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表示,在俄罗斯暂停通过其主要天然气管道向德国输送天然气后,该企业正在密切关注天然气市场,如有需要,可能会进一步削减产量,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欧洲能源危机市民急需产品?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欧洲能源危机市民急需产品(欧洲动荡)

欧洲能源危机市民急需产品

近日,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表示,在俄罗斯暂停通过其主要天然气管道向德国输送天然气后,该企业正在密切关注天然气市场,如有需要,可能会进一步削减产量。

继“北溪1号”输气管道无限期停止运行后,欧洲能源市场面临严峻考验,作为欧洲基准的荷兰近月天然气期货价格一度飙涨超32%,创近6个月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企业警告,国内市场无法正常供应

多家生产商6日上调了环氧丙烷的价格:

山东石大胜华报价上调至10300元/吨左右,

航锦科技报价上调至10610元/吨左右,

东营华泰报价上调至10150-10300元/吨现金出厂,

山东滨化报价上调至10300元/吨左右。

事实上,自7月底价格触底后,环氧丙烷价格便开始反弹,截止9月5日,环氧丙烷均价较7月最低价已涨超4000元/吨。

据了解,欧洲环氧丙烷产能占全球25%。目前已有国内厂商要加大欧洲地区产品供应,国内市场无法正常供应。红宝丽回应称,公司需要外购环氧丙烷,近期因市场价变高,公司外购环氧丙烷成本有增加。除此之外,近期渤化等环氧丙烷装置尚未恢复,供应或偏紧。叠加金九银十旺季的来临,环氧丙烷价格或仍维持上涨。

不难发现,化肥、环氧丙烷等股市飘红的化工细分领域多是欧洲产能占比较高的板块,这也意味着欧洲能源危机已经将国内化工产业引爆的导火索点燃。“雷曼危机”的警报正式拉响。而天然气短缺对于欧洲化工行业乃至全球化工产业带来的影响也逐渐浮出水面。

危机上演!MDI、TDI、PVC等化工品产能受挫!

欧洲作为全球第二大化工品生产基地,约占全球化工品销售额18%。欧洲化工业40%以上的原料来自天然气,生产流程中所用能源的三分之一也依赖天然气,因此天然气危机将对化工行业造成双重打击,一为生产过程将缺乏足够的能源,二为产品的制造将缺乏关键原料。

此次天然气供应危机或将影响欧洲相关化工品供应,其中主要涉及到TDI、MDI、己内酰胺、纯苯、苯乙烯、环氧丙烷、环氧乙烷、PC等多种产品。

环氧丙烷

欧洲环氧丙烷产能占全球25%,能源危机下高耗能的环氧丙烷供需将发生重要变化,价格有望抬升。目前已有国内厂商要加大欧洲地区产品供应,国内市场无法正常供应。

维生素与蛋氨酸

欧洲维生素A占全球产能的45%,维生素E占33%,维生素B2占40%,蛋氨酸占30%。欧洲企业成本承压,国内蛋氨酸市场行情小幅上涨,全球VE工厂开工极低,企业供应偏紧,预计下半年VA市场有望逐步触底回升。

TDI

全球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年产能约为346.7万吨,欧洲地区产能占比约为24.52%。其中TDI90万吨产能受到不可抗力影响均已停产,冬天恢复的可能性极小。TDI产能我国占比为40%,目前已经有国内厂商要加大欧洲地区产品供应。

MDI

2021年全球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年产能约为989万吨,欧洲地区产能占比约为28.92%。欧洲工厂现阶段电力、天然气成本是中国工厂的5~8倍,而且近年来出口量还在不断上升,如果再停产的话,供应或将减少。

纯碱

产能占全球21%,国内纯碱开工率73%,国内纯碱下游需求量偏低,整体开工率下行,目前存少量补货需求。

化肥

欧洲磷肥和氮肥的全球产能占比分别是16%和22%,从去年开始,全球化肥价格进入上升通道,当前欧洲能源危机推升量价,使得行业处于景气周期。近几个月来,全球有多个氮肥厂宣布暂时关闭,主要原因就是天然气成本不断攀升。

乙烯及EVA

2021年,全球乙烯总产能达到2.10亿吨/年,消费量约为1.97亿吨;其中欧洲地区乙烯产能占比超11%。俄乌冲突背景下,欧洲乙烷裂解装置削减产量,乙烯供给受限。受乙烯减产及醋酸乙烯供给受限的影响,西欧地区的下游EVA产量或将承压,预计2022-2023年我国光伏级EVA供需结构将维持紧平衡。

农药

欧洲为全球重要的农药生产基地,其中草甘膦欧洲产能占比达到35%,有巴斯夫和拜耳两大农化巨头,而天然气是农药的重要成本要素,所以天然气上涨会间接导致欧洲农药成本上涨。

乙二酸

西欧己二酸产能在全球占比17.8%,天然气短缺将对其重要原材料氢气产生冲击。未来天然气短缺带来的己二酸供给端冲击将沿产业链传导至PA66行业。

PVC

欧洲地区PVC产能占比约为15%,乙烯减产背景下,PVC或将迎来底部向上机遇。

钛白粉

欧洲产能18.2%,目前欧洲钛白粉的产能已经降至总负荷的20%,天然气短缺,燃料不足影响钛白粉生产。

除此之外,在VB2、己内酰胺、PC、正丁醇、环氧乙烷等化工品行业,欧洲的产能占全球比重也较大,普遍在16-40%左右。天然气短缺也会造成醋酸及醋酸乙烯、二氧化硅、尿素等化工品的生产和供应。

减产、停产!核心原材料供应难保……

天然气供给不足冲击欧洲化工业,多家化工厂宣布减产。

巴斯夫称,若天然气供应量低于最大需求的 50%,将关停其在德国路德维希港的基地。

科思创警告,天然气短缺可能导致其部分工厂不得不关闭,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很可能导致整个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崩溃。

德国化工巨头Evonik Industries AG表示,能源价格高企给许多能源密集型企业带来了沉重负担,它们本身就需要在国际市场上展开激烈竞争。

英国最大的化肥制造商CF Fertilizers UK宣布“暂停”其比林厄姆工厂的生产。

立陶宛唯一生产氮肥的Achema公司宣布停产。

波兰Grupa Azoty工厂停止氮肥生产。

挪威化肥生产商Yara,关闭其三个合成氨工厂中的第二个,公司称还不确定将减产多少。

天然气的货紧价扬一方面导致化工产业链源头端成本上扬并逐级传导,另一方面,欧盟化工企业的陆续减产甚至停产,将导致多种化工核心原材料供给大幅减少,并推动全球化工品供需格局发生改变。

也就是说,在这个万众期待的“金九银十”,国内涂料、化工企业可能迎来的不是预想中的“订单潮”,而是上游的“原料荒”。而对于我国目前依赖进口化工原料较多,且面临“卡脖子”现状的化工产业而言,近期或将面临核心原材料的“断供潮”,生存危机进一步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