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芳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里仁第四的第十章: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孔子说:“有德的君子对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非做不可的事情,也没有一定非不做的事情,怎样做合适就怎样做样样事情都用合适不合适来衡量,做法与义比较”译文上说“「适”」就是“「可、专主”」,“「莫”」就是“「不可、不肯”」的意思适跟莫,一个是顺着他,一个是逆着他;也就是对君子来说,无所谓可、不可“义”适宜,合适的、应该的,所谓合情、合理、合法比,比(去声),挨着,靠拢,为邻意为“从”也“义之于比”意思是符合道义,跟义相和、唯义是从“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也可以解释为“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亲疏,只讲道义处事待人都以道义为准绳”现在请大家一起想想,《论语》里常常提到的“君子”君子到底是什么类型的人呢?何为君子?国学老讲师珠钗老师说,君子以儒家的标准来看,是一个跨越了读书人的框框,而能够胸怀天下苍生的,并且能够志在成为圣贤的这条道路上的人孔老夫子说,君子对于天下,并不一定把目标放在治理天下或是安邦定国,此处的天下是指所有的事,而且事无大小我们在《论语》上也看得到,真正的君子是以道德来感化世间,至于钱财等物,不是一个真正的士、君子努力追求的目标所以说,天下之间事无大小,小者做为一个大臣、帝王,大者乃至到统理整个天下,这些事情,君子处理事情的标准都是“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用一颗当下的仁爱之心待人处事何为道义,端正认知想起大学时期,常常有同学逃课的现象,又怕老师点名时因缺课而扣学分,让其他同学帮助点名有一次,同寝室一位同学有事没上课,让我帮助她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点名,我平时很乐于助人,那次老师点名时,明显看到我替同学喊“到”,当时就觉得很惭愧,还问自己:是我错了吗?是的因为我不明白何为真正的“道义”,对“道义”二字没有正确的认知这件事令末学想到众所周知的《水浒传》里的众侠义之士眼里,“义”是高于一切的第十八回当中,“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晁天王”里,因美髯公、插翅虎、宋公明与晁天王的私交甚好,尤其是宋公明,是晁天王的生死之交因为“义”,他们放走了盗走十万贯金银的晁盖等人我们现在来看,宋江等人没有分清公私像宋江等小吏,没有地位,当朝廷无法给他们安全感,这时他们也急需一种关系给予自己支持的情况下,这种关系也就是“义气”了这种“义”可以保命,可以让他们大碗吃酒、大称分金,可以让他们在江湖中有所依靠,即使是抗命、犯杀头的罪过也在所不惜“替天行道”的这些绿林好汉所讲的“义”到底符不符合道义?是哪里出了问题?是不是对“道义”二字缺乏正确的认知而《孟子•离下》“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对末学有很大启发发现,君子的道义,不仅需要宽广博大的仁爱之心,还需要具有洞达时事、善观缘起的智慧之眼所以,我们需要深入理解概念《论语》中24次讲到“义”“义”在儒家孔门,仅次于礼、仁,并且是与礼、仁互相联系不可分的请大家跟随末学捋顺一下“仁”“礼”“义”的辩证关系:“义”以“礼”为主要内容,受礼制约,而“礼”的核心是仁,“仁”的客观标准是“礼”“仁”是“义”的宗旨,“义”是必须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因此,当下的仁爱之心才能真正体现出“义”的内涵勿必勿固,顺应自然“义”的遵从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勿必勿固”任何事情都是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交织影响下的综合体现,而这些因素也会因时间、地点及人为因素的变更发生不断的变化,因此,事事不会固定不变的,《易经》中的“易”向世人展示的一个观念就是: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因此,毛泽东主席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到,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要求事情的处理和安排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孔夫子在《论语》中“勿必,勿固”也提现出这样的观点,不要陷入自己习惯的见解和概念中,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话,看待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都会大大受限,内心也无法平和安宁一味的坚守原则,不知变通,会陷入“浅陋”、“固执”的局限中《论语•子罕第九》“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扣其两端而竭焉”,孔夫子自谦地说,别人向我问问题,其实我什么也不知道,只是关于他的问题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都问了一遍,她自己得出来结论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西方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与孔夫子同一时代,他常常以回答对别人提问的方式来回答各种各样的人的问题,包括他的学生,这种对人的启发式提问与孔夫子的因材施教如出一辙,没有必须做和必须不做的,要顺应“道”,顺应自然的规律,适宜合理而一味的坚守原则,不知变通,会陷入“浅陋”、“固执”的自我局限中格物慎独,克己复礼王夫之在解释“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句话时说,君子之道,有必不为,无必为“有必不为”是对自己的要求,因为在君子确立了利人的崇高目标,开阔的生命格局和高远的目光,对自己要求“格物慎独”,格自己原先不够圆满的习性,明心见性,当别人在与不在是一样的“无必为”是按照合于道义、合于时宜的处事原则来做事做事时宜是随事顺应,内心应符合“义”,不可先有意必之私比如,对于某件事情,心里主于必行,就是“适”,凡事不可行的,就被看做是可行的了,导致的结果会造成轻率妄为的影响反之,对于一件事情,心里主于必不行,也就是“莫”,莫则会把可行的事情看成不可行的了,其结果会导致事情拘滞不通,不能顺畅顺应“道义”君子之人其处心公而虚,境界的高远,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坦荡而无私的胸怀自然顺应“道义”;君子无垢智慧的心灵,见解道理明晰而周到,所以可以包容处理天下事,利益天下苍生“无适无莫,义之与比”向我们显示了君子的不拘格局,给我们树立了利益大众、智慧豁达、时宜变通的大人之相,实在让我们现代人也能开阔眼界,放大格局,展示出了现实生活中可以实际操作与效仿的无与伦比的榜样谢谢大家,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论语里仁第二十四篇?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里仁第二十四篇(论语里仁第四第十章)

论语里仁第二十四篇

作者:李芳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里仁第四的第十章: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孔子说:“有德的君子对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非做不可的事情,也没有一定非不做的事情,怎样做合适就怎样做。样样事情都用合适不合适来衡量,做法与义比较。”译文上说“「适”」就是“「可、专主”」,“「莫”」就是“「不可、不肯”」的意思。适跟莫,一个是顺着他,一个是逆着他;也就是对君子来说,无所谓可、不可。“义”适宜,合适的、应该的,所谓合情、合理、合法。比,比(去声),挨着,靠拢,为邻。意为“从”也。“义之于比”意思是符合道义,跟义相和、唯义是从。“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也可以解释为“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亲疏,只讲道义。处事待人都以道义为准绳。”现在请大家一起想想,《论语》里常常提到的“君子”。君子到底是什么类型的人呢?何为君子?国学老讲师珠钗老师说,君子以儒家的标准来看,是一个跨越了读书人的框框,而能够胸怀天下苍生的,并且能够志在成为圣贤的这条道路上的人。孔老夫子说,君子对于天下,并不一定把目标放在治理天下或是安邦定国,此处的天下是指所有的事,而且事无大小。我们在《论语》上也看得到,真正的君子是以道德来感化世间,至于钱财等物,不是一个真正的士、君子努力追求的目标。所以说,天下之间事无大小,小者做为一个大臣、帝王,大者乃至到统理整个天下,这些事情,君子处理事情的标准都是“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用一颗当下的仁爱之心待人处事。何为道义,端正认知想起大学时期,常常有同学逃课的现象,又怕老师点名时因缺课而扣学分,让其他同学帮助点名。有一次,同寝室一位同学有事没上课,让我帮助她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点名,我平时很乐于助人,那次老师点名时,明显看到我替同学喊“到”,当时就觉得很惭愧,还问自己:是我错了吗?是的!因为我不明白何为真正的“道义”,对“道义”二字没有正确的认知。这件事令末学想到众所周知的《水浒传》里的众侠义之士眼里,“义”是高于一切的。第十八回当中,“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晁天王”里,因美髯公、插翅虎、宋公明与晁天王的私交甚好,尤其是宋公明,是晁天王的生死之交。。因为“义”,他们放走了盗走十万贯金银的晁盖等人。我们现在来看,宋江等人没有分清公私。像宋江等小吏,没有地位,当朝廷无法给他们安全感,这时他们也急需一种关系给予自己支持的情况下,这种关系也就是“义气”了。这种“义”可以保命,可以让他们大碗吃酒、大称分金,可以让他们在江湖中有所依靠,即使是抗命、犯杀头的罪过也在所不惜。“替天行道”的这些绿林好汉所讲的“义”到底符不符合道义?是哪里出了问题?是不是对“道义”二字缺乏正确的认知。而《孟子•离下》“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对末学有很大启发。发现,君子的道义,不仅需要宽广博大的仁爱之心,还需要具有洞达时事、善观缘起的智慧之眼。所以,我们需要深入理解概念。《论语》中24次讲到“义”。“义”在儒家孔门,仅次于礼、仁,并且是与礼、仁互相联系不可分的。请大家跟随末学捋顺一下“仁”“礼”“义”的辩证关系:“义”以“礼”为主要内容,受礼制约,而“礼”的核心是仁,“仁”的客观标准是“礼”。“仁”是“义”的宗旨,“义”是必须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因此,当下的仁爱之心才能真正体现出“义”的内涵。勿必勿固,顺应自然“义”的遵从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勿必勿固”。任何事情都是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交织影响下的综合体现,而这些因素也会因时间、地点及人为因素的变更发生不断的变化,因此,事事不会固定不变的,《易经》中的“易”向世人展示的一个观念就是: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因此,毛泽东主席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到,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要求事情的处理和安排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孔夫子在《论语》中“勿必,勿固”也提现出这样的观点,不要陷入自己习惯的见解和概念中,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话,看待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都会大大受限,内心也无法平和安宁。一味的坚守原则,不知变通,会陷入“浅陋”、“固执”的局限中。《论语•子罕第九》“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扣其两端而竭焉”,孔夫子自谦地说,别人向我问问题,其实我什么也不知道,只是关于他的问题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都问了一遍,她自己得出来结论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西方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与孔夫子同一时代,他常常以回答对别人提问的方式来回答各种各样的人的问题,包括他的学生,这种对人的启发式提问与孔夫子的因材施教如出一辙,没有必须做和必须不做的,要顺应“道”,顺应自然的规律,适宜合理。而一味的坚守原则,不知变通,会陷入“浅陋”、“固执”的自我局限中。格物慎独,克己复礼王夫之在解释“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句话时说,君子之道,有必不为,无必为。“有必不为”是对自己的要求,因为在君子确立了利人的崇高目标,开阔的生命格局和高远的目光,对自己要求“格物慎独”,格自己原先不够圆满的习性,明心见性,当别人在与不在是一样的。“无必为”是按照合于道义、合于时宜的处事原则来做事。做事时宜是随事顺应,内心应符合“义”,不可先有意必之私。比如,对于某件事情,心里主于必行,就是“适”,凡事不可行的,就被看做是可行的了,导致的结果会造成轻率妄为的影响。反之,对于一件事情,心里主于必不行,也就是“莫”,莫则会把可行的事情看成不可行的了,其结果会导致事情拘滞不通,不能顺畅顺应“道义”。君子之人其处心公而虚,境界的高远,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坦荡而无私的胸怀自然顺应“道义”;君子无垢智慧的心灵,见解道理明晰而周到,所以可以包容处理天下事,利益天下苍生。“无适无莫,义之与比”向我们显示了君子的不拘格局,给我们树立了利益大众、智慧豁达、时宜变通的大人之相,实在让我们现代人也能开阔眼界,放大格局,展示出了现实生活中可以实际操作与效仿的无与伦比的榜样。谢谢大家!

,