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伤,祸之门也——管住自己的嘴

“三缄其口”这个成语早都熟悉,知道是不肯轻易说话的意思。读孔子家语之《观周》,方知孔子观周入太庙,看见右阶之前有金人像,嘴上被封了三道——才有了“三缄其口”之说。而金人像的背后刻着铭文:“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铭文中还说:“诚能慎之,福之根也。口是何伤?祸之门也。”看来,至少在周始祖时期就已经明确意识到管住嘴巴的极端重要性,那金人像的嘴巴不是被封一道,而是被封了三道!明确告诫人们口是祸门,多言多败。

每日一句古文解析(读古文识汉字悟金句)(1)

关于少说话,我国还有句成语叫“少说为佳”。都是劝诫人们要管住自己嘴巴的诚挚之言。实际上,古往今来,人们对“碎嘴子”是一直予以鄙夷的,在家里,话多烦人,不安静;在公众场合,话多“闹腾”,是噪音;在社交中话多难免有失,要么伤人,要么被人抓住把柄而难以开脱;在商界、政界,话多有失更会惹火烧身,坏了大事。我觉得还是提倡少说为佳,特别是在公众场合,能不说的尽量不说,不能不说的长话短说,正式讲话一定要想好了再说。

“少说为佳”这个成语后来也被人所诟病,成了被人们视为对错误现象不闻不问,明哲保身的一个贬义词。我的态度是该说的必须说,但一定要说准确,说得恰当,说的有理有据,否则,不如不说。

请谨记:三缄其口,总比满嘴喷沫子要好得多。少说为佳,乃君子之德也。

每日一句古文解析(读古文识汉字悟金句)(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