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枣叶何以成为一方百姓的“金叶”?归根结底的秘诀是挖掘枣树的经济价值近年来,柳林县调整传统种植结构,提高科技含量,推进深加工,全力转变红枣特色产业“大而不强”的状况,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村民靠种植红枣发家致富?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村民靠种植红枣发家致富(柳林县高家沟乡)

村民靠种植红枣发家致富

一片枣叶何以成为一方百姓的“金叶”?归根结底的秘诀是挖掘枣树的经济价值。近年来,柳林县调整传统种植结构,提高科技含量,推进深加工,全力转变红枣特色产业“大而不强”的状况。

柳林县现有28万亩红枣林,年产量3000万公斤,年加工转换量1.2亿公斤,红枣产业及其连带产业年产值达5亿元。作为红枣深加工产业链上一项主要产品,近年来,通过引进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深加工处理方式,小小的枣芽茶为乡村带来丰厚的农业收益。柳林县高家沟乡华茗堂药茶公司所生产的本地品牌“全晋山水”枣芽茶,以其极高的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喜欢。

华茗堂药茶公司负责人宋长利介绍说,枣芽茶和传统茶叶相比,不含咖啡碱,不会使神经兴奋,可以解决晚上不能喝茶的问题。经中国药茶研究所检验,柳林枣芽茶含有维生素、锌、铁、镁等多种营养元素,长期服用有助睡眠、抗氧化、改善心脑血管疾病,增强人体免疫力。

过去,为了减少养分消耗,当地枣农会把果实之余萌生的无用芽及嫩枝剪掉。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帮扶下,村民掌握了枣芽茶采摘技术,扩大了枣树的经济价值。

如今,枣芽变废为宝,成了带动农民增收的新支点。今年56岁的马银旦因病致贫,之前一直赋闲在家。华茗堂药茶公司项目落地高家沟乡后,马银旦便和丈夫在药茶公司打工,每个月可以赚5000元左右。枣芽茶投入生产以来,随着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已为周边60户农户提供就业岗位,间接带动100多人步入小康。

“去年,我们高家沟乡还成立了全市首家科技小院,是在中国农技协的指导下,依托柳林振兴农业联合有限公司,由山西省科协联合山西农业大学、省农技协、市科协、柳林县科协共同创建的,是集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服务、农村科学普及和人才培养‘四位一体’的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的新模式。”高家沟乡党委书记王政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在基地培育、产品加工、品牌打造等重点环节集中发力,不断提高茶叶生产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

冯凯治

(责编:褚嘉琳、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