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君主母出门去了润州,卫小娘生产遭遇难产,林小娘买通丫鬟婆子,要水没水要饭没饭,找来的稳婆又莫名消失。明兰跑到城中求救,还是没能救回她阿娘性命。

在山上礼佛的盛老太太听说了赶紧回家,母子二人见面的一番交锋,不得不让人赞叹,姜还是老的辣。

盛老太太先是默不作声,屋内气氛一片肃杀。半天,老太太开口怒斥盛紘:“你还记得我跟你说过你哥哥怎么夭折的?我就那一个儿子活活断送在那贱人手里!现在你的儿子一模一样的被断送掉了!”

盛紘知道哥哥夭折是老太太永远的痛,这时他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

老太太上来先把局面控制住了,不给盛紘替林小娘狡辩的机会,抓住了谈话的主动权。

卫小娘去世片段(盛老太太一番话解决了两大难题)(1)

打完一巴掌,再给块糖吃。一味教训,他只是表面顺从,道理却一点没听进去,于解决问题于事无补。

老太太继续说:"我知道你有苦衷,当年你和你母亲春小娘,日子过得很苦,我当时自身难保,没能照顾到你们。你怕林小娘带着孩子们再过你那时的苦日子,所以又给铺面又给田产,也是可以理解的。"

卫小娘去世片段(盛老太太一番话解决了两大难题)(2)

老太太这番共情,让气氛有了缓和。盛紘接话为自己找补点面子:“大娘子脾气火爆,儿子才不得已多照顾林小娘母子们。”

老太太开始讲道理:“万事有章法,想要小妾日子不那么难过,对大娘子或哄、或劝或吓唬,都可以,偏偏学你爹那套,乱了嫡庶尊卑!”这暗指盛紘把管家权给了小妾,院里奴仆都不把大娘子看在眼里了。

盛紘赶紧替林小娘遮掩:“院内刁仆欺噙霜脸嫩,才成了现在这样。”话外意思,不是林小娘有心作恶,不能因为这就把管家权从林小娘手里拿回来。

老太太看他有意搪塞,再次生气:“今天拼着得罪你,有些话也要说,卫小娘两条人命不能白白算了。”这就是下了最后通牒,林小娘这家不要想再管了。

知道盛紘心里不服气,老太太夸赞大娘子为卫小娘料理后事非常周到,堵了卫家人的嘴,让她继续管家是应该的。

看到这,我不禁怀疑华兰给大娘子出主意让她好生料理卫小娘后事是祖母指点,或者华兰一直受祖母教导,还是学到了些处事的本事。

盛紘一脸不服,老太太又好言相劝:“虽然大娘子言语夹枪带棒让你很不舒服,可全怪她吗?第一人家身份尊贵,二你立身不正,让本来就心高气傲的大娘子在扬州城被笑话多年,人有怨气也是正常。”

到这里,管家一事彻底解决,盛紘再无翻盘的可能。

卫小娘去世片段(盛老太太一番话解决了两大难题)(3)

这时,老太太故作体恤大娘子之态,表明要把明兰收到膝下抚养。接着下了逐客令,不想再听盛紘废话。

盛紘对林噙霜真是真爱,腆着脸还让老太太抚养墨兰。老太太讽刺道:“我放着一个刚死了娘的孤女不管,去养她林小娘的女儿?没听说过县里决堤,府衙知州反而升官的道理?”

这里倒有一段故事,但凡是正常人,都不会养墨兰的。

林噙霜原是老太太旧相识家的女儿,被抄了家,她母亲把她送到盛府托老太太照看。老太太看她可怜,亲自抚养,还打算为她准备些嫁妆找个好人家让她风光出嫁。

谁知这林噙霜人大心大,眼红盛府富贵,暗地里与盛紘有了首尾,老太太却毫不知情。当事情败露,大娘子要把她赶出门去,林噙霜这时想到老太太,跪求老太太向大娘子求情。在盛林二人共同的软磨硬泡下,老太太只能去向大娘子讨情面。

盛老太太本不是盛紘亲妈,不是大娘子的正经婆婆,她虽于主君有恩,与儿媳之间关系确实微妙。经过这么一闹,大娘子更加疑心林噙霜勾引主君是老太太指使,婆媳关系就更僵了。

老太太是勇毅侯府家的大小姐,心高气傲,平白受这样的闲气,心情可想而知。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再把墨兰养到身边,天天勾起那恶心心事,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

老太太知道盛紘心事,选哪个姑娘陪着她,老太太一直不松口。连卫小娘都知道不可能选墨兰,盛紘和林小娘还在做春秋大梦,真是猪油蒙了心了!

见盛紘不死心,老太太又搬出卫家姨妈:“人家真的是想把明兰弄回去养吗?人家是拐弯抹角地告诉你,这孩子好好地便没事,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跟咱们家没完!”

盛紘不信,没权没势的平头百姓能把当官的怎么样?

老太太指点盛紘“你家现在死了妾,你又大张旗鼓地发卖奴仆,自然与人结仇怨。这时若有眼红你升官的,把这些奴仆拉去做人证参你一本,你还能顺顺当当升官去汴京?”话里话外,照顾不好明兰,卫家姨娘也很有可能受人唆使告你一状,虽能摆平,却麻烦不是?

这时盛紘冷汗都出来了,什么都没升官发财重要,还是让老太太养着明兰确保万无一失吧。

盛老太太借着卫小娘惨死之事,与盛紘和风细雨般的一番对话,解决了家里长期悬而未决的两大难题。该进时进,该退时退,盛紘虽心不甘情不愿却也无可奈何。

不得不让人感叹姜还是老的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