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来的还是来了,联合国正式宣布,世界人口已经突破80亿。

在我们感慨人越来越多的时候,殊不知:

一场大变局,已经悄悄拉开。

世界大国人口新排名(世界人口第一大国)(1)

人口第一大国,即将变化?

尽管目前中国依然稳稳守住人口第一大国的称号,但如果不出意外,很快就会被印度反超。

世界大国人口新排名(世界人口第一大国)(2)

目前中国和印度总人口差值仅为1600万人,全国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0.03%,而印度为0.99%。

所以,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印度人口最快明年就可以超过我们。

再看回全球情况: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全球人口将在2050年突破100亿,随后在2080年达到104亿的人口顶峰。

毫无疑问,尽管人口增速和生育率已经显著下降,但全球人口,仍在增长。

结合过去的经验来看,平均每隔10-12年,全球人口就会增加10亿左右。

2011年时,全球人口才刚刚达到70亿,如今11年过去,已经增长到80亿大关。

而在过去的十余年中,尽管中国依然稳守着人口第一大国,但人口增速最猛的国家却是印度。

根据《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预计印度最早将在2023年成为第一人口大国。

世界大国人口新排名(世界人口第一大国)(3)

要知道过去几百年来,中国都是位居世界人口排行榜首位,巅峰时期占据世界人口的1/4,高出印度3亿人。

但如今,印度正在迎头赶上。

世界大国人口新排名(世界人口第一大国)(4)

通过上面的表格就能看出无论是出生人口情况,还是总生育率,我们已经开始被印度甩在了身后。

不出意外,两个人口大国之间的角力,结果将在明年出现改变。

我们这代人,也将见证“第一人口大国”称号易主的时刻,而事件的背后还将掀起更多的变化。

世界大国人口新排名(世界人口第一大国)(5)

人口变局之下,一场全球产业大变革正在发生。

面对数据,如果讨论还停留在“人太多,会资源紧张”或者“生育率低,有人口危机”就太表面了。

其实,人口增速减缓并不完全意味着人口红利消失,而是要结合下面这些指标来看:

劳动力占比多少?老龄化情况如何?年龄分布如何?

那么,中国目前的人口结构情况如何?

根据人社部最新数据,2021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2.67达亿人,比上年增加992万人;

世界大国人口新排名(世界人口第一大国)(6)

而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目前中国的老龄化率已经超过14%,尽管比不少28.6%的日本,却大幅超过了印度的7%和越南的7.7%。

先前和去过日本的朋友聊天,谈到日本的很多出租车司机都白发苍苍,餐厅里的服务员也都年龄偏大。

而如今,这样的情况也开始逐渐在我们的周围出现。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不少小区的保安年纪明显在增大;打扫卫生阿姨年龄也在增大。

这些数据和现象都在显示着,中国的青年劳动力,对比过去正在减少。

事实也确实如此,人口年龄中位数已经达到38.4岁,正在向发达国家看齐。

对比来看,旁边的印度和越南则分别是27.9和32.4岁。

也就是说,越南和印度有着更多的精壮劳动力,而他们这样的优势,在未来还会继续扩大。

根据联合国报告,以上两国目前还没有陷入“少子化”和“老龄化”的困境。

甚至到2050年时,预计印度将会再增加1.83亿劳动力人口,将垄断未来30年全球新增劳动力中的22%。

可以预见,未来这些国家将承接全球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搅动全球经贸的格局。

当下已经初见端倪,电子工业,机械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服饰纺织业工厂也都逐渐在向越南和印度转移。

比如,早在2020年时,苹果公司就有计划将中国1/5的产业链转移至印度的工厂,再比如韩国现代汽车的又一座工厂落户越南。

世界大国人口新排名(世界人口第一大国)(7)

那么,肯定有人就会问了:

拥有更多年轻劳动力的印度和越南,是否将冲击中国在全球劳动力市场的话语权?

世界大国人口新排名(世界人口第一大国)(8)

人口红利vs人口陷阱?

上面已经说了,随着人口格局的变化,全球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已经不可避免。

那么,中国在接下来会因为人口结构的改变而失去话语权吗?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印度和越南当下发生的,正是中国过去几十年经历的。

过去的几十年,我们轰轰烈烈的国运的一个体现就是:人口红利卡准了工业化的最好时机。

我国的人口红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期集中发力,因为劳动力充沛,大批城市承接了发达国家的工业转移,这也为中国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网上找了一下八九十年代南下打工潮的照片,很多厂弟厂妹在工厂中繁忙的景象:

世界大国人口新排名(世界人口第一大国)(9)

世界大国人口新排名(世界人口第一大国)(10)

当下,正值中国人口结构改变之际,很多人没发现的是,我们正在迎来新一轮的“红利”。

接下来二十年,将是世界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时机,这意味着未来的一二十年,大量低端劳动力会被智能化流水线替代。

而中国的基层劳动力恰好已经达到顶峰,未来二十年将逐渐减少,而这正好卡上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新风口。

简单理解,我们会从人口数量红利变成人口质量红利。

为了赶上这场浪潮,过去几十年,我们一直在默默筹备:

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和做强高等教育,过去三十年中国共培养了2.4亿大学生,1000多万硕士生。

而这正是一项充满远见的宏伟规划:

随着智能化转型的到来,接下来的中国,将真正进入“学有所用”的时代。

未来一二十年,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国民和新生代,将赶上智能化转型周期,进入高附加值的行业和岗位,最有代表的是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等领域。

从原先的进厂大螺丝变成进工厂写代码;从原先做流水线工人变成操控机器人......

下一程的中国和世界各国拼的不单单是“体力”而是“智力”。

相反,对那些此刻还在出现高人口增速的国家而言:

智能化和数字化并不是他们发展的福音,反而会和富余的劳动力出现竞争。

说得通俗点,那些国家,人口增加越多,只会越来越廉价。

大量的人口,只有受到过充足教育和培训,才能转化为生产力。

如果基础教育和国民收入水平没跟上,只会一味生孩子,最终只会因为人口无用增长而陷入经济乏力和环境恶化的“人口陷阱”中。

最后,我想说的是:人口本就是国力非常微妙的衡量维度,应该跳出数据看到未来趋势。

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只会因为执拗于增速,而被动陷入恐慌。

尽管增速减缓,但中国从拼数量到拼质量的下半场“人口红利”正在开启。

一盘大棋,正在徐徐铺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