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岁琴童练习时间表(从琴童到琴童妈)(1)

今天的文章,来自一位音乐学院钢琴系毕业的85后宝妈。从琴童到琴童妈,身份的转变,让她在音乐教育这条路上更有发言权。今天让我们一同来看看,她会给我分享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我是一名钢琴老师,5岁开始学琴,从音乐学院毕业后从事钢琴教学工作已有十余年之久。如今的我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琴童妈。12年教龄加上3年陪龄,希望能够就学琴练琴这件事上,表达一些我的看法,帮助那些感到迷茫的家长,解决他们的一部分困惑。

3-12岁琴童练习时间表(从琴童到琴童妈)(2)

学不学?几岁学?

首先我想和大家表达的观点是,如果家里有条件,那就尽量去培养孩子学习一门乐器。个中好处举不胜举,我就不在这里一一赘述了。

而在是否要送孩子学音乐的路上,有一只最大的“拦路虎”,名字叫做“自己没有音乐细胞,孩子是不是学音乐的‘料’?”很多家长都蹲在这只“虎”旁边观望,不敢迈出下一步。解答这个困惑最好的例子就是我本人。我祖上三代没有一个学音乐的人,更别提什么“遗传论”了。但是如今音乐于我,是精神食粮,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千万别低估了孩子的可塑性,觉得自己不行孩子肯定也不行。别妄下定论,他只是音乐本能还没有被开发出来。

第二个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几岁开始学”。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几岁开始学都可以,但是家长一定要认清一个现实:孩子的潜能发展存在一种不可逆的递减规律。打个比方,“绝对音感”这个能力,在孩子3-9岁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的,错过这个敏感期,再想培养孩子这个能力机会就很渺茫了。所以总结来说,就是接触的越早,好处越多,优势也越大。

3-12岁琴童练习时间表(从琴童到琴童妈)(3)

3-12岁琴童练习时间表(从琴童到琴童妈)(4)

“地基”不牢,地动山摇

前阵子我和初中好友视频,她让我帮忙看一下孩子的琴技有没有进步。等孩子花里胡哨的一通炫技结束后,我发现了很多问题:错音、节奏不稳、跑动不均匀……很明显,这些都是基本功不扎实的表现。在详细询问过后,朋友竟然跟我说:“我嫌孩子进步太慢了,总在弹练习曲,所以主动要求老师加快进度……”

3-12岁琴童练习时间表(从琴童到琴童妈)(5)

跟自己的好友,自然没有必要闪烁其词。我直接指出了她的错误。在孩子学琴的初始阶段,手指独立性的高抬、音阶、琶音等训练一定是必不可少的。打个比方,学跳舞的孩子,不练压腿、下腰,怎么可能跳出好看的舞蹈?所以说,一定要杜绝盲目拔高,好高骛远只能在短期内可以看到明显的进步,孩子练了三年,作品的确没少弹,但基本功一塌糊涂,证明三脚猫的功夫是走不了多久的。所以说,千万别图快!好好练基本功,这是前提,是基础。

3-12岁琴童练习时间表(从琴童到琴童妈)(6)

把孩子浸泡在音乐里

我曾经去听过周广仁先生的讲座,讲座内容大致围绕国内琴童“基本功逐渐扎实,但音乐表现力不足”这个问题。表现力从哪里来?我认为除了“练”以外,“听”就是最最重要的环节!

牛津大学心理学博士艾莉森•高普尼克曾经指出,“音乐天才”莫扎特也许是可以复制的。他之所以有着令人难以企及的天赋,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良好的家庭音乐氛围,三岁之前就因为耳濡目染累计聆听音乐上万小时。所以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把孩子浸泡在音乐里。

3-12岁琴童练习时间表(从琴童到琴童妈)(7)

只有准确的把握了音乐风格、了解了不同创作的时期,才能进一步研究作品的结构、速度、力度、触键、和声、奏法、踏板……才能使孩子的演奏有更大的提升。

3-12岁琴童练习时间表(从琴童到琴童妈)(8)

我虽然是一名钢琴老师,但同样是一个琴童妈,我深知家长朋友们的困惑与焦虑,也明白陪练过程中要付出的艰辛。想要提醒大家的是,学习音乐和学习语数外一样,不要企盼短期就能培养出音乐天才,量变才能产生质变,进步都是以年为单位的。今天很高兴能在这么大的平台和大家做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大家避开一些弯路!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就把孩子当植物养,然后静待花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请多多转发,持续关注音教艺术网!我们将持续输出更多高质量的原创文章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