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故意扮丑然后变好看的男网红(从生活麻辣烫演员到博主)(1)

早期故意扮丑然后变好看的男网红(从生活麻辣烫演员到博主)(2)

本期,我们确定的新知人物专访对象,是视频达人杰哥。他有颜,有料,有故事。本来是想采访杰哥,结果他一来就把我们“采访”了:杰哥临时当起了导演,他和知乎城市重庆房产事业部总经理强哥,总编辑郑杨,进行了角色互换,场景情节,即兴出演;剧本台词,信手拈来……

提起杰哥,有人说他“哈”,有人说他“神”。

但,更多的人说他帅,说他的“渝普”有盐有味儿,说他的表演“内容多”。

镜头前的杰哥,行走在各大楼盘的售楼部里,样板房里,

他的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还有根根精神的爆炸式的发型。

每一集视频里,他身上天天不同样的服饰搭配,也总能牵动粉丝们的视觉神经。

别人说他自恋,

杰哥却喜欢这种浴霸打在身上的感觉。

这就是杰哥,一个爱上表演,并享受其中的视频达人。

早期故意扮丑然后变好看的男网红(从生活麻辣烫演员到博主)(3)

(踩盘之前,好耍的杰哥,不忘在中央公园的大草坪上,放一盘风灯。)

从师范学院的课堂,卖房子的案场,到网红火锅店的店堂,再到视频红海的流量角逐场,

相比同龄人,杰哥的成名之路,有点穿越,很不寻常。

所不同的是,跌跌撞撞,一路走来的他,总能坚守心中那个最初的梦想。

想当演员的执念,很早就在杰哥的心中埋下了种子。

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却是在售楼部里卖房子。

虽然与表演毫不沾边,第一份工作,却误打误撞地帮他练就口才和脸皮厚的表演功底。

以致于当了小西装之后的杰哥,连老汉儿都另眼相看,赞叹不已。

早期故意扮丑然后变好看的男网红(从生活麻辣烫演员到博主)(4)

(行走在街头的杰哥,看勒个样子,又在本色出镜。)

从配角到主角,从正面到反派,一边卖房子,一边拍戏的杰哥,在两个角色当中穿梭切换。

也许有点飘飘然,也许是想急于表现,杰哥的演员身份,有些小伙伴却不以为然。

他当即拿有起了电话,打给了导演。

情景剧演了,片子播了,小伙伴们信了。他们的眼光,除了崇拜,还有调侃。明明角色里的人物“X病患者 骗子”,他们却说杰哥“本色出演”。

杰哥却一笑了知,毫不在乎。

早期故意扮丑然后变好看的男网红(从生活麻辣烫演员到博主)(5)

(站在解放碑的城市之巅,杰哥是在思考人生,还是准备给城市拍一部大片?)

麻辣烫毕竟不是满汉全席。

迫于恰饭的压力,从情景剧演员到卖房子的小蜜峰,再到火锅店的老板,

杰哥的角色,再一次来了个乾坤大挪移。

只不过,不管如何变来变去,杰哥总能将职场变成他表演的秀场。

身为火锅店的老板,杰哥却总能和食客有吹不完的夸夸,谈不完的人生。

许多人觉得他好耍,人送外号,“酒后艺术家”。

似乎有天意,每个角色变换,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为他后来成为视频达人加码助力。

人人都说酒肉朋友不可靠,杰哥喝酒喝出来的朋友,

却再次助力他回归了表演的赛道。

从情景剧到短视频,镜头虽然不同,但镜头下的杰哥,是真实的。

他努力演好每一个镜头,因为这是他最初的梦想。

早期故意扮丑然后变好看的男网红(从生活麻辣烫演员到博主)(6)

(被称为“酒后艺术家”的杰哥,在自己的火锅店里。)

流量社会,网红经济。

这一行里,许多人都梦想着一夜成名,快速收益。

杰哥却是个另类,拒绝了别人的包装,拒绝了资本的裹袭。

在他看来,没得资方,没得团队,就没得压力。

他不想一夜爆红,也不想快速挣钱,

他只想有更多的时间,拍一点自己喜欢的作品。

现在的杰哥,似乎已经没了脚不沾地的飘飘然,

播放量高,他也不会狂喜。播放量低,更多的是平淡无奇。

杰哥说,一夜爆红,难以驾驭。

在他看来,他要慢慢变红,踏踏实实,拍好每一支视频!

早期故意扮丑然后变好看的男网红(从生活麻辣烫演员到博主)(7)

(杰哥在某售楼部的示范区)

对话杰哥

问:在生活麻辣烫剧组拍戏,后来怎么放弃了?

杰哥:

我大学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当置业顾问卖房子。但是,我从小心里就有个梦想:拍戏。

那时,重庆电视台,有个生活麻辣烫,我就去报名。第一集,我演的是一个配角,从第二集开始,我就开始演主角了。

我妈妈也很支持我演戏。每当我的节目要开播的时候,我妈下午就会去通知街坊邻居:今天晚上,8点过10分,重庆二台,有我们娃儿演的节目,大家记得看哦。

那个时候,我演了多部片子,我很享受。后来,导演叫我签约,成为他们剧组的演员,以后可以有相对固定的片子可以拍。

但是,我算了一下,拍一集也才200块钱。一个月最多拍4集,也才800块。我当置业顾问,一个月也有3000多块钱的收入。

当时,为了几两碎银,为了恰饭,我就放弃了继续在生活麻烫剧组拍戏的机会。

早期故意扮丑然后变好看的男网红(从生活麻辣烫演员到博主)(8)

(杰哥高昂的不仅是头颅,更是他对生活初心的坚守。)

问:你在生活麻辣烫里演的最后一个角色还记得吗?

杰哥:

我演的最后一场生活麻辣烫,就是我去一家开发商做置业顾问之后。我给前台的小伙伴说:我以前就是拍生活麻辣烫的。

他们都不相信。我立马拿起了电话,打给了黎导,黎导就给我安排了一期节目。

这是我最后一期生活麻辣烫,我永远都记得,我演的一个小三,还是一个X病患者,也是我在生活麻辣烫的第一次床戏。

我的新同事们看了这集节目之后,对我说:牛逼,说演就去演了。不过,小伙伴也有点调侃的味道,叫我片子里的那个烂人的名字,还说我是不需化妆,“本色出演”。

我当然听得出小伙伴们话里的味道,但是,我根本不在乎,我在乎的是演戏的那个过程,因为我很享受。

早期故意扮丑然后变好看的男网红(从生活麻辣烫演员到博主)(9)

(拍片之余,杰哥随便往街边一坐,也有型有范儿!)

问:在你做短视频之前,你的角色跨度非常大,拍过情景剧,做过置业顾问,当过小蜜蜂,还开过火锅店。这些角色当中,有没有遇到过高光时刻?

杰哥:

15年到17年,我开始做渠道。包括分销。当时做得好,市场也很活跃,业绩来得很快。那个时候,每天看到到账的提醒,看到进账的数字,自己就有点飘了。

第二次飘飘然的感觉,是我开火锅店的时候。当时的高光时刻,在大众点评没有充任何值的情况下,我做到了重庆排名第一。在17年10月份的时候,我一天可以排40多桌。

那时,我可能也有点飘了,我甚至扪心自问:难道我成功了啊?我还写了一首打油诗,贴在店门口,大致内容是:请在意味道,不要在意我的服务。结果自从那以后,火锅店就每况愈下了。

19年3月份的时候,我又进了传统媒体做经营,基本每个月都是销冠。我都有点享受,就又有点飘飘然了。

过往的那些个高光时刻,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我现在做视频,我的心态就完全不一样了,我根不看流量,只看内容,我只看我在视频里演得好不好。

早期故意扮丑然后变好看的男网红(从生活麻辣烫演员到博主)(10)

(不在乎视频流量的杰哥,就好像一名心归自然的游客,不在乎目的地,只在乎沿途的风景。)

问:许多人认为现在是做短视频的风口期,很多人,很多资本,都涌入了这个赛道。你做短视频有哪些心得体会,对新入行者有哪些忠告?

杰哥:

首先,我觉得做这个事情的人,首先自己要有趣。

我做这个事情,是因我从小就想表演,这就是我的原动力。打个比方,拍这个东西没得钱得,甚至回款也回得不好,经济压力也很大的时候,可能许多人都很难坚持下去。

我的原动力,就是有朋友能拍我,我能把戏演好。视频拍出来之后,能听到有小姐姐说一声:“哎呀,杰哥好帅啊!”哪怕只有一个粉丝说,我都会黑开心。

对我来说,重要的是精神上能够享受,至于吃没吃饱,穿没穿暖,我还真没有把它当成好大回事。这就是让我能在这个行业里坚持做下去的原因。

其实,我入这一行,时间也不太长,也不算顶流,谈不上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一点点感受。

比如在拍摄时,要设计一点小包袱,小技巧,可以提高完播率,也让观众能参与评论。这些最开始,我也不晓得,都是日积月累的收获。

早期故意扮丑然后变好看的男网红(从生活麻辣烫演员到博主)(11)

(轻轨车厢里打卡的杰哥)

问:现在许多视频号,都以快速变现为目的,你的号在做好内容与快速变现之间,更愿意选择哪一个?

杰哥:

资本本质是逐利的,有资本的加持,资本的操盘,资本的逐鹿,那么,你就必须按资本的套路来玩,不管你喜不喜欢。

对于我来说,就我一个人,年岁也楞个大了,我一天要吃个啥子,要穿个啥子,也还好吧。所以,我可以按我的思考,我喜欢的风格来拍,不用考虑资本的感受。有活就做,没得活,就去拍各人喜欢的东西。所以,我能想享受这份感觉。

做视频,重要的是能坚守各人的初心。我个人觉得,这个比较难。

大部分拍房产视频的,就两类人。第一种,就是靠卖房子,目前房产类,95%的号,分销号,中介号,都是这种模式,通过卖房子变现。

还有一种就是纯广告号,比如某某号,就是纯广告号。

我的号,60%是房子,但40%是生活,因为我是有血有肉的人,我有生活,我也不是专门卖房子的。

我喃,坚持做内容。我从事房产多年,可以看到许多东西,所以我一般都不用准备文案,我都是现场直接说,直接演。

我觉得,有些东西,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坚持初心的东西,它与泡沫的资产化的东西相比,还是有区别的。

早期故意扮丑然后变好看的男网红(从生活麻辣烫演员到博主)(12)

(杰哥在公园里拍摄视频)

问:现在有很多网红速成班,你去培训过吗?这种班有用吗?

杰哥:

比如某某专家,教你如何一夜爆红,许多人去当会员,有的几千块钱,有的1万块钱,我觉得,大部分人是被割了韭菜的。

如果缴了几千块钱,就可以天天上热门,天天红,大家都这么容易,商业价值何在呢?

所以说,快速变红,快速变现,都是伪命题。但是,抖音上每天有五六亿的日活用户,韭菜太多了,割了茬又一茬,因为它总有人相信。

前段时间,重庆出了一些很LOW的短视频,什么泼妇骂街啊,诀架啊,其实,这些东西,很拉低重庆的文化水平,重庆还是需要一些专业的,有文化品味的东西。

早期故意扮丑然后变好看的男网红(从生活麻辣烫演员到博主)(13)

(杰哥在一段网红铁路上打卡,看勒个背景,有点像小南海那段网红铁路。)

后记坐在小编面前的杰哥,除了对演戏的执着,对视频的痴迷,还有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思索。比如,他对“中年油腻男”的称号,不以为然。在他看来,中年男,脚踩地,头顶天。“那是油腻吗?那不是油腻,那是生活!”比如,作为80后的杰哥,面对生活的起起伏伏,坎坎坷坷,总能心有阳光,春光一片。“生活还是要过,还是要活。我们只有去拥抱生活,不能去抵制它。抵制它,只会让各人越来越累。”杰哥的聊天,很有趣。一如他对自己的评价一样:我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除了工作,我更在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