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的生平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出生在春秋时期鲁国的昌平陬邑,孔夫子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防叔生儿子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孔子父亲),叔梁纥和颜氏的女儿野合生下孔子。孔子出生时母亲到尼丘山为他祈祷,所以给他起名叫孔丘。孔子是在鲁襄公22年出生,也就是公元前551年。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他的母亲从来就没有告诉他父亲葬在什么地方。儿时的孔子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喜欢玩游戏, 他经常把一些俎豆之类的东西放在祭祀的器皿里,模仿大人举行礼仪的活动。

孔子的母亲去世后,临时安葬在五父之衢这个地方,孔子打听到父亲坟墓后,把父母合葬在一起,举行了庄重的葬礼,他为父母披麻戴孝,守孝三年。为了祭祀母亲他经常去请教季氏门客。有一次他被季氏的家臣阳虎挡住不准他进去。阳虎说:“季氏的门客没有资格主持季氏祭礼,他怎么可以主持孔母的祭礼呢?”因为阳虎的百般阻拦,孔子没有机会再去请门客主持祭礼。

周成王和孔子各是春秋哪个年代的(话说春秋战国万世师表孔子)(1)

孔子十七岁时,鲁国的大夫孟厘子死了,大臣懿子说:”丘是圣人的后代,他的先祖孔父嘉被宋国的华督杀害,孔父嘉的先祖本来应该在宋国继承王位,但是他让给了宋厉公。正考父在宋宣公时作宋国的上卿,当时有一尊鼎上镌刻的铭文可作证,铭文写道:“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是说正考父对人谦恭,为人低调,连走路都沿着墙根走,平日里粗茶淡饭,节俭淳朴,从来不盛气凌人,只有圣人的后代才可以做到这一点。

孔子从小家里贫困,到了成年以后他做了季氏粮仓的管理员,他经常因为自己职位低下而叹息,发奋要做鲁国的大官,经过几年的努力孔子终于做上了鲁国的司空。这时的孔子可以说是位高权重,他曾经帮助鲁国君怒斥齐国君,驱逐宋国和卫国的军队对鲁国入侵。鲁国的南宫教叔对鲁君说:“应该让孔子到周住的地方走走,学一学周朝的礼仪,”鲁君就随孔子一同前往周。孔子临走时,老子来送行,他对孔子说:“我听说富贵的人送人以财富,仁爱的人送人以祝福,我不是富贵之人,我送您一句祝福的话吧!明察秋毫,智慧过人的君子,以死为荣;喜欢礼仪,博学明辨的人,危险会靠近他,因为他会揭露别人的短处。为人父母者,注重自身的品德,为人臣子者要以言行保全自己。”孔子说:“我会记住您说的话。”孔子从周回到鲁国时,他的弟子都来向他请教。

这时晋平公淫乱不理朝政,晋国六卿当权,开始大动干戈,出兵征伐诸侯。楚国此时实力强大,占据了中原一带的地方。齐国称霸诸侯形势咄咄逼人,鲁国调整了自己的外交战略,开始靠近楚国。这件事激怒了晋国,晋、楚之间互相攻伐,战争频繁,双方大有吞并对方之势。此时的鲁国犹豫不决,左右为难,到底投靠哪一家举棋不定。正在鲁国摇摆不定的时候,齐国突然攻打鲁国。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齐景公和齐相晏婴来访,景公一见到孔子就问:“过去秦国是小国寡民,处在偏远之地,为什么他们可以称霸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小,但志向远大,虽然地处边区,但治国治军的方针正确,更重要的是他们启用了五羊大夫百里奚,让他执掌国政,为秦国后来称霸打下了基础。”

孔子三十五岁那年,季平子与郈昭伯因为斗鸡事件得罪了鲁昭公,昭公率军攻打季平子。季平子联合孟孙氏、叔孙氏一起反击昭公,昭公战败被迫逃到齐国避难。鲁国由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执政,迫使鲁君流亡海外。孔子到了齐国后,做了高昭子的家臣,他想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说服齐景公,于是孔子就请齐国的音乐大师一起来探讨音乐。孔子说:“《韶乐》如同天籁之音,美轮美奂,让人听了之后,心旷神怡,我真想向你学习齐国的音乐。”孔子潜心研究韶乐,三个月不吃肉,终于在音乐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齐国人都称赞孔子是一位造诣极深的音乐大师。

周成王和孔子各是春秋哪个年代的(话说春秋战国万世师表孔子)(2)

有一次,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执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说:“您概括的太正确了,假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然丰衣足食,我也会感到危机四伏。”过了几天,景公又向孔子请教政务,孔子说:“政务之事在于开源节流,”景公为了感谢孔子特意准备一块土地封给他。宰相晏婴说:“儒者大多数是滑稽之人不守法度,他们高傲自诩自以为是,现在周室衰落,礼崩乐坏,而孔子却衣着庄重地讲他那一套仁义礼智的学说,这些学说世人不会传下去的。现在孔子想用周礼来改变齐国的风俗,朝廷内外是不能接受的”。齐景公又问孔子:“您是季氏的家臣,您这样做,我并不赞成,您在季氏和孟氏之间摇摆不定,怎么能行呢?”齐国的大臣想陷害孔子,孔子找齐景公理论,齐景公说:“我已经老了,不中用了,管不了那么多了。”孔子听到他这样回答,感到十分沮丧,赶紧带他的弟子离开了齐国。

孔子四十二岁时,鲁昭公死在齐国乾侯邑这个地方。鲁定公即位,定公五年夏天,季平子死了,儿子季桓子即位。季桓子有一次挖井,挖出来一个罐子,罐子里面有一只羊,他们瞒着孔子谎称说挖到了一条狗。孔子问他,听说罐子里是放了一只小羊,如果是从泥土里挖出来的,一定是一只未出生的小羊羔。孔子的判断让在场的所有人对他学问折服,他们也因此更加崇拜孔子。吴国在攻打越国时,捣毁了会稽城,得到了“骨节专车”(古代生物化石),他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问了很多人都说不上来。吴国派人去请教孔子,孔子说:“古时候大禹治水时,把群神放在会稽山,大禹开大会商议根治洪水的事情,防风氏来晚了,大禹杀了防风氏。防风氏死后就葬在这里,他的身躯很大,最后形成化石骨节专车。”使臣又问:“那谁是神呢?”孔子说:“山川之主神可以统治天下,这个主神可以统治诸侯。”

吴客又追问:“防风氏守的是什么山?”孔子回答说:“汪冈氏族的国君被封在此山,厘姓,在虞夏商时叫汪冈,到西周时叫长瞿氏,不同朝代的名字也不一样。”使臣又问:“那些人的身高有多少?”孔子答道:“焦尧氏族人身高有三尺,但是高个子的人并不多。”使臣心服口服,称赞道:“孔子真是伟大圣人啊!无所不知,无所不通,无所不晓,他的学问没有人能和他相比。”季桓子手下有个小臣叫仲梁怀,他和阳虎有矛盾,阳虎早就想把他赶走,公山不纽出面调和,才勉强留下。可是没有过多久,仲梁怀有狂妄起来,阳虎叫人把他捆了起来,关进小屋子。季桓子知道这件事情后大发雷霆,阳虎只好又把他放了。从此阳虎和季桓子矛盾加深,已经到了剑拔弩张地步。季氏在鲁国的权利超过了国君,他想用谁就提拔谁,没有人敢说不字。季桓子一向专横跋扈,所有的大臣都对他唯命是听。孔子知道自己的士途已经黯淡,他决定退出政坛。潜心研究诗、书、礼乐,向他求学的弟子越来越多,有很多的人是慕名而来。

周成王和孔子各是春秋哪个年代的(话说春秋战国万世师表孔子)(3)

公元前502年(鲁定公八年),公山不纽同季氏因为阳虎事闹得不可开交,已经到达了一触即发的程度。公山不纽想废除三桓的后代,立阳虎对立面的弟子,于是就囚禁了季桓子。季桓子逃到了齐国,阳虎也随同他出逃。公山不纽去请教孔子,这时孔子已经退出政界,过着清心寡欲的悠闲生活。孔子说:“周文王和武王起兵于丰镐后来在那里建都,虽然费国是小国,但它是周的后裔。”孔子想帮助一下公山不纽,子路出来阻止他。孔子对子路说:“召我去的人,有什么图谋?如果有图谋想重用我,也是为了周的基业啊!”不久孔子被鲁定公任命为中都宰,再由中都宰提到司空,由司空晋升为大司寇(相当于宰相)。

这一年,鲁定公想与齐国结盟,齐大夫黎鉏对齐景公说:“鲁国任命孔丘为大司寇,这样会危及到我们的利益,齐与鲁在夹谷这个地方结盟,鲁定公一定会前往。”孔子对鲁定公说:“我听说有文采的人,一定懂得武功,有武攻的人也一定有文采。过去诸侯出访国外,一定要有左右司马陪同。”定公说:“好啊!我也带左右司马去会盟,设三等台阶的祭坛,以隆重的礼节拜见齐君。”齐、鲁两国的国君见面之后,互换了礼物,齐国的有司说:“请演奏四方的音乐。”景公说:“可以啊!”于是插上旗帜,击鼓奏乐开始演奏。孔子登上观礼台说:“两国国君会见为什么要演奏夷狄的音乐,这样不合乎礼乐呀!”他让乐队立即停止演奏。左右的人看景公和晏婴的脸色,景公十分不高兴。过了一会齐国的有司说:“演奏齐国的宫廷音乐吧!”景公说:“好啊!就演奏这个音乐吧!”这时歌女舞女以及杂耍演员都出来开始表演,孔子马上出来阻止,并严厉地说:“诸侯如果主张乱政,应当杀了他们,我请求有司把这些人的手脚砍掉。”

景公十分感到很震惊,他对大臣们说:“鲁国用君子之道辅助国君,而孔子却用不合王道的东西来教育寡人,这样下去如果得罪了鲁国君怎么办呢?”有司说:“君子如果有罪过,应该当众谢罪,小人有罪过,要教育他们悔过自新,如果君王把他们作为人质来对待,怎么能说服教育他们呢?”这件事对齐景公感触颇深,他决定把侵占的土地还给鲁国,以此表示对孔子的诚意。

周成王和孔子各是春秋哪个年代的(话说春秋战国万世师表孔子)(4)

定公十三年(元前497年),孔子对鲁定公说:“我一生没有什么珍贵的收藏,也没有被赐封土地和城邑,我把仲田派到季家作家臣,我现在才知道“三桓”祸国殃民,我要毁掉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的城郭(隳三都)。孔子先毁掉了叔孙氏的郈都,将要毁掉费都时,公山不纽和叔孙辙率军队来攻打鲁国,他们进入到季氏的宫殿,孔子命令申句须阻击他们,费人向北逃窜,鲁国的军队一路追赶他们。公山不纽的两个儿子看到败局已定,连夜逃往齐国,费都被攻陷。孔子又要出兵攻打成邑,公剑处父对孟孙氏说:“如果攻打成邑,齐国的军队一定会从北门进来,而成邑是孟氏的最后屏障,没有成邑也就没有了孟氏,我们千万不能让他们给毁掉啊!”孔子最终没有把成邑拿下,所谓的隳三都到后来只毁了两都就收兵了。

孔子六十五岁时做了鲁国的大司寇,此时正是他春风得意的时候。门客问:“听说君子在灾祸来临之前临危不惧,在福气到来时不感到惊讶。”孔子说:“是这样的,不然怎么可以享受快乐呢?怎么可以把快乐传递给朋友呢?”孔子做了三个月宰相,鲁国的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百姓都很讲究礼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四方的宾客都来到鲁国参观学习,就如同到了自己家一样。齐国人听说鲁国被孔子治理得井井有条,感到鲁国有超越齐国之势,他们感到很恐惧。就造谣说:“孔子做了宰相之后,十分的霸道,这样对我们很不利,我们应该尽快地出兵占领他们的领土,拿下鲁国。”黎鉏说:“我看先贿赂一下鲁国大夫,这样可以使他们麻痹大意,放松警惕。”于是就选了八十个美女,全部穿上歌妓的衣服,让她们到鲁国去表演“康乐之舞”。同时又选了上等的斑马三十匹,把歌妓和斑马放到鲁国南城门外。季桓子偷偷地去看了三次,想要接受齐国的这些礼物。于是他就邀请鲁君一起去看美女和斑马。从此之后,鲁国君整天莺歌燕舞,花天酒地,不再过问朝政。

孔子跟随季桓子出行,住在屯这个地方,孔子问大臣师卫:“我可以唱歌吗?”师卫说:“当然可以。”于是孔子唱道:“相信妇人的话可以出走,妇人之言可能害死你,真不如悠哉、悠哉!漫步于大千世界,渡过你的一生。”季桓子说:“夫子唱的是什么呀?”师卫说:“他在唱歌”。季桓子喟然长叹:“夫子是因为我接受了齐国美女和礼物吧!”师卫说:“是这样的。”孔子周游到卫国时,卫灵公问孔子:“您在鲁国的年薪是多少?”孔子回答道:“粟米六万斗”。卫灵公说:“那好吧!我也给您六万斗。”孔子在卫国住了十几个月,感觉不错,但后来因为得罪了灵公,只好离开了卫国。

孔子和弟子们去陈国时经过匡地,弟子颜刻用马鞭子指着匡邑的城墙说:“我记得过去城墙上有个很大的缺口,为什么现在没有了。”匡邑的百姓听说孔子一行人来到这里,以为是鲁国的阳虎又来了,纷纷出来阻止孔子他们入境。孔子的长相确实很像阳虎,高大威猛,匡邑的人就把孔子误认为是阳虎,把孔子拘了五天。颜渊知道后去见孔子,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呢,”颜渊说:“老师还健在,我怎么会死呢?匡人拘禁您我也很着急,不知道怎么救您。”孔子说:“这个地方不是久留之地,老天失去了周文王,我死在文王的后面,不可能见到他老人家,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周成王和孔子各是春秋哪个年代的(话说春秋战国万世师表孔子)(5)

孔子派宁武子先到卫国去,自己随后率众弟子返回卫国。到了卫国不久,卫灵公夫人南子请求拜见孔子,使者对孔子说:“君子与我们国君以兄弟相称,夫人愿意拜见您”孔子婉言谢绝。过了一段时间,南子又派人求见,孔子只好答应她。孔子从北门拜见南子,当他进来时,南子在自己的寝室内隔着帷帐站立等待孔子到来。南子美若天仙,身上的佩玉之声在十步之外都能听到。孔子说:“我不是以相见之礼来见南子的”。子路很不高兴地说:“夫子失言了,见了不该见的人(暗指南子风流),老天都讨厌她,您还去见她。”有一次,卫灵公与南子一起出行,孔子也乘另外一驾车随行。孔子对周边的人说:“我从来没有见到品行端正的君子是好色之徒”,孔子对见南子这件事很愧疚,有点后悔去南子,他在卫国只住了几个月,就匆忙离开。

孔子和弟子们来到宋国,他和弟子在一棵大树下讲授诗、书。当时有个叫桓魋的人,把大树锯断了,想害死孔子。弟子们说:“我们还是早点离开这个危险的国家吧!”孔子说:“老天给我上天之命,桓魋又能把我们怎么样?他只不过是枉费心机而已。”孔子到郑国的时候和他的弟子走失,孔子自己留在东门外,子贡很着急就问路边的人是否见到孔子,那个人说:“我见到东门外有一个人长相很像尧,又有点像皋陶的人,但是那个人不像大禹,看上去如同丧家之犬。”子贡把这个人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笑着说:“他说我外貌不像圣贤,我不在乎,说我像丧家之犬,这个说法准确嘛!”孔子从郑国回到了陈国,住在司城贞子的家里。这一年的冬天,吴王夫差讨伐陈国,夺取了陈国的三个城邑,赵殃攻打朝歌,楚国包围了蔡国,蔡国君跑到吴国,吴国在会稽之战中战胜了越王勾践。

此时在陈国的孔子正住在陈缗公的家里。有一天陈缗公发现有一只鸟被箭射中,从树上掉下来,他赶紧派人去请教孔子。孔子说:“此鸟是从很远的地方飞来的,你看那只射中鸟的箭,是北方肃慎氏族用的箭,过去武王伐商时打败九夷族,九夷族向周朝上贡的贡品中就有这种弓箭(楉矢石弩)。这种箭长八寸,弓上镶嵌着横玉,武王的女儿被封到陈地,就把这种弓箭带到了陈地,所有的人都被孔子渊博的学识所震撼。孔子在陈国住了三年,正赶上晋、楚之间的争霸战争。晋、楚先后都攻打过陈国,吴国也趁机侵占陈的土地,陈国饱受战争的摧残,从此一蹶不振。孔子对弟子们说:“我们还是回鲁国吧!我们这些人周游列国,身处异国他乡,但是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故土,”于是孔子就带领弟子们离开了陈国。

周成王和孔子各是春秋哪个年代的(话说春秋战国万世师表孔子)(6)

孔子一行人在路过蒲地时,蒲人不让他们从蒲水这个地方经过,弟子公良孺用私家车载着孔子,他对蒲人说:“过去我追随夫子在蒲地遭到危险,今天又在蒲地遇到刁难,这难道是命中注定吗?如果老夫子在这里遇难,我将和你们拼命。”蒲人听到他说这样的话,感到十分害怕,就对孔子说:“你们可以从卫国的东边绕行,我们不会阻拦你们的。”孔子一行人马上绕道卫国的东边入境。子贡说:“我们这样做是不是违反了盟约?”孔子说:“我们也想同卫国结盟,可这是老天的旨意,不允许这样做,我们有什么办法呢?”

卫灵公听说孔子来了十分高兴,在城门外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他问孔子:“蒲地可以攻打吗?”孔子说:“当然可以。”卫灵公又说:“卫国的大臣都说不能攻打,卫国要尊重晋、楚,如果卫国攻打蒲地就违反了盟约。”孔子说:“男人的勇气表现在慷慨赴死时候的壮举,而女子的气概则表现在保卫西河之地的誓言,我想攻打蒲城这样的小城邑,即使打下来又有什么用呢?”灵公说:“您说的太好了,不打蒲地是正确的。”卫灵公已经年迈,对料理政务力不从心,他很少上朝,弄得大臣们怨声载道。孔子长叹道:“假如灵公用我来管理卫国,我几个月就可以改变卫国的局面,三年之内大见成效。”有一次,卫灵公向孔子请教厨艺。孔子说:“厨艺我懂一些,军旅之事,我没有研究过。”第二天,他看见一群大雁从头上飞过,孔子很讨厌这群大雁的颜色,因此就借故带着他的弟子们离开了卫国。

鲁国的季桓子病重,他叹息道:“过去鲁国有几次兴盛之际,我都没有重用孔子,现在我快要离开人世了,如果鲁国要选宰相,我认为最理想的人是孔子。”几天过后,季桓子一命呜呼,康子代立,他想召见孔子,大臣公之急说:“我们的国君都没有重用孔子,现在我们如果重用他,那就会被人们所耻笑。即便我用他也不会长久,诸侯也会反对,早晚还是不能用。”康子说:“那么谁来做宰相呢?”大臣们一致推荐孔子的弟子冉求。孔子见到冉求时说:“鲁国人想重用你,你还是去吧!在我们这些人中,有的人高傲自大,有的人放荡不羁,有的人不学无术,混迹官场。所以我决定离开这里回去了。”子贡明白了孔子的意思,就把冉求偷偷地送走,然后自己跟着孔子回国了。

叶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政务的事,我在到达这里时,就已经准备好了。”叶公又问:“子路在吗?”子路说:“你要问什么事情,我去请教老师。”孔子说:“为人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读书要废寝忘食,甚至自己将要老了都没有察觉到。”孔子离开了叶公的家来到蔡国,在路上见到有两个老农在耕地,孔子让子路前去问路。老农说:“那个住着拐杖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夫子啊,”老农又问:“是鲁国的孔夫子吗?”子路回答:“是”。老农又问:“你们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子路说:“不知道”。老农说:“你是谁?”子路说:“我叫仲由,是孔子的学生。”老农叹息道:“天下悠悠是谁在治乱?眼前的这个人难道就是隐居的圣贤。”子路把老农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鸟兽不可同群,天下有道,丘不能去改变它。”第二天,子路又见到那个老人,老人对他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怎么可以做圣人。”孔子说:“这个老农民是高人啊!他讲得话很有道理。”

周成王和孔子各是春秋哪个年代的(话说春秋战国万世师表孔子)(7)

孔子来到蔡国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这时吴国讨伐陈国,楚国出兵相救,楚军到了城父后,听说孔子住在这里。楚君就派人去请孔子。孔子想去楚国,大臣说:“孔子是圣人,他经常抨击诸侯的时弊,现在他在陈、蔡住了很久,为什么那时候他不去呢?现在楚国强大了,他们又去请孔子,倘若孔子被重用,那么陈、蔡两国就会有危险。”楚国知道孔子不会来,就派兵包围了孔子的住处,断水断粮,围困他不让出来。跟随他的弟子都病了,可孔子却若无其事,继续给弟子们讲授诗经、音乐。子路问:“君子也有穷困潦倒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可以穷困潦倒,但是如果小人穷困潦倒,那天下就会大乱。”

子路说:“人们不相信我们主张仁爱学说。”孔子说:“可能是吧,假如他们了解仁爱的道理,他们就会信仰我们的学说,要不然伯夷、叔齐怎么会饿死在首阳山上呢?如果智者事事能行得通,那就没有比干被纣王挖心的事情发生了。”子贡说:“您主张的道没有被人们接受,所以天下的人不能容纳您,有时还会贬低您。”孔子说:“农民种田不一定要收获,能工巧匠制造出来的工艺品也不一定符合人们的心意,君子之所以不修其道,是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大的志向和本领。”有一次,孔子学生颜回来见老师,孔子说:“颜回呀,你还记得《诗经》上有这样一句话吗?匪兕匪虎,率彼旷野(意思是犀牛和老虎,哪一个在率领野兽奔跑)。我的学说不是不好,我们的主张也不是不明彻至理,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到处碰壁呢?”颜回说:“老师的学说是大化流行,至高无上的理论。所以天下难以容纳它、虽然您极力地推广它,用毕生的精力去传播它、捍卫它,天下的人不接受又有什么坏处呢?容纳不下一种学说,不是君子的气度,如果我们不修道义,那将是十分愧疚的事情。然而修了道,又不去践行它,这就是国家的耻辱。”孔子点头赞成颜回说法,并对他说:“你真不愧为是颜氏的后代”!楚国兴师动众准备来迎接孔子,他们准备封给孔子七百亩土地。楚国的大臣令尹子西说:“大王在您邀请的诸侯里面,有没有一个叫子贡的人?”楚王说:“没有啊”。子西又问:“辅佐您的宰相中有没有颜回这个人?”楚王说:“没有啊”。子西又问:“在您的将领中有没有子路这个人?”楚王说:“没有啊”。子西接着问:“在您的宫庭里令尹中有没有宰予这个人?

周成王和孔子各是春秋哪个年代的(话说春秋战国万世师表孔子)(8)

楚王说:“也没有”。子西说:“楚国的祖先从前被封在周地,当时被称为子男五十里。如今孔子到处讲授他的学说,到处宣传周礼,如果您重用他,楚国这样的大国今后怎么会安宁?当年文王在丰都,武王在京镐,两都相距几百里而共筑天下,如今孔子得到我们的土地,重新招贤纳士,另立门户,这难道是楚国的福祉吗?”楚王最终采纳了子西的建议,没有赐给孔子土地。楚国有个叫接兴的人,知道孔子的处境不妙,就装疯卖傻地唱歌,其歌曰:“凤凰啊凤凰,为什么会如此地落配,昔日你翩翩起舞,百鸟朝凤。如今已经凤去巢空,圣贤的君主已经没有了。”孔子想下车去看一看接兴这个人是谁,可是他早已经跑得无影无踪。

孔子在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从楚国到卫国,这一年他已经是六十三岁的老人了。第二年,吴国和鲁国在曾这个地方结盟,建起了一百个监狱,太子嚭召见季康子,康子派子贡前往。临行时孔子对子贡说:“鲁、卫两家的关系亲如兄弟,你作为使臣一定要好好地把握住。”子贡说:“我懂老师的意思”。卫国君辄一直流亡在国外,国内诸侯多次邀请他回国执政。在孔子的弟子中很多人在卫国做官,卫国君当然要请孔子来辅佐他。子路说:“卫国君想请您出山,您考虑好了吗?”孔子说:“一定要先正名啊!”子路问:“什么叫正名?我不明白。”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百姓不知所措。君子一定要出师有名,说话办事要讲诚信,决不能可以苟且偷生。”

卫国的孔文子将要去攻打太叔,他向孔子请教如何打仗的事。孔子推迟道:“我不懂得打仗。小鸟择木而栖,难道树木也可以选择小鸟?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孔文子没有去攻打太叔,他同季康子结盟,把公华、公宾驱逐出国,并用最好的礼节迎接孔子回国。这时孔子已经离开鲁国十四年了。十四年来,孔子周游列国,弘扬他的学说,经历了无数的坎坷,现在他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的祖国。孔子生活在东周末礼崩乐坏的时代,他曾经说过夏礼我还能讲一些,殷商的礼节我略微知道一点,纵观夏商的章典制度,虽然后世知晓,但是了解的很少。周朝承袭夏商之礼,并发扬光大,周代的文章风骨典雅,清新美妙,我最喜欢周代的文章。孔子是音乐的大师,他对音乐的造诣和修养极高,他懂得各种乐章、音律。当时有许多的乐章被毁掉,他主张恢复周朝的乐典和乐章,精心主持修订和选编了《诗》三百篇,编辑成能够朗读和演唱的诗歌,并把这些经典的诗章传给了后代。

周成王和孔子各是春秋哪个年代的(话说春秋战国万世师表孔子)(9)

鲁定公十四年春(公元前 496年),哀公在郊外狩猎,射杀了一只怪兽,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孔子看到后说:“这是一只麒麟,预示着吉祥之兆。河不出图,洛不出书,我还从来没有见过麒麟呢。”颜渊死的时候,孔子十分悲痛,他说:“颜渊死了这是天意啊,老天让我也归西,我的生命之路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一生追求周礼,崇尚仁义,主张办学,但是没有人理解我。”子贡问:“为什么没有人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怨天,不忧人,下学人事,上达天命,只有上天才理解我。我的学说没有完成,我还有什么脸去见后世呢?”孔子在晚年发愤研究撰写《春秋》、《周易》、《尚书》,他自己说:“后来的继承者,如果想了解我的思想,可以读《春秋》,不想理解我学说的,是因为没有读懂《春秋》。几天之后,这位伟大的圣贤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三岁。鲁哀公写了一篇祭文赞扬孔子:“长天不悼兮,留一老人,君王在位兮,孤独而忧伤,呜呼哀哉!仲尼安息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