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所做的《乌衣巷》。这首诗,是诗人感叹曾经风光无限王谢旧居,早已荡然无存。

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王谢是人名吗(旧时王谢堂前燕)(1)

初识这首诗的时候,对于王谢二字的理解是很浅薄的,仅从书上的注释得知,这是东晋时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两大家族。

不过现在想来能被“诗豪”刘禹锡,引纳到自己的诗文里,定非等闲之辈。

当你和我一样带着这样的疑惑,在中国古代史中去寻找“王谢”时,你才会发现他们在中国历史中是那么的耀眼。

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王谢是人名吗(旧时王谢堂前燕)(2)

魏文帝曹丕时期,因为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已为门阀士族所操纵和利用。所以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曹丕采纳了尚书令陈群的意见,制定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这种制度便是“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本质上也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为要求参与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打开方便之门。而王家和谢家,便是靠着这个风口,开始发家的。

不过一直到东晋之前,王谢两家也仅仅只是当时北方的二流氏族,但他们早早便开始布局了。

王谢两家所任的官职尽管都不高,但却掌握着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职的地点又是国家的膏腴之地,故为其家族的日后兴起奠定了基础。

西晋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兵攻破洛阳,烧杀淫掠,俘虏晋怀帝,掠杀太子司马诠、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余人,史称永嘉之乱。

永嘉以后,北方士族大量南迁江左,这其中便有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在频繁的社会动荡之中,王、谢家族先后有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了个人的建功立业。

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王谢是人名吗(旧时王谢堂前燕)(3)

在王谢两家的基础上,王谢两家之王导、谢安及其后继者们于江左五朝的权倾朝野、文采风流、功业显著而彪炳于史册,成就了后世家族无法企及的荣耀。

《南史.侯景传》有载:“请娶于王谢,帝曰:‘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为后人所嫉羡,故有“王谢”之合称。后渐以“王谢”为高门世族的代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