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宵露寒,先生再见!转身却是泪水潸然,这似水流年,我们不亏不欠。”

这是后世为卢慕贞写给孙中山的《再见先生》里的一句,这段歌词并非出自卢慕贞之手,可它却无比准确地将她与孙中山离婚时的心境,描摹到了“入木三分”的境地。

孙中山派侍卫官郑卓和孙科拿着拟好的离婚信找到卢慕贞,是在1915年3月,此时,她年已48岁。

孙中山和谁约会(与孙中山体面离婚后)(1)

卢慕贞

卢慕贞看了信后,不假思索地叫儿子孙科取过笔,在信上写了一个“可”字。这个字的最后一笔是一横,写那一横时,她的手微微颤了颤,所以那最后的“封口”一横,有些往下走,没错,那一横“不平”。

这个“可”字,代表她同意离婚。一旁的孙科和侍卫官都有些惊讶,卢慕贞大约看出来了,于是,她抬起已经因为脱发而格外光亮的额头道:

“阿卓,我确实帮不了手,我学识唔够,更唔识英文,我又缠脚,行走也不方便,我点样(这样)可以帮先生呢!”

郑卓听到这番话立即红了眼,他一声不吭地看着那份离婚理由书上的“可”字,他恍觉那个字在不断变大……

签下这个字后,一旦正式手续办完,卢慕贞与孙中山便不再是夫妻。这一切,是卢慕贞早已预见的。对于这即将发生的一切,她心里有隐痛,却并不觉得悲哀。

是啊,“成全”本身便是一件好事。

可是,做好事的人,永远不会是那个最快乐的人。可说到快乐,过往与孙中山长达31年的婚姻,她又是否真的快乐过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卢慕贞并不肯定。

与孙中山结婚时,她是个年仅17岁的少女。如当时的多数男女一样,他们的婚姻是父母包办。结婚前,他们两家虽有交往,但他们二人却并不认识。

真正认识孙中山,乃是在1885年5月26日的洞房花烛夜。盖头被揭开时,她眼前的是一个外貌俊秀、气宇不凡的男子,他正用大而有神的眼睛望向她,那一刻,她觉得全世界只有她和他。

卢慕贞的容貌算不得出众,她额头很宽,这让她的脸显得有些大,自然地,她原本还端正的五官也因此显得不那么出众了。

卢慕贞并未从孙中山的眼里看出什么来,她甚至看不出他第一眼见她时究竟“是悲是喜”。卢慕贞并不知道,孙家人着急给孙中山娶亲的背后原因,乃是想通过婚姻“拴住”孙中山那颗不安分的心。

孙中山和谁约会(与孙中山体面离婚后)(2)

17岁的孙中山

婚前,孙中山是父母和长兄孙眉眼里的“问题孩子”,从小接受西方教育的他对清政府那一套恨之入骨,他对所有传统的东西也有很大的抵触,为此,他曾带人将村里的佛像推倒并一脚踩碎,平日里,他的言辞间,也满满都是对各种事物的不满。

可以说:革命者的形象,已经在18岁的孙中山身上显现。

卢慕贞自小受传统思想影响,这注定:她和他将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这段看似“门当户对”的姻缘,其实恰是“命运牵错的线”。

卢慕贞的理想人生是“平安顺遂”,是“和和美美”。然而,当这样的理想迎面撞上“将让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革命者孙中山”时,这场结合,注定将是错误。

人生没有提前预见,卢慕贞也并不能预见自己和丈夫以后的人生。她只随着命运之线的牵引,继续着她的人生。

婚后仅仅三月,孙中山便回到了香港中央书院复学。在学校里,因为博学多才,孙中山一直被人称作“通天晓”。婚后的那三个月的相处中,卢慕贞已经隐隐察觉到:她的丈夫,与普通男子不同。

这种不同,体现在谈吐间,也体现在他的气度上。她发现:丈夫似乎对凡尘的诸事都不甚在意,可一旦碰到和政治相关的事,他整个人便会变得特别亢奋。

此外,卢慕贞还发现,丈夫对于男女之事似乎也并不大在意。没错,他的注意力似乎不在这上面。她想:他是个干大事的人!但这个大事,究竟多大,她并不知道。

干大事的人,往往会很忙,她的丈夫比她想象中还忙。他几乎很少回广东香山县翠亨村老家,偶有信来,也很少提及她。她于是想:“干大事的,都不能太儿女情长。”

后来,孙中山进入了雅丽医校,卢慕贞便傻傻地寻思:“他将来啊,会是个医生,医生就是给人看病的!”这样想着,她心里觉得踏实极了,她甚至开始憧憬起她做“医生太太”的日子来了。

孙中山和谁约会(与孙中山体面离婚后)(3)

孙中山

孙中山进入医校后不久,他的父亲孙达成得了重病。公公病倒后,卢慕贞寸步不离地陪在左右,她每天为他亲奉汤药,其孝心让整个孙家人都感动不已。

孙中山和大哥孙眉回乡探望父亲时,因亲眼见卢慕贞用心照顾父亲,他不禁对她好感倍增。这段时日里,夫妻俩感情渐生。而病榻上的父亲见此情景,自然也欣慰不已。

孙达成病逝三年后的1891年,卢慕贞生下了她和孙中山的长子孙科。儿子出生后,她和丈夫的感情也越发好了。期间的卢慕贞一度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女人。有时,半夜醒来,若能看到丈夫和儿子都在身旁,她竟会高兴得失眠。

孙中山不在的日子里,卢慕贞一心操持着小家,她不仅把婆婆照顾得妥妥当当,还将婶母程氏的生活也打点好了。可以说,孙中山能在外头一心忙事业,与她的付出息息相关。

可卢慕贞毕竟是女人,夜深人静时,经常得不到丈夫陪伴的她也会有情绪。不过,她毕竟不是一个被娇惯的女人,她的情感也总是收着的状态,她天生就是一个大女人。

大女人和小女人的区别是,大女人的精神更加独立,她们更多地想到为男人付出,而不是依赖或者索取。

孙中山在医校的成绩很喜人,1892年,他取得了雅丽医校第一届毕业生的第一名,因为成绩优异,他得了医学博士的学位。

得知消息后,卢慕贞自然跟着欢喜:她的丈夫,果然是人中龙凤。这样想着时,她便也越发努力地操持着家事了。

丈夫不在家的日子里,卢慕贞每年都会给他缝制新衣服和鞋袜,而婆婆杨太夫人身上的穿戴也多是出自她之手。一针一线里,她把思念缝进了衣服里。

卢慕贞并不知道,在她一针一线缝制时,他的丈夫已经离她越来越远,他甚至将长出一双巨大的翅膀:翱翔向九天。

孙中山在医校期间,经常和同学一起讨论政局。毕业后,开始行医的他,甚至还上书李鸿章,而这次上书,也成为孙中山一生革命生涯的开端。

1894年,28岁的孙中山抱着“冀万乘之尊或一垂听,政府之或可奋起”的希望,带着他闭门写了几天的国事陈情书北上,想见见清政府中堂大人李鸿章。

然而,因为此时正值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正在督师练兵的李鸿章却对着引荐孙中山的人,挥了挥手道:“打完仗以后再见吧!”

上书失败后,孙中山认定:清政府积弊已深,无可救药。

转身,孙中山便创办了兴中会,并火速办了出国护照,他的宏图大志就此展开,而这一步就是:“赴檀岛、美洲,纠合海外华侨以收臂助。”

到檀香山后,孙中山便开始组织革命党举行起义。他甚至还说服了自己的大哥孙眉,因为对弟弟的救国之心感动,他决心倾尽全力支持弟弟革命。

孙中山和谁约会(与孙中山体面离婚后)(4)

孙眉

就在孙中山准备起义这年,卢慕贞生下了他们的长女孙娫。儿女双全让孙中山心里很欣慰,但这并未丝毫阻碍他的革命步伐,他甚至没有想过革命是否会影响到他的家人,他的心里已经只有天下苍生。

已经没有任何能够阻止孙中山起义了。

1895年,29岁的孙中山预备在广州组织第一次起义。然而,由于广州起义的计划已被满清当局获悉,这第一次起义失败了。

起义被清政府镇压后,他们开始疯狂缉拿革命党人。孙中山在10月27日深夜乘船逃出广州,因为形势危急,经香山唐家湾到澳门时,他竟然没来得及向老母、妻儿道别。

这一路山高路远,这一路,孙中山便辗转去了日本。

而此时,因为孙中山领导起义失败,他的家人受到了牵连。他成为清政府“要犯”后,其家人自然受到诛连。幸亏,清政府官署书吏特意将孙中山老家“翠亨村”写成了“翠微村”。若非如此,等待卢慕贞的,将是一场大大的劫难。

借着书吏特意写错地名争取到的时间,已得到消息的卢慕贞和杨太夫人赶紧借了数十金打点了官差。这时候的卢慕贞比任何时候都着急,她终于知道丈夫在做什么了。她一边担心丈夫的安危,一边忙着带一家老小逃难。

在兴中会会员陆灿的帮助下,卢慕贞终于得以带着四岁的儿子孙科和襁褓中的长女孙蜒,与杨太夫人、嫂嫂谭氏一起逃到了香港。之后,他们又经几轮辗转后,逃往了檀香山,并投奔大哥孙眉。

逃难路上,卢慕贞吃尽了苦头。她的小脚被磨破了,她接连生产未恢复的身体,也因劳碌奔波留下了病根。好在,他们总算逃过了这场劫难。得知丈夫是扮了女装才逃过清政府缉拿时,她竟不知是该笑还是该哭。

自此,卢慕贞的人生被彻底改写。此后的无数年里,她一直和孩子们寄居在了长兄家,丈夫只偶尔才能回来看他们一眼。

1896年6月,孙中山远赴欧洲进行革命宣传。临走前,他曾回到檀香山与妻子儿女团聚。这次短暂相聚,后来成了卢慕贞经常回想的过往。

孙中山和谁约会(与孙中山体面离婚后)(5)

后排左五为孙中山、左六为卢慕贞

送走丈夫仅仅几个月后,卢慕贞就收到了丈夫被囚禁的消息。此时的她,已经再度怀孕。

历经九死一生获释不久后的11月12日,是孙中山30岁生日。正是在这天,卢慕贞生下了他们的次女孙婉。

孩子出生后,卢慕贞着急忙慌地电告丈夫,远在英国的孙中山得知消息后,自然欣喜不已。可此时,他却为了国家和民族,不得不放弃回家庆祝。

卢慕贞在檀香山一共住了12年,期间,孙中山仅仅回来与她团聚了三次,这三次的团聚时间,她掰着手指头算过,算来算去,竟也凑不满一年半。

孙中山的身边总是有女人相伴,这些女人都是心甘情愿为他付出的女子,这些,卢慕贞早已知情。若说她在得知这些消息时心里没有失落,那肯定是假的。可无妨,毕竟她看不见她们。丈夫也并未因为她们,而和她发生过不愉快。

1906年,孙眉因倾力支持弟弟革命,致经营的农场宣告破产。无奈之下,他只得在次年率全家迁居香港九龙。因为孙科尚在求学,卢慕贞只得挥泪告别儿子。

离开檀香山时,一向坚强的卢慕贞流泪了。她想到了这些年的艰苦生涯,也经由与儿子的分别,她想到自己和丈夫的数次聚散,她的心里涌出一丝悲凉。

离开时,她的脚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沉重,她有太多不舍,而对于即将前往的远方,她也有太多的不确定。此时,她已经是一个中年女人了,因为操劳太多的缘故,即便不笑的时候,她的眼角也已有了明显的皱纹。

在最想安定的年月里,等待卢慕贞的却依旧是飘零。

1910年7月,卢慕贞得知丈夫在马来西亚的槟榔屿,因为太过想念丈夫,且婆婆也已经离世,她决定带着两个女儿由九龙赴南洋。路上,拎着大小包一路奔走的卢慕贞感慨万千,不知不觉,她这双小脚竟来去了无数国家,这,是她原来并不曾料到的。

远赴南洋与丈夫团聚仅仅几个月后,孙中山再次遭到通缉,孙中山因此被驱逐出境。可怜,一心追随丈夫的卢慕贞竟就这样变成了南洋的“流亡者”。

那段时日,卢慕贞母女三人的生活,完全靠当地华侨集资供应,她们的生活费用是每月一百元。这个钱数,仅能保证她们不被饿死。

孙中山和谁约会(与孙中山体面离婚后)(6)

中为卢慕贞

即便是这点钱,卢慕贞也忧心忡忡,她总担心一转眼:这点救命钱,也没了。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第二天,正在美国筹集革命经费的孙中山,在报纸上看到了武昌被革命军占领的消息,他心里异常兴奋、激动。随即,他决心回国亲自指导革命、组建共和国。

这次回国,途径南洋槟榔屿时,孙中山特地与卢慕贞和女儿们团聚了。因为时间紧凑,这次相聚,仅仅持续了三天。

当年12月29日,孙中山被推选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他在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

卢慕贞得知这个消息后,又惊又喜。不知道为何,“惊”、“喜”之后,她的第一反应是下意识地看向自己的小脚。她不自在地喃喃道“大总统”、“大总统”……

一个月后,卢慕贞和女儿们抵达南京与孙中山团聚。再见丈夫时,他的身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妻子,她自然有些不适。

在南京与丈夫共同生活的20多天里,她这位“国母”只悉心照顾丈夫的生活,一切抛头露面的场合,她能避免便尽量避免。

也是那些天里,卢慕贞感觉自己离丈夫那么近又那么远。她终于知道丈夫的“大业”了,看着那些来找他的中外贵宾,看着他们和他商讨国事,看着他们讨论救国救民,备受感染的她忽然觉得:自己是不是也该做些什么。

孙中山和谁约会(与孙中山体面离婚后)(7)

卢慕贞与孙科

可她能做什么呢?人最可悲的是:你明明一直和一个人并排立着,可有一天,你却发现你已经完全够不着他了。

孙中山每天都很忙碌,他的脚步甚至都不曾停下,卢慕贞见了想说什么,却又不知该说什么。所有“贵要”都对她满是尊崇,这反而让她感觉到莫大的精神压力。她注定只属于平静、淡泊……

一个月后的3月25日,卢慕贞将女儿留给孙中山,自己单独离开南京回了广东老家翠亨村。没人知道她为何突然主动离开,就连丈夫孙中山也不知道缘由。

其实,卢慕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离开。明明,自己那么盼望团聚,可真的团聚了,自己又逃开了。

几天后,孙中山竟辞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卢慕贞得知消息后分外吃惊,当年5月,孙中山带着两个女儿和秘书宋霭龄回到了翠亨村。此时,距离他最后一次离开故乡,已经整整过去了17年。

孙中山和谁约会(与孙中山体面离婚后)(8)

孙中山、卢慕贞与子女亲人

仅仅逗留三天后,孙中山便带着卢慕贞母女前往各地考察了。他们这次考察的重点是铁路,他告诉她:“自己的理想,是要在中国修建20万里的铁路。”

一路上,卢慕贞和丈夫、女儿畅游了名胜及前清宫殿名园,他们度过了一段难得的美好时光。那些日子,后来曾被卢慕贞反复回想。

孙中山和谁约会(与孙中山体面离婚后)(9)

孙中山与两女儿

然而,她和丈夫的聚散,终究如云烟。

1913年,随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的被刺杀,孙中山开始从事反袁斗争。1913年7月,孙中山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失败,他被迫再次流亡日本。

卢慕贞这次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冷静,她迅速投靠了当时在澳门定居的长兄孙眉。再次来到长兄家后,她恍觉: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正是在这年,卢慕贞失去了年仅18岁的长女孙蜒:她因患肾疾,久医不愈,告别人世。

孙蜒是最像丈夫的孩子,她学习成绩优异,她还考上了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女儿的突然离世让卢慕贞痛苦欲绝,都说“痛苦的背面是超脱”,也正是女儿的离去,让她慢慢看透了一些东西。经由女儿的死,她甚至觉得人生的生死,或许也只是一种解脱而已。

孙中山和谁约会(与孙中山体面离婚后)(10)

1915年2月,长兄孙眉辞世。孙眉离世时,心里一直惦念的依旧是国家和人民,这种种,深深触动了卢慕贞。大哥的过世,让她对人生有了新的触动。她甚至开始意识到:他和丈夫倾注所有的革命,当是孙家最大的事。所以,身为孙家人,只要是为革命,她也愿意付出所有。

也正是因为这些心理变化,卢慕贞才会在丈夫递来离婚书时,不假思索便签下了“可”字。她确信:放手,让一个能帮助丈夫的女人来做他的妻子,对革命和丈夫都是最有利的选择。她甚至觉得:如果大哥还在世,他也会支持自己这么做。

签字不到半年后的9月1日,卢慕贞抵达日本东京商谈具体的离婚事宜。

当革命党人胡汉明、朱执信等极力反对孙、卢离婚时,卢慕贞竟站出来说:

“这些年,为了他的革命,我奔波劳碌、提心吊胆,这样的日子我早不想过了,我只希望在家乡安度。既然现有人照料身边的生活,且有助于政治,我当然愿意成全其事,答应与孙先生离婚。”

胡汉明、朱执信听了,当即便不再说什么了,既然她都如此坚持,作为外人,他们又怎好再说什么呢!后世有传言说孙、卢离婚案是卢慕贞主动提出,便也来源于此。

孙中山听了卢慕贞的这段话,心里也分外感动。那日,卢慕贞提出要和丈夫在密室商谈。随后,两人在密室谈了很久很久。

至今为止,也无人知道两人在密室究竟谈了些什么。世人只知道,这是一场极其体面的离婚。而离婚后,孙中山和卢慕贞竟然真的活成了“一别两宽”的模样。

出密室后,卢慕贞与孙中山办理了协议离婚手续。全程,卢慕贞都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悲伤,她在做这些时,竟好像是在完成一件大事,而且,这件大事还极其神圣。

9月23日,孙中山将卢慕贞送到了东京。随后,她辗转经横滨回澳门,开始了旅居澳门孙公馆的后半生。

孙中山和谁约会(与孙中山体面离婚后)(11)

右为卢慕贞

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和宋庆龄结婚。

此后,一直到孙中山逝世的十年间,卢慕贞偶与孙中山有书信往来。现存于世的书信,便有六封。让世人惊叹的是,离婚后的他们,往来书信竟全如亲人一般。他们所谈,经常是家用、身体健康等等。若单纯看文字,没人能猜出:这是曾经相爱过又离婚的夫妻往来信件。

以下是孙中山在1916年12月16日,回给卢慕贞的一封信,这封信之前,卢慕贞曾针对“入股永安公司的事情”询问意见。孙中山回信全文如下:

“科母鉴:十二月一日来函已得收到。你欲作永安公司股份,自可由你定夺便是。家费由阳历明年正月计起,当每月寄一、二百元或半年寄一次也。我现下身体更佳,诸病悉除,可勿为念。此到并问各人平安。 科父字 十二月十六日”

孙中山和谁约会(与孙中山体面离婚后)(12)

这封信,大抵将两人离婚后的具体境况描摹出来了:孙中山每月或半月寄家费,并互相询问身体情况。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与孙中山离婚,恰是卢慕贞真正开始追随孙中山脚步的开始。此后余生里,她竟一直努力如丈夫和长兄那般,凭一己之力去“帮人、助人”。

根据史料记载,卢慕贞曾支持家乡办学,她也曾倾尽全力接济穷亲。偶遇到有才学之士,她还会将他们举荐到丈夫那里谋事。

1924年初,孙中山在广州创建黄埔军校。卢慕贞闻讯,即把自己养女的丈夫送去,随后又动员和支持村中10多位青年投奔黄埔军校……

1925年,孙、卢离婚十年后,孙中山在北京逝世,身在澳门的卢慕贞听到消息后悲痛万分。她请人代表自己,发表了悼念孙中山的文章,文章里,她称孙中山为“伟大的精神、伟大的人格”。

孙中山死后,她特别叮嘱儿子孙科:一定要尊重继母。宋庆龄和孙科之间一直关系和睦,这背后,自然有卢慕贞的功劳。

孙中山和谁约会(与孙中山体面离婚后)(13)

孙中山与宋庆龄

抗战爆发后,已回到老家的卢慕贞亲自参加了抗日救国群众大会,会上,她还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以鼓舞士气。

194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在五桂山开辟了抗日根据地,曾多次派人到澳门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卢慕贞每次都给予了积极的支持。

卢慕贞还和孙中山姐姐孙妙茜一起,帮助抗日游击队在澳门购买枪支弹药、药品和医疗器械,为将伤员送到澳门治疗提供方便……

到此时,这个曾直言自己“帮不上忙”的女子,真真切切地为国家、人民做了实事了。

1947年8月,孙科返回澳门,将卢慕贞接回翠亨村,并为她举行了为期十天的八十寿辰庆典活动,盛况空前。能在老家,办这样一场寿宴,无疑让她欣慰不已。这样的老年,当真也曾让无数人羡慕。

因为她一生对人慈爱友善,她虽早已与孙中山离婚,可人们还是会尊称她为“孙太夫人”或“卢太夫人”。

孙中山和谁约会(与孙中山体面离婚后)(14)

中为卢慕贞

1952年9月7日,卢慕贞在澳门病逝,享年86岁。离世时,她没有叫唤任何人的名字,只是,闭眼时,有一滴泪,从她的眼角滑落……

回头看,卢慕贞和孙中山羁绊的一生,大约可以用《先生再见》里的歌词概括:

“故事越长,越让人怀念,良辰美景奈何天……我的名字,是命运牵错了线,姻缘太短,聚散如云烟。山长水远,先生再见!”

一句“先生再见”,是决绝,更是成全。如卢慕贞对孙中山这般的大爱,注定将是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