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聂,象形字,繁体字写作聶,读作niè。其甲骨文、金文字形尚未发现。篆文上下结构,上为一耳,下并列两耳。马王堆帛书字形则是上为两耳,下为一耳。因为人的观察角度不同,所以有上一耳、下两耳和上两耳、下一耳两种字形。楷书规范写作聶,简化字写作聂。本义三耳陶器。
聶字演变
新石器时代,人类学会了制作陶器,用来蒸煮食物或存放食物。为了便于握持或提吊陶器,人们就在上面安装像人耳的部件。从出土情况看,有单耳、双耳、三耳、四耳等不同形状、不同用处的陶器。
日常使用时,无耳陶器不好搬动,双耳陶器搬动时容易两边倾斜,只有三耳以上陶器搬动时最稳当。新石器时代,人们制作过的三耳陶器有,三耳碗、三耳盆、三耳杯、三耳罐等等。由于三耳陶器非常实用,人们就把这种陶器有三耳的特点用符号记录下来,写作聶。
新石器时代三耳陶罐
三耳陶器的制作过程是,通过旋转陶泥形成瓶身,用双手把陶泥捏成人耳形,然后粘在瓶颈或瓶肩上形成便于把控的陶耳,等制成的陶坯晾干后,再放入窑中烧制,一件三耳陶器就烧制好了。
一、聂字的引申义
从三耳陶器制作过程,使聂字有了以下引申义:
1.用手把陶泥做成陶耳,引申为用手把软的物体制成需要的形状,此义后来写作捏[niē]字。捏是后起字,许慎时期没有。捏字最早见于唐初的《唐韵》。如,捏饺子,捏面人儿。
2.陶耳是用来持握或提吊的,引申为持握,掌握,揪住。《山海经·海外北经·聂耳国》:为人两手聂其耳(人们总是用两只手握着自己的大耳朵)。此义后写作攝,简化字写作摄,读作niè。
3.给陶器加装耳朵,需要小心翼翼才能粘好,引申为轻小的样子。《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正常的肺脉来时,轻虚而浮,像榆钱下落一样的轻浮和缓,这是肺的平脉)。
4.用手指制作陶耳时,陶泥会起皱褶,引申为人的皮肤皱褶。《素问·调经论》:虚者聂辟,气不足(虚证多见皮肤松弛而有皱折,卫气不足)。
二、聂的衍生字
聂字有少量衍生字,其字义都与聂字的引申义揪住、握持、揉捏等有关。
1.摄,niè,因聂作了偏旁,其持握之义便另加扌(手),写作摄。把三耳陶器持稳,引申为安静。《汉书·严助传》:天下摄然,人安其生(天下安定,人人安居乐业)。又读shè,引申为揪住,控制。影子是无法揪住的,但照相机可以把人和景物的影子拍下来,称为摄影。摄影,就是揪住了人或景物的影子。山东方言中,还有的把摄影读作niē影。摄的其他字义均是揪住的引申。摄字详细字义将另文解读。
2.镊[niè],夹取毛发、细刺及其他细小东西的器具,一般用金属制作,所以另加钅。
3.颞[niè],头颅两侧靠近耳朵的部分。本来有耳陶器是模仿人的耳朵,颞字是反其道而行之,把制作三耳陶器的情形反过来用于人体,所以另加表示人头部的会意字页。
4.滠[shè],河名,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河道弯弯曲曲如耳朵的样子,所以另加氵。
5.蹑[niè],从手安稳持握,引申为走路安稳,轻步行走,所以另加。如,蹑手蹑脚。
6.慑[shè],从用手控制,引申为从心理上把人控制,所以另加忄。如,威慑,震慑。
7.嗫[niè],控制嘴巴,欲言又止,所以另加口。如,嗫嚅。
8.襵[zhě],捏瓶耳时会有皱褶,借指衣服的皱褶,所以另加衤。
9.欇[shè],(1)可以纠缠在其他物体上的植物,紫藤花长得与人耳近似,人们就把紫藤叫做欇。(2)手杖,手可以把控的木头。
由于聂字本义很早就消失了,于是人们就想象,三个耳的聂字可能是指说话者声音太小。《说文解字》:聂,附耳私小语也(附在耳朵上说话)。徐铉注解说,一耳就二耳也(一只耳朵靠近两只耳朵)。实际上,许慎将聂字解释为附耳私小语是望文生义,而徐注更是不通,耳朵再多没有口说也听不到人声。表示低声说话的字是咠[qì],而不是聂。关于咠字将另文解读。
三、关于聂国和聂姓起源
1994年,在今山东省聊城市茌[chí]平区贾寨镇南偏东方向大约50公里处,有个叫教场铺的地方,发现了一处距今4300多年的古代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中晚期遗迹,因此命名为教场铺遗址。经过多次发掘,发现一座东西略长、南北略短的椭圆形城址,城内发现房址、陶窑、祭祀坑、奠基坑、墓葬及灰坑等大量龙山文化中晚期遗迹,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等遗物。其中有精美的磨光蛋壳黑陶杯、磨光黑陶三足盘等陶质礼器,出土了带有明显灼痕的卜骨。
从地理位置看,或许,教场铺遗址就是人们苦苦寻找的古聂国的都城,包括聂北在内的周围地区,都是其领地。考古发现,在教场铺遗址有一处窑址相邻的房基下,有十几具凌乱的人体遗骸,有男有女有儿童。这可能是聂国被强大邻国屠城留下的证据。聂国首领及贵族被屠杀之后,剩下的族人被驱赶到聂北这里居住。可以合理推测,古聂国至少在夏商时期已经存在。被灭国屠城可能发生在商代。
聂国仅存的聂北也命运多舛。据记载,西周康王时期,聂北处于邢、卫、齐三国交界,战略位置重要。邢、卫都是姬姓封国,齐则是西周开国重臣姜太公的封国。为平衡邢、卫、齐三国关系,减少冲突,前976年五月,周康王封姜太公之孙、齐丁公的庶长子姜衡(又称吕衡或聂衡)为聂北首君,并指派他去卫国当大司马,执掌邦政。因地盘太小并未建立侯国,但姜衡仍在此修建了都城聂城,又称为乜城。估计是姜衡对封这么小的地方内心有些许不满,心想“这是乜也?也算国吗?”
西周后期,聂北传到第五代君主姜茂(又称吕茂或聂茂)时,被北方邻国邢国侵吞。春秋时期,邢国被卫国所灭,聂北并入卫国。战国时期,聂北又先后被魏国和齐国占领。《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婴说)聊、摄以东,姑、尤以西,其为人也多矣(齐相晏婴说,聊地、摄地以东,姑水、尤水以西,人口多得很呢)。此处的摄就指聂,是齐国从魏国夺取了聂北之后改聂为摄。由此看来,远古时期,聊和聂(摄)是相邻并存的两个方国,如今的聊城是在古聊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或许,聂国是被聊国屠城灭国的,只是当时没有文字记载,也只能对聂国被灭国和屠城进行大概推测。
新石器时代,在该地的人擅长用黄河故道淤泥制作黑陶,特别是掌握制作三耳黑陶器的技艺。人们就用符号把三耳陶器记录下来,写作聂,把聂作为自己氏族部落的图腾标识,并建立方国叫聂,国人称聂氏。由于聂国可能被聊国灭国都城,到西周初期,仅剩下聂北一处。
有趣的是,可能是聂北太小,姜衡的后代不屑于姓聂,其孙子就以乜城的乜为氏,而这里的百姓本来就是被灭的聂国族人,他们仍以聂为氏。后来,聂氏以聂北首君姜衡(聂衡)为始祖,其实名不副实。
《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战国时期有侠客聂政,为报韩大夫严仲子知遇之恩,持剑独闯韩国都城,刺杀严仲子的仇人韩相侠累,成为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一。或许,聂人的骨子里有一种复仇的心理。
如今聂姓人口140多万,按照人口数量排名第138位。
诗曰:
聂指三耳黑陶器,
如今茌平有遗址。
聂政行侠传千古,
聂辟肤皱现体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