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罗万千,其中的一个分支,便是俗话。俗话有两个特点,其一是通俗易懂,其二是言简意赅,很多俗话,是来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的,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口口相传流传至今的,俗话非常之接地气,涉及的领域也很广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这么一句俗话时常被老人家提及,叫——“床底有三物,家败人丁散”,这句俗话是什么意思?有何道理呢?其中的“三物”,又指代哪三种物体呢?

家中有三象家败人也亡(俗话床底有三物)(1)

首先,可以从俗话固有的特性去解读,俗话往往分为上下两句,为了增强整句俗话的警示效果,后半句往往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这句俗话固然,虽然说床底放这三种物品,不会必然导致家败人散这般悲惨的下场,但是,床底放这三种物品,被认为是极为不好。

来看看是哪三种物品吧?

床底第一不放——杂物

家中有三象家败人也亡(俗话床底有三物)(2)

古人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是“天人合一”,人与环境协调,才能住得舒适。

杂物是很多人懊恼的东西,因为这些杂物需要花费很大的时间去收拾,有些杂物一旦囤积,便是好几年甚至是一辈子都不会用到,但是,如果将这些杂物“断舍离”,又有可能觉得浪费或者不舍。

因此,很多人将杂物放在一个眼不见心不烦的地方,而床底便成为了很多人囤积杂物的选择。

床底放杂物,存在诸多弊端。例如,床底本身就是一个容易潮湿的地方,杂物放在其中,可能会腐败变质而无人知。于此同时,床底也是一个容易积累灰尘的地方,如果囤放杂物,则边边角角很难打理,灰尘堆积后便会影响空气质量。除此之外,杂物也会成为蟑螂、老鼠、蚂蚁等小动物的家园。

总而言之,相对于一个空荡荡的的床底,囤满杂物的床底存在弊端,所以这床底第一不放,便是杂物。

床底第二不放——药物

家中有三象家败人也亡(俗话床底有三物)(3)

为何俗话认为药物不能放在床底呢?理由有三。首先,古人在生活中,非常注重一些好的兆头,尽量避免触霉头,而药物放在床底,则是寓意不好,人们会尽量避免。其次,正如上文所说,床底并不是存放药物的绝佳之处,床底会比较潮湿、药物也容易腐败,导致药性的变化,而且古代大多数是草药,会散发出气味,如果人在睡眠中吸入床底散发的药味,久而久之则会或多或少影响到身心健康,除此之外,床底倘若出现老鼠、蟑螂,也会啃食药物,它们身上携带的细菌病毒,进而会污染药物。最后,药物放在床底,则非常容易被小孩子拿到,而药物的存放,要放置在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

综合以上三种分析,因此认为床底第二不放,便是药物。

床底第三不放——铁器

家中有三象家败人也亡(俗话床底有三物)(4)

为何不能在床底放铁器?同样也有三种理由:首先,铁器在古代,多用于战事,因此,在民间风水中,认为铁器是存在煞气的,如果将铁器放在床底,被认为是不吉利。其次,人们认为人的睡眠与磁场密切相关,而铁器放在床底,则会影响睡眠时的磁场,久而久之,或多或少会影响睡眠。最后,古代的铁器大多是纯度不高的生铁,容易生锈,而铁器边角比较尖锐,古代的床板并不结实,如果床板倒塌,人则容易被床底的铁器刺伤,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造成破伤风,而在古代的医疗水平低的情况之下,后果非常严重。

总结:

家中有三象家败人也亡(俗话床底有三物)(5)

睡眠质量能够影响人的生活质量,而睡眠环境与睡眠质量又息息相关,人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渡过的,因此,古人认为不可不重视。俗话“床底有三物,家败人丁散”中的三物,分别是杂物、药物和铁器,这种说法是存在一定道理的,因此,对待俗话,要辩证的去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