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于承惠还是在好久以前了,那时候自己家里没电视机,跑到别人家里去看。

当时看那部《黄河大侠》的时候认识他的,后来了解到于承惠最擅长是用剑,而在剧中他也是一名用剑高手,快意,潇洒。

最后的剑圣电影(最后的剑圣于承惠)(1)

但是他单单是只会用剑。

有一个视频于承惠在与人格斗的过程中,他使用了中国传统武术“回马枪”,他用最为写实,如同教科书般的将岳飞传下来的“岳武穆十三枪”表现了出来,对手也败下阵来。

然后跟对手说了一句:“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你看明白了吗?”

很多网友看完之后都表示:“终于见到了真正的回马枪是什么样子了”

最后的剑圣电影(最后的剑圣于承惠)(2)

2015年的时候,这位从影多年一生致武获得“剑圣”美名的艺术家仙逝了。

他用一生完美的诠释了什么是中国功夫,他的离开让人感慨道:“老爷子走了,也就没有江湖了”

其实这句话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01

1939年的时候,于承惠出生在一个很多武侠电影和志怪小说常常出现的地名,蓬莱。

在他小的时候,他就很喜欢体育运动,还时常跟人打架,在学校也是一名健将。

等到他稍微大了一些之后,他接触到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这方面的书籍。还有关于岳飞、杨家将之类的评书。

这些东方侠士的精神也深深的感染了他,之后他不再没事找人打架,而是在心里萌生了一个大侠梦。

最后的剑圣电影(最后的剑圣于承惠)(3)

所以在他11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功夫,不管是刀还是剑,不管是棍还是棒,他都来者不拒,而且兴趣盎然。

但是他最最喜欢的还是剑术,使用剑术不是蛮力,而是从骨子里使出的力量。

小小年纪的他就非常刻苦的练习剑术,直到1963年,24岁的于承惠已经将剑术练到了卓绝水平。

后来他用一套登峰造极的“醉剑”获得了华东地区武术比赛冠军,从此之后,在武术界也有了于承惠这个人的名号。

但是老天为他开一扇门的时候,又为他关上了一扇窗。

最后的剑圣电影(最后的剑圣于承惠)(4)

后来他因为在一次常规训练中的不幸,导致膝关节受伤,治疗的过程让他十分痛苦也十分漫长。

无奈之下的他只能放下心中的遗憾,去工厂做工,但是这并没有让他放弃对武术和快意江湖的向往。

02

在1975年的一天凌晨,外面雷雨交加,电闪雷鸣,于承惠突然看到一只螳螂,螳螂举着手臂与雷电对峙的动作让他受到了启发。

后来他决定自己编创剑术新套路,这个剑法后来也被命名为“螳螂剑”。

这个剑法问世以后,也让失传已久的“双手剑”回了春,这个剑法的精髓就在于,“抽带云抹提,点崩撩刺击”。

最后的剑圣电影(最后的剑圣于承惠)(5)

后来于承惠凭借这一套自创剑法,赢得了很多习武之人和懂武术的人的追捧。还被邀请去做宁夏武术队的教练。

在武术队里的于承惠将自己的剑术和功夫言传身教,毫无保留,他只想着希望自己一生都倾注于武术事业,不想过问那些世俗之事。

03

但是后来有一天,《少林寺》的剧组找到了他,导演张鑫焱看到正在教学的于承惠,于承惠手里拿着紫檀木棍,在灯光之下如同闪电一般,动作形态潇洒快意并且伶俐刚猛。

最后的剑圣电影(最后的剑圣于承惠)(6)

看到这样的于承惠,《少林寺》导演张鑫焱心里想着:“这不就是我要找的反派人物王仁则嘛”。

这是一个能够进入影视界的机会,但是这样的机会对于于承惠来说并不能打动他,他认为自己在武术上已经有了很好的成绩,没有改行的必要。

但是张鑫焱却不愿意放走这么优秀的演员,对于承惠是好说歹说一通。

终于,于承惠受不了张鑫焱的软磨硬泡,才答应了张鑫焱饰演“王仁则”这个角色。

1980年,于承惠、李连杰、于海、王常凯等武术界十八精英在郑州集合,开始集训,听导演分析剧情。

在导演和这些演员的共同努力下,便有了后来一毛钱一张,但是卖出了一亿六千万张电影票的《少林寺》。八十年代的影视奇迹。

最后的剑圣电影(最后的剑圣于承惠)(7)

因此这部《少林寺》火了,其中的李连杰也火了,而于承惠在剧中饰演的最大反派也是受到了万人瞩目。

这样的成绩让张鑫焱再次去邀请于承惠出演自己的作品《少林小子》。

后来于承惠又和李连杰一起合作了《南北少林》,在这些电影中,于承惠将自己的武术和武器都运用在了角色上,获得很不错的效果。

之后在1988年张鑫焱为了于承惠量身打造了一部电影《黄河大侠》,也是在这部电影中我认识了于承惠。

最后的剑圣电影(最后的剑圣于承惠)(8)

在剧中,于承惠饰演的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大侠,顶着蓑衣的武林高手,演出了锄强扶弱、万里独行的侠肝义胆。也让很多武侠迷记住了他。

甚至到了今天都还印象深刻。

04

但是这部巅峰之作之后,他却选择了淡出演艺圈,如果他选择一直拍戏,或许能够成为和李连杰一样的武打巨星。

虽然有继续拍戏,但是很少很少,而且一般只是客串,虽然也就塑造过一些经典形象,就像《笑傲江湖》里面的风清扬和《神雕侠侣》中的黄药师这样的角色。

最后的剑圣电影(最后的剑圣于承惠)(9)

其实他更多的时候是在当武术指导,偶尔也做做编制。

但是在2012年,徐浩峰导演邀请他拍摄《倭寇的踪迹》,他又重返大银幕了。

在《倭寇的踪迹》中,他又以一头白发,一派仙风道骨,出现在观众眼前。

而且在电影拍摄的时候,于承惠都是用真功夫,不吊威亚干劲不减当年啊。

据说还在拍摄时撂倒了很多和他切磋武艺的年轻演员。

后来又和徐浩峰导演合作了《箭士柳白猿》,尽管过去多年没有拍戏,但是在这两部作品中,于承惠不管是武打戏还是文戏都演得含蓄婉转。

最后的剑圣电影(最后的剑圣于承惠)(10)

他的台词也说得很精彩,他不希望观众们认为武侠就是打打杀杀。

在拍完《箭士柳白猿》之后,他几乎就没有再接任何片约了,因为他心中所向并不是成为一个光鲜亮丽的大明星,武术才是他一生的追求。

甚至到了晚年,他都还在研究剑术,编写剑术研究文章。

一身侠骨终成一代剑圣。也为推动中华武术做出了卓越贡献。

但是他为人低调,不求功名,直到2015年踏剑而去,享年76岁。

最后的剑圣电影(最后的剑圣于承惠)(11)

突然想起了一句话

“真正的大人物,看起来都很平凡”

最后的剑圣电影(最后的剑圣于承惠)(12)

—END—

作者:益达大叔

手敲不易,关注一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