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董淑健

通讯员 刘世民 付言坤

湖北省罗田县南部山区有个小山坳,位于骆驼坳镇河铺村。10月10日上午,和煦的阳光氤氲着晚秋的气息,极目新闻记者来到位于青山环绕的小山坳里的宏奕霖猕猴桃种植园,只见一个个拳头大小的猕猴桃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微风拂过排排果树,浓浓果香扑鼻而来。多位游客徜徉其中,享受着采摘的乐趣。

一亩猕猴桃利润(武汉打工妹返乡创业回报桑梓)(1)

沉甸甸的果实压枝头

“我们坚持使用鸡粪、羊粪等有机肥,加上周边生态环境好,种的猕猴桃又大又甜。”宏奕霖田园综合体董事长徐菊香边向游客介绍“猕猴桃的最佳吃法”,边指挥20多个工人采摘猕猴桃,挑选、包装、装箱、上车。看着一辆辆运输车驶出基地,徐菊香露出开心的笑容。

宏奕霖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汪星名说,基地今年挂果约两万公斤优质猕猴桃,因地处偏僻,信息闭塞,少有人知,目前仅卖出一小部分,还有至少1万公斤没卖出去,希望能有更多人来采摘、品尝。

一亩猕猴桃利润(武汉打工妹返乡创业回报桑梓)(2)

拳头大小的猕猴桃,最大的直径可达六七十厘米

从打工妹到多家连锁超市老板,走出一条曲折的创业路

徐菊香1969年12月出生在骆驼坳镇河铺村,山里的贫穷落后闭塞,使童年生活充满苦涩与忧伤。村里的泥巴路不仅狭窄而且凹凸不平,大车小车都开不进“最后一百米”;村里的土地贫瘠,村民收入低;村里的房屋破旧低矮。徐菊香从小就下定决心,有朝一日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家乡的面貌。1986年2月,徐菊香考入罗田县缫丝厂成了一名档车工。10年后工厂倒闭,徐菊香下岗了。

生性倔强的她没有怨天尤人,只身来到武汉,踏上了一条艰辛的求职之路。

那时候,要在武汉市找份有固定收入的工作对一位没学历的外来打工妹来说并不容易。她往往晚上从电视、报纸上搜寻求职广告,白天顶着烈日奔走于大街小巷参加应聘,先后给饭店打过工,当过超市导购员,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但薪水微薄。

1997年下半年,她所工作的位于洪山广场的超市因经营不善决定整体承包出去。徐菊香迅速坐车赶回罗田,用自家的房屋做抵押,从基金会贷款1.5万元,把小超市承包下来。

“刚开始生意惨极了”,徐菊香说,开业第一天,只卖了100块钱,第二天更惨,才几十元,而铺面每月的房租3200多元,徐菊香急得整夜睡不着。

更让徐菊香备受打击的是,不久,丈夫在一次送货途中因车祸身亡。丈夫的离世让徐菊香肝肠寸断,几乎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处理完后事当晚她抱头痛哭,眼泪整整流了一宿。第二天晨曦初露,徐菊香擦干眼泪,到超市把货物摆放井然。那时候,店里的大事小情都要等她拍板。缺少人手,她还经常充当送货、会计、导购、收银员,她不能倒下。

“创业确实辛苦,”徐菊香说,接手超市后,她没睡过一个踏实觉,每天6点准时开业,晚上10点打烊后,还得慢慢清点货物和账目,忙到深夜是常态。

凭着货真价实以及辛苦打拼,加上热情服务礼貌待人,徐菊香的超市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生意越做越红火。年底一算,竟然盈利7万元。

牛刀初试,坚定了徐菊香创业的信心,几年下来,已小有积蓄。这时,她积极谋划扩大经营。她投资25万元,盘下水果湖的一家超市,并将经营品种扩大到3000多种,雇佣员工十多人。2005年,成立武汉富之花贸易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先后入股或自开了3家超市连锁店。

一路走来,徐菊香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一步一步实现着梦想。

落后的家乡令她心痛,决定回乡创业反哺桑梓

2014年的一天,侄女出嫁,徐菊香回到罗田老家。

回家后徐菊香发现,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不少土地被弃耕,小山坳已不再是小时候的模样,而是冷冷清清渺无人烟。她下定决心:“我如今也算小有成就,是时候要回报家乡了。”她找到了镇、村干部表明想法,得到了大力支持。

2016年,村里300亩板栗园合同到期,因园里的板栗树都是30年以上树龄的老树,要么不结果,要么只结少量几粒,无人愿再承租,村里立即联系了她。

徐菊香二话没说赶回家乡,和村委会签订了300亩土地流转合同。她决定依托河铺村的山、水、田园风光,打造集“旅游风景观光、生态幸福宜居、健康运动休闲、亲子互动游乐、生态农业科普体验”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项目占地1000亩,总投资4000万元,第一期投资1500万元,建设观光采摘园280亩,板栗园300亩,花卉20亩,以及小型动物园、绿色蔬菜种植园、儿童游乐园和生态餐厅、垂钓区等,最终建成文化旅游综合区。

2017年,徐菊香注册的宏奕霖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开始运营。公司投入巨资,对300亩山林、荒坡地进行整体开发。

山里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路不通,水不通,没有天然气,甚至手机信号也时有时无,加上技术经验不足、人手不够,徐菊香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与工人们一起在基地摸爬滚打。

因缺乏经验,几百元一棵买的红心猕猴桃种苗是二次嫁接的次生苗,很难成活且不易结果,找专家问明白之后,她心里的痛苦难于言表,这批次生苗让她亏损70多万元。她只得再出高价多处遴选,购买优质猕猴桃苗并重新种下去,可刚刚种好,当年遇上天灾,一夜大风连带暴雨,冲毁了平整好的基地,毁掉了六成以上的苗木。

此时,5位合伙人因受不了这样的打击纷纷散去。

“大雨过后,看着自己的希望就这样被风雨卷走,雨水汗水泪水搅在一起,人几乎崩溃。”时至今日,谈及那年的遭遇,徐菊香依然流下热泪。此时,已投入了1000万元的她也想过放弃,但看着来看望她的眼含鼓励和期待的乡亲,她选择了坚持下来。

卖掉两套武汉中心城区的房子,种出的上万公斤猕猴桃待采摘

一边重整基地,一边埋头钻研技术,买专业书籍,上农技网,参加当地人社、农业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拜访经验丰富的“老把式”,向专家虚心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脸膛晒得黢黑的徐菊香如今已成一名果蔬种植能手。

有了过硬的技术,宏奕霖田园综合体的发展也慢慢有了起色。

2021年夏末秋初,猕猴桃终于挂果,虽然当年只结了几百公斤,但这足以让徐菊香品尝到丰收的喜悦。

今年年初,徐菊香一不做二不休,卖掉两套武汉中心城区的房子,追加投资300万元,在山上大面积栽种了冬枣、晚秋黄桃等,将另200多亩荒山全部种上了绿色植物,新建篮球场、学生书屋、农家乐等,提升整个田园综合体的档次和规格。

本月初,300亩猕猴桃结出了累累硕果,个大的长到了拳头大小,有的一棵树上结出的果子有50公斤以上。

一亩猕猴桃利润(武汉打工妹返乡创业回报桑梓)(3)

万余公斤猕猴桃待采摘

宏奕霖公司员工汪星名说,这些猕猴桃都是省农科院推荐的优良品种,有红心的、黄心的和绿心的。初步估算,今年能产水果2万公斤左右。

一亩猕猴桃利润(武汉打工妹返乡创业回报桑梓)(4)

万余公斤猕猴桃待采摘

如今,徐菊香的宏奕霖田园综合体已初具规模,建成了300亩猕猴桃基地、100亩板栗基地、20亩冬枣基地、大型文化广场,还有高端民宿、采摘园区等,增加就业岗位60多个,带动了200多户周边农户。徐菊香介绍,猕猴桃基地从种植到采收,一年四季都要用工,平均每天用工量达到20人左右,而且优先考虑当地农户。

“我现在在宏奕霖田园综合体打工,不仅可以照顾家,每月还有两千多块钱固定收入,日子越过越好了。”村民彭希林高兴地说。

虽然果子卖不出去,但当地百姓的工资却一分都不少给。

谈起未来规划,徐菊香说,以猕猴桃和其他蔬果的种植为基础,对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开发主题风情民宿与高端采摘区,让田园变公园、园区变景区。

一亩猕猴桃利润(武汉打工妹返乡创业回报桑梓)(5)

徐菊香(中)向游客介绍她种植的猕猴桃

10日下午,河铺村党支部书记范仕明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徐菊香这五六年的所作所为令人感动。为改变家乡面貌,她以一己之力,投资上千万元,为家乡做出了贡献。全村党员干部都要向她学习。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