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砥砺奋进二十年 乡村振兴看长安”中省市媒体大型采风活动举行。采访团先后走访了西安市长安区黄良街道、王曲街道、王莽街道等地,深入了解到,近年来西安市长安区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美丽经济”,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撤县设区二十年 西安市长安区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1)

秦北世纪花园中心蝴蝶兰

  黄良街道:以花卉为核心 塑造乡村振兴典范

  走进黄良街道秦北世纪花园中心,大棚内各色的蝴蝶兰绚烂绽放,让人眼前一亮。据悉,秦北世纪花园中心成立于2012年,现有现代化温室大棚面积24000平方米,是集花卉种苗生产、培育、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型农业园区。目前,该中心已经引进了60余种蝴蝶兰,可基本实现全年供应。此外,秦北世纪花园中心通过用工及培训村民销售花卉等方式,带动周边村民就地增收。

  “我家离这里就3公里左右,每个月工资3000-4000元,这样既能赚到钱,又能顾上家。而且,每天和花打交道,我的心情都变得很美丽。”秦北世纪花园中心工作人员殷翠云说道。

撤县设区二十年 西安市长安区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2)

秦北世纪花园中心工作人员殷翠云正在将花卉装盆

  据了解,近年来,黄良街道先后引进了陕西木禾林农业有限公司、西安鲜花港、秦北世纪花园中心等40多家花卉企业。2021年,黄良街道盆花销售5800万盆,年销售额达14亿元。目前,黄良街道正积极围绕“现代花卉展销中心 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发展目标,按照研发生产、花卉展销、花旅融合的功能定位,以花卉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塑造乡村振兴典范的产业定位,打造黄良花卉特色小镇。

撤县设区二十年 西安市长安区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3)

南堡寨村(唐村)风景

  王曲街道:农文旅三产融合 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

  王曲街道南堡寨村(唐村)是近年来大家寻找诗意生活的好地方。这里风光秀美,景色宜人,保存完好的关中民居建筑和历史悠久的村落文化,勾勒出盛唐原乡记忆。这里主要打造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民宿、创意农业、农耕体验等综合业态,是陕西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西安市首批田园综合体。

撤县设区二十年 西安市长安区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4)

南堡寨村(唐村)民宿

  据悉,2018年,西安市长安区委、区政府引入天朗控股集团,在南堡寨空心村的基础上打造了唐村,发展乡村振兴示范项目。该项目为周边群众提供稳定就业岗位200余个,带动自主创业的群众超过30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约9000元。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9年以来,南堡寨村(唐村)累计接待游客数量180多万,开展文化产业培训4万余人次,休闲旅游年收入约1200万元,大力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兴旺发展,促进了人民群众的致富增收。

  王曲街道党政办副主任梁喆表示,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街道会坚持“勇”字当头、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将王曲街道建设成农文旅三产融合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成为长安的乡村会客厅和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成为西安城乡融合发展的先行区。

撤县设区二十年 西安市长安区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5)

孟建朝展示收获的龙虾

  王莽街道:“三带二”“二融一” 助推乡村振兴

  “桂花球米是6月插秧,10月收割的。你看这龙虾长得美不?我们这环境这么好,米和虾都是供不应求了。”谈起自己种的大米和养的龙虾,王莽稻渔之乡生态种养示范基地的工作人员孟建朝大爷如数家珍。

  据悉,王莽稻渔之乡生态种养示范基地和清水头北村以“基地 公司 农户”的合作方式,一期流转村组和农户水稻田50亩,采用“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养殖模式,分别规划建设了水稻种植、稻虾养殖、池塘精养、荷花观赏、休闲体验5大板块。

  据了解,王莽稻渔之乡生态种养示范基地在建设及一年的种养生产过程中,共招收了32名清水头北村村民在基地内务工,发放工资6.3万元,带动周边村民增收。

撤县设区二十年 西安市长安区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6)

王莽小峪非遗乡集关中秦腔脸谱文创产品展示

  此外,王莽街道探索新型业态发展模式,引入非遗传承人与古法技艺,建成“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集市”,形成集非遗、文创、特产、旅游、体验、住宿于一体的旅游新生态链。王莽小峪非遗乡集吸引入驻了泥叫叫、木兰摇土织布、万琴堂古琴、关中秦腔脸谱、唐流彩拓画、古狮子收藏、秦岭大漆、长安制香等8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起了4个非遗传承研习所、2个非遗传承研习课堂,先后举办了数十次小型非遗交流会,引入非遗传承人与古法技艺。如今的非遗乡集已经成为了研学、非遗爱好者的乐园,也成为了小峪口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下一步,王莽街道将持续坚持“三产带动二产、二产融合一产”的“产业兴街”发展思路,促进农旅融合新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文/图 肖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