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6年,德国天文学家提丢斯(Titius Johann Daniel)在研究当时已知的太阳系六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以及土星)时,发现了这些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非常有规律,并总结出了一个简单的公式 r = (n 4)/10。
提丢斯指出,将n=0,3,6,12,24,48,96(从第二项开始为等比数列)分别代入该公式,得出的结果基本上与六大行星与太阳之间的真实距离(公式中的距离单位为天文单位)一一对应,因此他大胆地预言,公式中 n=24 时所对应的位置(即距离太阳2.8个天文单位,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应该还有一颗未知的行星。
根据这个公式,计算下一颗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时,应该取 n = 192,即(192 4)/10 = 19.6。与之相印证的是,1781年人们发现了太阳系的又一颗行星——天王星,它与太阳的距离正好与之相符(天王星距离太阳18.37至20.08个天文单位)。
这无疑又一次验证了提丢斯的正确性,因此人们纷纷相信,正如提丢斯所预言的一样,在距离太阳2.8个天文单位的位置,确实有一颗未知的行星,并将之命名为“马尔戴克行星”,于是这里就成了天文学家们的重点观测区域。
观测的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人们并没有在这片区域里发现想象中的行星,不过随着观测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惊讶地发现,在这片本该有着一颗行星的区域,分布着数量巨大的小行星(即小行星带)。
在本该有一颗巨大星球的区域,却只有一大堆的小行星,这意味着什么呢?一个想法自然而然地在人们心中产生,那就是“马尔戴克行星”因为某种原因被炸成了碎片。关于“马尔戴克星”爆炸的原因,人们做出了种种猜测,其中最吸引人的说法就是,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其实就是远古外星文明的遗迹。
该观点认为,在亿万年前,“马尔戴克行星”就拥有了高度发达的远古外星文明,然而在这颗行星并不太平,各种势力之间充满了争斗,在某次大规模的战争中,他们动用了威力难以想象的末日武器,将整个“马尔戴克行星”炸得粉身碎骨,这个远古外星文明也就因此而永远地消失了,而在“马尔戴克星”的位置上留下的遗迹,就渐渐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片小行星带。
不得不说,这种说法是相当迷人的,在那个时候,甚至还有人将“马尔戴克星文明”的相关事迹写进书里,并在受到了人们的热烈追捧。那么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真的是远古外星文明的遗迹吗?
很遗憾的是,对于小行星带的后续研究表明,这种说法成立的可能性极低。首先就是,根据提丢斯给出的公式,太阳系的下一颗行星——海王星应该距离太阳38.8个天文单位,而实际观测的结果却是,海王星出现在距离太阳大约30个天文单位的位置,这说明了提丢斯给出的公式是不准确的。
更直接的证据则来自于现代的天文观测工作,根据光谱分析,小行星带的各种天体,其化学成分有着非常巨大的差异,这很难解释为它们来自于同一颗行星。除此之外,科学家还根据已知小行星的轨道要素(扁率、轨道倾角、半长轴等),将它们划分为若干小行星族,并推测出隶属于不同的小行星族的小行星,分别来自于完全不同的“母星”(更大一些的小天体)。
因此可以说,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很可能并不是远古外星文明的遗迹,那么小行星带又是怎么来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目前科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在太阳系的初期,木星很快就成长为一颗巨行星,在它与太阳引力的共同作用下,小行星带区域的物质始终不能形成大质量的原始行星,从而逐渐演化成了现在的样子。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