操和圣洁的情怀。有人说秦观的《鹊桥仙 . 纤云弄巧》写的是人间天上、天上人间,“句句是天上,句句写双星,而又句句写人间,句句写人情,天人合一,成为千古抒情绝唱。” 还有人说秦观此《鹊桥仙》是最负盛名的“七夕”词,是写“七夕”词的顶峰。

宋代卢炳、吴潜、陈德武3词人的词,都与秦观《鹊桥仙》词意相近,附上:

卢炳《鹊桥仙 . 七夕》上片

馀霞散绮,明河翻雪。隐隐鹊桥初结。牛郎织女两逢迎,便胜却、人间欢悦。

关于七夕的诗词和词句(诗词中的七夕)(11)

吴潜《鹊桥仙 . 己未七夕》下片:

双星缥缈,霎时聚散,肯向鹊桥回首。原来一岁一番期,却捱得、天长地久。

陈德武《玉蝴蝶》:

但心里,天长地久。何意在,暮雨云朝。

朱淑真(宋 女)《鹊桥仙 . 七夕》: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坐,天上人间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上片写七夕天气,巧云片片,妆扮晚景;秋风清凉,吹散暑气。小雨翻空,月光下射。天上的牛郎织女,秋夜相会,黎明即别,接着又是隔河相望,一年的等待,相思断肠,流尽恨泪。 下片先写夜晚微凉入袂,满坐人幽欢七夕的美好时刻。接着笔锋一转,表达了词人的一种美好的祈望和愿景:朝朝暮暮,岁岁年年,天上人间,人神满意。

范成大(宋)《鹊桥仙 . 七夕》: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范成大此词又写得别有一番新意。词上片说:牛女良夜鹊桥相会,牛郎罢耕,织女停织,幸福美满的一刻,引起群仙嫉妒,月姊(嫦娥)见之皱眉,风姨(风神)见之吹雨。……想象十分奇特。 下片写牛女短暂之会,相逢草草,新欢不及旧愁多。为什么?欢会太短暂,反而搅动别离心绪。不仅如此,而且还添了新愁归去。 “两情脉脉,一水迢迢。” (陈德武(宋)《玉蝴蝶》)真乃是见如不见。 范成大的词简直就是在为牛郎织女的离愁别恨说气话、发牢骚。写得非常别致。

关于七夕的诗词和词句(诗词中的七夕)(12)

(2)、《鹊桥仙》词牌中的七夕习俗。

《鹊桥仙》词牌中写了多种七夕习俗,如“乞巧”、“乞蛛”、“穿针”、“供瓜果”……

赵师侠(宋)《鹊桥仙 . 明河风细》:

明河风细,鹊桥云淡,愁入云梧先坠。摩孩罗荷叶伞儿轻,总排列、双双对对。

花瓜应节,蛛丝卜巧,玩月穿针楼外。不知谁见女儿忙,谩多少,人间欢会。

(“摩孩罗”,梵语音译,即用瓷、木、泥等做的祈福的小娃娃塑像。)赵师侠的《鹊桥仙》写七夕习俗众多:供瓜果、卜蛛丝、玩月穿针引线、双双对对排列“摩孩罗”娃娃、……真可谓目不暇接,令人眼花缭乱。

郭应祥《(宋)鹊桥仙 . 甲子七夕》下片,笔调俏皮幽默:

罗花列果,拈针弄线,等是纷纷儿戏。巧人自巧拙人多,那牛女,何曾管你。

王时翔(清)《鹊桥仙》:

新蟾影里,灵星光下,纤手冰瓜凉怯。绡裙窣地悄临阶,把蟢子(蜘蛛)、偷藏玉合

丝抽五彩,针拈七孔,香口致辞稠叠。萧郎潜听未分明,奈络纬、齐鸣豆叶。

这些“鹊桥仙”词,书写了祭拜双星,家家乞巧、穿针引线、铺设瓜果的七夕习俗。

关于七夕的诗词和词句(诗词中的七夕)(13)

2、其它词牌书写的“七夕”。

除了众多《鹊桥仙》写“七夕”,还有其它许多词牌写“七夕”。

毛文锡(五代)《浣溪沙 . 七夕》:

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蟾光鹊影伯劳飞。

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今宵佳会两依依。

( “婺女”,28宿之一的女星宿,此处代指织女。 “鸳机”,又名鸳鸯机,织机的美称。)

此词写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情景,委婉曲折: 年年七夕,牛女相会;银河清浅,白云淡微;月亮放光,鹊桥布影;蟪蛄(知鸟)怜鸣,伯劳(一种鸟)纷飞;织女下机,相见牛郎;七夕佳会,两情依依。……

柳永《二郎神》: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钿和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此词上阙写七月七日夜晚,词人仰望天空之所见:暮雨刚过,炎光消失,芳尘轻洒,露冷风清,庭户净爽,高天如水,弯月悬挂,……银河飘渺,微云暗度,织女驾车,驶向鹊桥。 下阙写人间七夕的景象:词人选取了两个情景来表现七夕时节人间的欢乐。一是高楼上穿针乞巧的少女,她手持金线,粉脸轻抬,仰望夜空,脑后垂下流云般美丽的发髻。另一个场景是回廊暗影下悄悄约会的有情人,虽然看不清佳人的风采,但能隐约听到他们款款低语、细细情话。从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七夕之夜浪漫美好的画卷。词的最后,词人把天上人间结合起来描写,表达了词人但愿年年今夜,人间天上,一切有情人都圆满相会,幸福美好。

关于七夕的诗词和词句(诗词中的七夕)(14)

李清照(宋 女)《行香子 . 七夕》: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在蛩鸣桐落、初秋月夜的凄清夜景中,词人想象天阶牛郎织女经年离别,霎时一会、马上又经年离别的凄美情景,联想到丈夫赵明诚宦海浮沉、离家远行的现实,婉转地表达了词人对丈夫的缱绻愁情和深切思念。词写得含蓄蕴藉,情深意长,读来别有一分情韵。

其它词牌写“七夕”的词很多,引录几首,限于篇幅,不作评析。

高观国(宋)《隔浦莲 . 七夕》:

银湾初霁暮雨。鹊赴秋期去。浅月窥清夜,凉生一天风露。纤巧云暗度。河桥路。缥缈乘鵉女。正容与。

西厢旧约,玉桥谁见私语。柔情不尽,好似冰绡云缕。回首天涯又怨阻。无语。西风魂断机杼。

陈师道(宋)《菩萨蛮 . 七夕》:

东飞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急雨洗香车。天回河汉斜。

离愁千载上。相远长相望。终不似人间。回头万里山。

范成大(宋)《南柯子 . 七夕》:

银渚盈盈渡,金风缓缓吹。晚香浮动五云飞。月姊妬人、颦尽一弯眉。

短夜难留处,斜河欲断时。半愁半喜是佳期。一度相逢、添得两相思。

关于七夕的诗词和词句(诗词中的七夕)(15)

卢挚(元)《沉醉东风 . 七夕》:

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秀针,龙麝焚金鼎。

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白朴(元)《摸鱼子 . 七夕》:

问双星,有情几许,消磨不尽今古。年年此夕风流会,香暖月窗云户。听笑语,知几处、彩缕瓜果祈牛女?蛛丝暗度,似抛掷金梭,萦回锦字,织就旧时句。

愁云暮,漠漠苍烟挂树。人间心更谁诉?擘(bo)钿分钗蓬山远,一样绛河银浦。乌鹊渡,离别苦,啼妆洒尽新秋雨。云屏且住,算犹胜嫦娥,仓皇奔月,只有去时路。

殷石莲(明)《南柯子 . 七夕》:

树色临秋净,山容入夜清。幽香一缕拜双星。人在乱花深处、小荷亭。

新月斜斜照,凉波艳艳澄。酒前瓜菓冷如冰。添得绛桃黄李、水红菱(菱角)。

其它词牌写“七夕”的词句很多,如:

袁去华(宋)《蝶恋花》:“咫尺明河无限路,牛女佳期,犹解年年渡。” 吴儆(宋)《虞美人 . 七夕》:“相思惟恨不相逢。乃至相逢还是,去匆匆。” 谢薖(宋)《蝶恋花》:“一水盈盈牛与女。目送经年,脉脉无由语。” 佚名(元)《喜春来 . 七夕》:“天孙一夜停机暇,人世千家乞巧忙。” 王交(明)《酹江月 . 七夕》:“一岁离情,一宵欢合,悲喜无时歇。鹊桥几许,但见银河明灭。” 游潜(明)《调笑令》:“一年一度佳期,五更又是别离。” 张伯驹(近当代)《菩萨蛮 . 辛巳七夕寄慧素》:“不忍望银河,人间泪更多。”

这些词牌中的“七夕”词,从各方面、各个角度书写了迢迢天河的清空美丽、牛女相逢场景、牛女欢会的喜悦、牛女的忠贞爱情、分离后的永恒守望、……表达了词人对牛女的同情、对人间情人分离的叹惋、对爱情的感悟等等,读之让人感动莫名。

编辑:严京平《白浪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