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说到年龄的时候常常用到的一个词叫做“虚岁”,什么是虚岁,顾名思义,虚是虚假的意思,虚岁是中国传统计算年龄的方法,它以年为单位,一个人出生的当年记为一岁,以后每过一个春节增加一岁与现代不同的是在古代,虚岁是唯一的记岁方法,所谓的岁,指的就是虚岁,没有周岁等其他的感念,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春节为什么要过个小年?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为什么要过个小年(每到春节就加一岁)

春节为什么要过个小年

中国人说到年龄的时候常常用到的一个词叫做“虚岁”,什么是虚岁,顾名思义,虚是虚假的意思,虚岁是中国传统计算年龄的方法,它以年为单位,一个人出生的当年记为一岁,以后每过一个春节增加一岁。与现代不同的是在古代,虚岁是唯一的记岁方法,所谓的岁,指的就是虚岁,没有周岁等其他的感念。

虚岁中没有以零为起点的观念,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只有在百岁前,人们,会以日为单位计算他的日龄或月龄,一过百日,就以年为单位计算年龄。从理论上讲,一个人一出生,就是一岁,之后逢年便长一岁。比如,一个1990年3月15日出生的人在1991年除夕之前他都是一岁,一到春节,他就会被认为两岁,这样,在2000年春节过后到3月15日之前的这段时间,周岁为9岁,而虚岁为11岁,两者会有两年的误差。

为什么会有虚岁?要理解虚岁,必须懂得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科学知识,二是中国祖先的民族性格。了解这两个之后你就会明白虚岁的意义是什么。

历法建立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之上,古人观察太阳的升和落就产生了日的概念,日就是一个昼夜。观察月亮的变化,由月圆到月缺产生了月的概念,月就是月亮远去的一次循环。观察春去秋来,草木枯荣,产生了年的概念,所以《说文解字》说:“年,谷熟也。从禾”。有了这些概念历法才得以产生,中国历法的特点就是采用阴阳结合,以太阳的运动周期为年,以月亮的圆缺周期为月。以闰月来协调年和月的关系。

我们祖先对年的认识很早,各种资料都证明了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掌握了原始的农耕技术和天文知识。正是天文历法起源早这一特性决定了我们祖先纪年方法的不同,原始人类思维是一种没有概括能力的形象化思维,把任何事物都当成有生命的活体,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抽象的数字概念,知道一块石头,两块石头而不知道1,2的概念。理解了古人的思维特点也就不难理解中国的纪年方法了。

我们的祖先把“年”、“岁”作为一种具体的物,在中国古代的传说里,“年”就是一种生活在大海里的怪兽。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古人之所以按年计岁,就是因为古人没有时间的概念,把“年“当成一种怪物,而怪物是不能拆分的只能过一个整体的年,只能增加一个整体的岁,这就是春节增岁的起源。

春节增岁的意义,其实就隐含在过春节的各种活动之中,自古以来,全国都有相同的过年的习惯,其实质就是要拜年,为什么有这种活动?就是因为这一天被当作一个人的生日。春节有一副经典的对联,叫做“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从这句话就能看出春节增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