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怎样养成好的读书习惯的(毛泽东是怎样养成好的读书习惯的)(1)

毛泽东的成功,很大程度要归功于他的读书习惯,他究竟是怎么读书,尤其是他青年时期的读书有什么好办法,请看:

无一日不读书

一师的清晨蒙蒙亮,多数人都在睡梦之中,只有一个人摸着黑爬起来,跑到教室去摸着黑晨读,灰蒙蒙的天空下,只有那一个教室亮着灯。一师的夜慢慢深了,大家都睡了,只有路边下的一个影子告诉世界,还有人依旧在读书。周末,大家都去放松娱乐,只有他不参加各种热闹的活动,只是约三五好友爬山登高,畅谈读书心得。即便假期,他也会到老师那里找关系,借住在半学斋,依旧不停读书。

毛泽东是怎样养成好的读书习惯的(毛泽东是怎样养成好的读书习惯的)(2)

01

无一日不读书

几十年前,曾国藩说,一个人想要成就大事,保持学习热度很关键,要诀就是六个字“无一日不读书”。终身学习说起来简单,落到实处其实很困难,多数人一辈子都很难坚持每天读两页书。

有一次,一师的王老师查寝,发现寝室里唯独少了毛泽东。同学们都说润之同学还在教室看书,王老师不相信,寒冬腊月、冷冬数九的时候,每个人都巴不得一直待在被子里,怎么可能还在读书。随后王老师跑到教室看,发现空荡荡的教室里,只有毛泽东一个人,他正仔细地看一本书,还不时往笔记本上做笔记。

王老师后来就成为了毛泽东的忠实表扬者,常常把自己看到的事情当成例子,强调读书的刻苦精神。

读书不是什么难事,只要识字就能读书,到底能不能坚持下去,主要看一个人的意愿,和天赋全无关系。毛泽东从来不认为自己天赋过人,他的天赋全是通过每天的积累达成。

百丈之台,始于一石。无论多高的建筑,都是从最基础的石料开始准备、搭建。做学问也是一样,到底有没有收获,就是一个“恒”字。今天把一个事情搞明白、记清楚,明天再能体会到一个道理,就像铢积寸累,一点一滴去学习,自然能够久久为功,功夫到了,学问就成体系了,贯通是必然。

毛泽东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坚持每天要读点书。和今天的学校一样,大会小会不断,毛泽东当时也要参加许许多多的会议,严重耽误了他的读书计划。但不管怎么样,回到教室、寝室的时间再晚,他也一定要完成当天的计划。

有一次毛泽东自制了一个竹筒灯具,没有完全封闭,火星溅到了床上,毛泽东都一直没有发现。直到蚊帐被点着了,他才察觉。

这个习惯延续到了毛泽东的晚年,1976年的毛泽东血管已经出现比较严重的堵塞,精神很难集中,即便如此,他仍叫来卫士,把世界上各种新闻、其他国家领导人的著作读给他听,他通过眼神和喃喃的低语把自己的看法告诉护士从而记录下来。

他依旧在读书,直到他彻底合上眼睛之前,他的知识仍然是在持续增长着的。

02

绝不死读书

增长着的知识只有保持活性,才有可能创造价值。

不少年轻人也读了不少书,但是都冲着应试去,有一种把理论强加于实际的倾向。

毛泽东最瞧不上这类人。

他说,时间多么宝贵,得好好爱惜。读了一本书,都应该说点实实在在的东西出来,空谈虚理论,落不到实处,那就是平庸的众人罢了。学习这件事,最难的就是体悟,什么是悟?要用自己的心神,才能找到窍门,无论多么崎岖的道理都能够研究明白。

读了一本诗歌集,仅仅搞清楚文学上的价值,几乎算不上什么收获。文学上的价值一定要落到现实的理,落到社会现实的普遍规律上,才搞得清诗歌的源与流,才算是有所得。

读了一本历史书,明白发生了什么,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历史的价值不在于发什么什么这种确定事实的认知,而在于这个事实对今天乃至未来的影响和借鉴,究竟体现了什么样的社会规律,不落到这个上面,就谈不上悟。

一本书就像吃一大桌子菜,不仅要色好,还要味好。色是外在,就像读诗押韵、读史有故事,色固然重要,但不深入研究味,那就属于囫囵吞枣、不得其法。

一大桌子菜,要选择最费功夫的去品尝,才能把一桌子的精华体会清楚。几十年前,曾国藩提出两种读书方法,演绎法和中心统辖法。

所谓演绎法,就是把书中的事实抽象成规律,把规律利用现实的逻辑进行推断,判断其合理性,抛开所有感情的因素,把本质的规律抽丝剥茧找出来。

《亮剑》中有一个片段,即丁伟把苏联当成假想敌。时值中苏蜜月,丁伟的言论被当成破坏中苏友好的行为,最后刘伯承以学术讨论给丁伟松了绑。

丁伟的言论在十多年后变成了现实。

为了避免引起对号入座,丁伟把几个国家用字母代表,不过能够很简单看出来这几个代号的各自指代。

A国,拥有第七舰队,又刚签过《板门店协议》,毋庸置疑,是美国。

B国,在中国的东边,二战期间的军事工业已被全部摧毁,即日本。

C国,与我们的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接壤,又是军事强国,只能是苏联。

丁伟用A国开头,简述了一下东南地区的防务,很快话锋一转,指出A国的体制限制,使它不会轻易陷入大型战争。在前面的一些文章,我们也指出,美国发的是战争财,不可能全面陷入——除了少数战争被深陷泥潭,其余的都是战争相持阶段捡漏。

这句结论已经与当时的主流思想大不相同了,尽管按照我们现在的观点,丁伟阐述的观点无疑是更接近正确的,但是新中国建立之初,意识形态领域比较分明,美国是被树立起来的敌方,以它为假想敌才符合当时的政治正确。

丁伟的论述显然是非主流——哪怕他一直解释自己不从政治、外交方面来分析,而只是从纯军事防御角度来着眼。

关于B国,丁伟的论述中更是一带而过,B国充当了丁伟毕业论文答辩中的打酱油角色。

C国才是丁伟毕业论文的核心,虽然论述过程中被考官以“你的政治立场很危险”为由打断,并受到了严厉训斥,但丁伟还是坚持着基本阐述完毕。

丁伟的论文题目是《论我国国土防御的重点》,实际上研判和规划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未来二十年的防御重心和应对战略,不妨归纳为三点中心思想:

第一,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及其军事联盟,它的稳定性是相对的,总有瓦解破碎的那一天,丁伟用“一个大家族的老太爷总有过世那一天”,隐晦地预言了“华约组织”的解散乃至苏联本身的解体,兄弟之间反目成仇尚比比皆是,何况国家乎?历史发展的事实是,斯大林逝世后,确实产生了巨变。

第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摧毁了日本的军事工业和战争能力,在美国的管控下,至少在20年内形成不了军事威胁;美国虽然帮助国民党协防台海,但蒋介石并无力大规模反攻,最多是局部骚扰,而美国自己刚从半岛抽身,以及国内政治体制的约束,也轻易不会卷入全面战争,那么,A国、B国、C国谁能对我国构成真正的威胁,已经不言而喻了。

第三,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的地形无险可守,非常便于装甲集群和摩托化部队的快速推进和大纵深锲入,应在东北建立永备国防工事,建立两线兵团的纵深防御;华北和西北则让开一马平川的草原与戈壁,后退至山岳地带实施主要防御。这个论点与1960年代解放军的防御战略完全相同,不过是借丁伟的嘴提前说了出来。

丁伟的战略眼光为什么如此深入?

说到底其实就是两句话: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是克劳塞维茨早就提出的概念,既然政治上没有稳定的盟友,那么战争的爆发几乎是必然,以强力领导人支撑的苏联也难以逃脱分崩离析的命运。

国土纵深决定国防工事的需求和位置。由此结合具体的国家地理情况和实际就可以针对性地做出安排。

这就是利用规律对现实的推演,一个人常常通过演绎温习读书的内容,对提高学习的效果有很大的好处。

所谓中心统辖法,就是看书找准书的中心点,由此把整本书的内容用这一个点穿起来。这样读书,能够快速把一本书通读完,找到重点之后,效率也会大增,尤其是在急需扩大某方面阅读量的时候,利用的这样的方法,能够删繁就简,迅速把握要旨。

毛泽东说:

每读一书,只有察其曲,知其全,执其微,会其通,做到举一反三,方能尽得文章之妙,体会书的意味。

明白书中的曲折关键,了解书的全面观点,把握书的微观描述,把书的通性规律把握住。

毛泽东当年看韩愈的文章很是痴迷,利用这样的方法,他常能找到自己观点和韩愈不一致的地方:

诚然,此语甚切,他常常批注。

此处使吾怀疑,不应以此立说也是常有言语。

毛泽东总会带着批判的精神去读书,不会把一本书放到神坛,也不会埋没一些不受好评书的价值,因此,他总能够把书里最本质的东西说出来。

他常常和同学讲书,每次讲完,别的同学都会赞叹:

我们和你读的是一本书,为什么就没有你看得透?

毛泽东之所以能够看得透,不仅仅是掌握了读书的方法、带着批判性地读这么简单。

批判性的思维不仅仅是为了找茬而找茬,更关键的是,要能够容纳不同观点的出现,才会得出真理,找到其中闪亮的那一个,这其实很不容易。

毛泽东把许许多多的对立的书一起读,西洋的哲学史、伦理学史和东方的《四书集注》《近思录》对照起来,找到先秦诸子、宋元理学和近代以来的西方学说的差异。

真理越辩越明,这就像家里有一个夜光珠,如果不互相比对,就不知道到底怎么样。

03

学问贵问

毛泽东的另一个特点是,特别善于发现问题。

越是有学问的人,越能够发现自己学习研究上的不足,越不能不懂装懂,越要搞明白自己不懂的问题。

毛泽东常常向杨昌济请教,还会找袁吉六、方维夏、徐特立他们解惑。

毛泽东曾经八次拜访黎锦熙,问黎老师学习的方法。

毛泽东的一个好朋友罗章龙后来回忆说:

毛泽东不仅仅找老师请教,还会找他讨论,交流诗文笔记,倘若有什么观点不一样,就记下来,等到见面的时候再交流。

这种对问题的记,才是真正的问。

这种对不足之处的研究,也是一种自问。

自己搞不懂的问题,去请教书籍,于是就把书籍上的内容抄写下来,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问?

自己闹不清的现象,去查找资料,然后总结整理形成完整的读书笔记,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问?

问人是一种问,问己问书则更为重要。

04

学海无涯,为何苦作舟

聊天的时候,毛泽东总是能够畅谈,诗文典故、新闻材料随手拈来,毛泽东并不认为这是自己的记性好,他把这一点归功于老师徐特立教给他的读写之道。

徐特立告诉毛泽东,当你发现自己读书读到关键,发现“学贵有疑”的疑问出现了,就把书籍上的精妙之语抄下来。

一本十万字的《伦理学原理》,毛泽东的眉批就达到了一万两千字,一本小书就足够写一篇浩浩洋洋的论文。

他还问自己,怎样才能把书读活?

束之高阁,自我空谈,没有什么意义,得剪裁运用、起伏开合。

毛泽东特别喜欢和自己的同伴讲他的思想,周世钊说毛泽东的讲演特别有魅力,无所不谈,每件事都看得透,拿得稳,说得清楚,有根有据,同学们唯恐他不讲下去,有时候一讲就是几个小时。

肖瑜更是说:

毛润之的说服力十分惊人,他可催眠他的听众。

听其演说,很少有人能够不受他的影响。

讲不完的时候,毛泽东就把自己的观点写成文章传阅。

张国基说毛泽东太会写了,随便就写个几千字,就像是滔滔不绝的大江大河,笔锋犀利,气势磅礴。

读了不懈,读了不讲,就很难使自己的知识得到升华,新的问题更不会进一步提出来,正因为他这样,后来他对天下之事几乎无所不知。

他给自己定下将近八十种的读书计划,并说自己要用十年时间把大量读书的计划完成。

他给老师写信的时候说:

斯宾塞认为一个国家缺乏战略眼光最要命,其实学习缺乏战略眼光也是大得不得了的毛病。

现在有些人,说起他的专业,确实非常专精,但是一旦说起一些常识,却什么都不懂,说到底,就是知识面狭窄。

通为专之基,新为旧之础。

先博而后精,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专门。

只有大量的全面的知识罗之于胸,才能够博专并举,才能够功底深厚,根深叶茂。

在毛泽东的晚年就寝的大木床上,一大半的地方全是书。

毛泽东的研究专家讲过一个段子:

假如给毛周邓三个人放一天假,他们会干什么?

毛泽东会躺在床上看书;

周恩来会请文艺界朋友小聚;

邓小平则会和家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毛泽东的成功,读书贡献了巨大的功劳。

毛泽东是怎样养成好的读书习惯的(毛泽东是怎样养成好的读书习惯的)(3)

▲ 音频版本更新在喜马拉雅了

搜索 不一样的巨人毛泽东 即可

也欢迎大家关注“大学求道”微信公众号

感谢读者朋友们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