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乡思
李觏 〔宋代〕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人们都说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有看到我的家。
本来就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那重重暮云还来把青山密遮。
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
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写望,但从望的感受上落笔,不具体写望见些什么。
诗人远望时正当黄昏,夕阳西坠,他遥望故乡,故乡不见,远在天涯。
这时候,他看到了落日,又想到落日之处就是天涯,然而明明白白地看得见落日,却仍然望不到故乡。
这两句,把思家的愁苦表现得很深刻。
诗先以落日处即天涯作衬,使后句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更重更深,在表现时却不直说,而是通过两个“天涯”的反复吟咏比较,让人从中体会出来。
以落日喻天涯,是从《世说新语·夙惠》中得到启发。
《世说新语》载:晋元帝曾问明帝:“长安与太阳谁远。”
明帝起先回答太阳远,因为没见过有人从太阳那儿来。
后来又改口说太阳近,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后来人们常用这典故,以天涯太阳比喻远。
如唐岑参《忆长安曲》云:“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日。”
就是在所忆之处与太阳上做文章。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
“已恨”句转折巧妙,既承接上句,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暗度陈仓”,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
故乡不可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所以通出一个“恨”字来。
第三句用“已恨”二字领起,无限感慨已在其中。
第四句再递进一层,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恨恨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
诗用“还被”二字唤起,障碍重重,恨重重。
再说,山本可用青、绿形容,用“青”也符合诗的平仄要求,可是诗人却用碧字,大约是因为青、绿较为轻、明,碧较为重、暗,不仅更符合等色苍茫中山的色彩,而且能唤起凝童情绪。
而当苍茫的暮色遮掩住碧山,凝重压抑感也就更加强烈。诗至结尾,随着时间的冉冉推移,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
由大而小的逐步收缩,色调的由明而暗的变化,结构上的层层递进,那乡思也就愈来愈浓郁,以致浓得化不开。
全诗四句,分四层意思,层层深入,不断推进,把思想感情发挥到极致。
中国古代诗词作法,有透过一层、加一倍写法。
这种写法,有用在一联中的,如杜甫《夜闻觱篥》云:“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
本意写行路难,再加写遍地战争,行路就更难了。
又如李商隐《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也是如此。
更多的是用若干句透过一层,如宋徽宗《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词:“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写思念故宫,故宫不见,转而梦见,最后连梦中也见不到,把感情的波浪重重推向高涨。
李觏的这首诗,也是采用了这一手法。
这首诗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
王士真在《居易录》中曾称赞李觏的《王方平》、《璧月》、《梁元帝》、《关僧还庐山》和《忆钱塘江》五首绝句“风致似义山”。
对此《四库全书总目》也认为,除《梁元帝》一首“不免伧父面目,余皆不愧所称,亦可谓渊明之赋《闲情》矣。”
他的诗“受了些韩愈、皮日休、陆龟蒙等的影响,意思和词句往往都很奇特,跟王令的诗算得宋代在语言上最创及酬和之作,但也写了不少有着充实的现实内容的诗篇。”“根生但为松,翼飞但为风。王侯尚可轻,道义本来重”(《寄怀》),字句质朴,语出自然,而重道义爵禄的情操,跃然纸上。
“居官无藉手,选部岂知贤?廉善虽由己,亨通亦在天”(《送张评事》),揭露了当时吏治的黑暗。由于他关心国计民生,加上自己政治上的不得志,又
长期生活在农村,所以,也写了一些批判时政,反映农民疾苦的诗,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民的同情。“产业家家坏,诛求岁岁新”,“朱门仍奢侈,柴门转窭贫”(《村行》),“役频农力耗,赋重女工寒”(《感事》),抨击了官府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反映出阶级矛盾日趋激化的现实。
他在《哀老妇》诗中,写一个有儿有孙的老妇人还要改嫁。
什么原因呢“子岂不欲养?母岂不怀居?”都不是,而是因为“徭役及下户,财尽无所输”。
这是一种多么凄惨的景象啊!
中国诗歌发展到唐朝,已经到达了顶峰,紧随其后的宋朝,想要继续走发展,空间十分有限。王国维说,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于是词成了宋朝的成熟文学。
但终宋一代,并没有荒废诗歌,而是走上了另一条路,那就是崇尚义理。
庐山是诗人都爱写的,唐人写庐山,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而宋人写庐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写庐山,不是为了告诉读者庐山有多美,而是为了告诉读者一个道理,这里的“庐山”,换成“衡山”、“华山”、“泰山”或者“黄山”都可以,并不影响诗人表达自己的哲思。
钱锺书在《宋诗选注》里说:“宋诗还有个缺陷,爱讲道理,发议论;道理往往粗浅,议论往往陈旧,也煞费笔墨去发挥申说。”
宋诗虽有这些缺陷,但也有一些精品,比如李觏的这首《乡思》。
李觏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有名的诗人,他的《梁元帝》、《王方平》、《忆钱塘江》、《关僧还庐山》和《璧月》五首绝句,被王士真称为“风致似义山”。
在诗歌风格上,他学习唐朝的韩愈、皮日休等人,和宋朝其他人学习杜甫不同,他的诗歌在意思和词句上往往都很奇特,是宋代在语言上最有创新的一个。
《乡思》是北宋诗人李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它的精彩之处,便在于全诗四句,分为四层意思,层层深入,不断推进,从而将李觏对家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发挥到极致。
可以说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看完会勾起你想家的心。
乡思是很多诗人都写的话题,有听风思乡的,有听雨思乡的,也有登高望远思乡的,李觏这首便是登高望远而起乡思之愁的,全诗的意思说:故乡被碧山阻隔,而碧山又被暮云所遮掩,一重一重的障碍,天涯地角要算远了,可是还看得见,比家还要近一些。
登高本易让人思乡,更何况是黄昏日落呢?
马致远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李白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想必落日总会引起人们的一些愁绪,无论是分别还是思念。
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诗人不但登高,还在日落时登高,其思乡之情,特别深刻。
想来诗人觉得,既然望不见家乡,那青山的尽头,便是家乡,望望聊可慰乡思,而今连青山都被云彩遮蔽。
这是加一层的写法。
如范仲淹《苏幕遮》里“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欧阳修《踏莎行》里“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等,都是这种写法。
来源:每日一首古诗词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